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演讲稿

社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演讲稿

社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孝心永驻》。

我叫xxx,今年xx岁,家住xx区xx社区,今天和大家说说我和婆婆真心相处26年的事儿。

本来就是做了点该做的事儿,却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很激动。

我和丈夫xxx于19xx年xx月x日结婚后,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眨眼间26年过去了。

26年来,我一心朴实地照顾婆婆,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吵过嘴,婆婆也是视我如己出,有什么知心话,心里的小秘密都愿意和我说,我们既是生活中不离不弃的亲人,又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街坊邻里都夸我是孝顺的儿媳妇,他们经常羡慕地说:“瞅老李家,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
我对婆婆尽孝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家族教育的结果。

我的爷爷和奶奶去世都较早,我爸是由他的叔叔婶婶抚养成人的,从小就对他的叔婶特别孝顺,同样对他的岳父岳母,也就是我的外公外婆也非常孝顺。

记得还在儿时,我爸妈就常教育我说:“百善孝为先。

”结婚前,我爸妈又对我说:“在家你是好闺女,到了婆家要当个好儿媳,要处理好婆媳、姑嫂、妯娌、兄弟之间的关系。

”父母亲孝敬老人、教育儿女的良好品德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第二个原因是,
从恋爱到结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目睹了婆婆家的一些重大变故,让我对婆婆特别的敬佩。

我公公是1986年1月因病去世的,当时,公公家的6个子女中才结婚一个,而已经72岁的婆婆的公公又重病在身,一刻离不了她这个当儿媳妇的照顾,年仅47岁的婆婆虽然悲痛欲绝,整天愁眉不展,却始终坚持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在这同时,雪上加霜的事又发生了,婆婆那远在双鸭山的已经74岁的老母亲也患了重病!分身无术的婆婆整天以泪洗面,心如刀割,两难之中,她选择了先伺候病情更重些的自己的公公,直到1986年6月老人辞世,她才立刻返回双鸭山接着伺候老母亲,两个多月后,老母亲也撒手人寰。

就在那短短的一年里,我那可怜的婆婆呀,居然先后送走了三位亲人!在连续失去亲人的痛苦打击下,婆婆却志坚如钢,乐观对待生活,转过年又张罗给我大伯哥和二大姑姐结了婚,含辛茹苦的婆婆用她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她那孝敬老人、勤俭持家的高尚美德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正是这些,让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以父母亲和婆婆为榜样,让孝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身上发扬光大。

然而,说起尽孝,那可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我的丈夫是一名普通工人,过门后,我们始终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为了让丈夫在单位安心工作,我总是把家中里里
外外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他操心。

为了贴补家用,我开了一家制衣店,从一个月赚几十元到几百元,一点点做大。

后来我又去省城进修,获得了服装裁剪高级技师证书,回来后招收学员,传授服装裁剪技术,月收入从几百元达到了上千元,使家里生活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到1995年,婆婆终于给我最小的小叔子也张罗结了婚,完成了她为人母的最后一份责任和心愿。

然而,天有不测有阴云,正当我家的日子走向红火的时候,生活的狂风恶浪不断向我家袭来。

由于不堪生活的长期重负和过度操劳,婆婆的身体每况愈下,多种疾病慢慢吞噬了她的健康。

第一轮打击是在1998年,糖尿病综合症导致婆婆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只有光感,从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看到婆婆的病痛,我的眼前浮现出婆婆善良而刚强的一幕幕情景,促使我痛下决心,毅然放下自己心爱的服装裁剪和教授学员的好生意,回家全天候一心朴实地守护、伺候婆婆。

从那时到现在,眨眼间就是20多年。

20多年里,我一日三餐不但按时按点,还为婆婆精心调理口味,婆婆换下的脏衣服总是马上就洗干净。

我还按季节给婆婆量身定做换季衣服,闲暇时陪她聊天,给她讲一些小笑话。

虽然全家住在小平房里,但是我们全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特别是我对婆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让婆婆在晚年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快乐。

第 3 页共7 页
《红楼梦》里有句话,叫做“风刀霜剑严相逼”,我觉得用来形容命运对婆婆的欺凌真是再形象不过了。

XX年9月的一天早上,我来到婆婆的房间叫她起床吃早饭,发现婆婆的左手和左侧身子有些不灵便,就赶紧叫来丈夫一起帮婆婆穿上衣服,第一时间打车送到市林业中心医院,我和爱人搀扶着婆婆楼上楼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后,确诊为脑干梗塞,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由于走得匆忙没带太多现金,我从亲属家借了4,000元让婆婆顺利住上院,及时得到治疗。

