乒乓球理论教案
【教学内容】
体育常识:乒乓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使学生知道乒乓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场地器材及规则。
3、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剧是什么?那么我国的国球又是什么?对了,就是乒乓球。
(板书课题)
一、乒乓球发展简况
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欧洲。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五个阶段:
1、欧洲全盛期——
最初运动员使用木制球拍,因为乒乓球运动流行于欧洲,所以这个时期欧洲
最厉害。
2、优势转向亚洲(日本)——
五十年代日本长抽打法称霸乒坛,结合快速步法,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
从此上旋打法占了优势。
3、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崛起世界乒坛——
中国总结正反面的经验在技术上,以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这个时期称霸乒
坛。
4、欧洲的复兴欧亚对抗——
欧洲选项手他们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开始学习日本和中国的技
术,进而于亚洲对抗,
5、进入奥运时代——
88年乒乓球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各国更加重视乒乓球的
普及和提高。
二、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
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限制,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
象我国乒乓球开展的就非常好。
乒乓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乒乓球是一项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使参与者在以下方面
均可受益:
1、全身的关节和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
2、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功能。
总
之乒乓球运动具有其他运动所不曾有的某些独特功能,另参与者获益终生。
三、乒乓球场地器材及规则
通过上课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1、球、球台、场地:
球的直径40毫米、重 2.7克,颜色为白色和橙黄色。
球台长2.74米,宽1.525米,高0.76米,颜色为,绿色、蓝色两种。
象我们学校的球台就是标准的。
球网高15.25厘米,大约和你的球拍宽度一样。
场地长14米,宽7米。
2、站位在击打距离:
站位:指运动员开始击球前的基本位置。
近台:站位离球台端线30-5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近台。
中近台:站位离球台端线50-7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中远台。
中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70-10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中远台。
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1米以外的范围称中远台。
3、击球路线:
五条基本线路:右方斜线、右方直线,中路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
4、击球时间:
分为五个时期: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5、球拍击球部位:
分为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下部
6、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拍面角度: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拍形前倾拍形稍前倾拍形垂直拍形稍后仰拍形后仰
7、握拍法:
基本上分直握法和横握法两种
直握特点——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
王皓,马琳。
横握特点——照顾面积比较大、反手便于发力,也便于拉弧圈球
王励勤,张一宁。
8、提高击球质量五大要素:
1、制造适度弧线
2、提高快攻的速度
3、增大击球的力量
4、掌握多变的旋转规律
5、控制回球的落点
三、基本规则
1、球处在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叫做一个“回合”。
2、不予判分的回合叫做“重发球”。
3、判分的回合叫做“得分”。
4、握球拍的手叫做“执拍手”。
5、未握球拍的手叫做“不执拍手”。
6、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位触球叫做“击
球”。
7、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
球网后回弹过网,均应视为“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一)、合理发球
1、时,球应停放在不执拍手的掌上,手应静止、张开、伸平,
四指并拢,拇指不限。
2、时,不执拍手与球接触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并在
发球员的端线之后。
3、在不执拍手掌上静止的最后一瞬间起直至击球,整个球拍
应始终高于比赛台面。
4、打比赛当中,球应首先触及本方台面的右半区,然后直接
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触及接球员台面的右半区。
5、员必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
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重发球:
1、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
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2、合理发出的球,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被接
发球员或其同伴拦击或阻挡。
3、接发球员未准备好而球已经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他同伴
均没有企图接球。
(二)、失一分
1、未能合法还击
2、未能合法发球
3、连续两次击球
4、用不符合所规定的拍面击球
5、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移动了比赛台面
6、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7、发球时发球员或其同伴跺脚
8、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触及球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