婆婆不能下床,我就始终在床前伺候,每天都把婆婆弄脏的床单、衬衣、衬裤、裤头换洗好几次。

婆婆大便干燥,排便困难,难受得在床上直喊叫,我就及时开了药并给婆婆挤到肛门里,还用手帮婆婆把大便扣出来,使老人家减轻了很多痛苦。

得知婆婆住院的情况后,在外地工作的大姑姐、二姑姐也马上寄来了钱。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我们全家人的细心照料下,婆婆入院15天后病情就大为好转,医生建议回家调养治疗。

回家后,我按照医嘱精心照看,婆婆竟然奇迹般地一点后遗症都没留下。

可是,时间仅仅过去一年多,到了XX年的11月份,婆婆又突发心梗,当时就不省人事了,我和丈夫、大伯哥马上打车去市医院急救,由于抢救及时,婆婆又一次与死神插肩而过。

由于婆婆这次得病很重,丈夫的兄弟姊妹们分别从辽阳、山东等地赶回xx共同照看老人家。

22天后,婆婆的病
明显好转了,他们就又相继返回了工作岗位,只有我和丈夫一直坚守在病床前,直到老人出院。

出院前,医生叮嘱说,婆婆这样的病必须保持情绪稳定,适度休息、注意饮食,看好血压、血糖、血脂和血粘度这四个和心脑血管疾病直接关系的因素,特别是血糖和血压每天必测,所以,20多年来,我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婆婆测体温、量血压、测血糖,按时喂药,每顿饭前20分钟给婆婆注射胰岛素是我的重要任务,从未误过一次。

为了给她老人家倒水吃药、接屎接尿方便,我从此坚持跟婆婆住在一张床上,每天都帮她擦脸、擦手、按时檫洗身体。

由于脑梗和心梗的双重迫害,婆婆渐渐地大小便失禁了,经常便到床上。

婆婆每次便后,我都立刻把她身上擦干净,衣服、被褥洗干净,往往一忙就是几个小时。

为了防止婆婆长时间卧床得褥疮,我给婆婆做了好几个非常柔软的小棉垫,每天都要换好几次,婆婆的衬衣、衬裤、裤头、床单也是勤洗勤换,不让室内有异味。

每到夏季,只要天气晴朗,我都带上小折叠凳子,搀扶婆婆下楼去散步,累了就让她坐下休息一会,让老人接受一、两个小时的日光浴,增加对钙的吸收。

每当新鲜蔬菜、水果上市了,只要婆婆喜欢吃的,我都及时买回家。

在我和家人的精心照顾护理下,婆婆的精神状态特别好。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我从1998年婆婆失明后开始,就始终坚持一心一意照顾婆婆,甘于奉献,无怨无悔已
第 5 页共7 页
经长达26年。

街坊邻居都说:“像xx这样把婆婆当成亲妈的儿媳妇上哪去找去呀!”“xx把婆媳、姑嫂、妯娌、兄弟的关系都处理得这么好,真是太少见哪!”婆婆则是逢人就说:“我儿媳妇像我闺女一样,我有福哇!”
我知道,这些夸奖我的话是对我巨大鼓励,我更知道,我并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就是尽到了一个女儿和儿媳应该尽的义务而已,可是区领导却推荐我评上了xx市第三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让我感到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不安的是怕因为做得不够好而辜负了领导的期望和社会的认可,有负于组织对我的这份厚爱。

所以我暗下决心,今后,我一定要更加悉心照顾老人,融洽妯娌及家人的关系,尽我所能促进社会和谐,用实际行动做一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那是我的心愿和梦想,更是我的荣幸和自豪!
我常常想,家和万事兴啊,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只有人人都敬老,社会才会更美好!所以,我今天要在这里对大家说:同志们,朋友们,兄弟姐妹们,让我们胸怀一颗感恩的心、善良的心,去尊老、敬老、爱老、护老吧!让这世界上爱心无限,孝心永驻!我同时也祝福普天下的父亲、母亲都身体健康,永远快乐!祝福普天下的孝顺儿孙好人一生平安!
谢谢大家!
第7 页共7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