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f t =0.5t ,则其Lftl-【】答案:C题目 函数f (t )的拉氏变换L[f(t)]= 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与提示:拉氏变换定义式。
答案: 'f (t )e'tdt题目:函数f t =e^的拉氏变换 L[f(t)]= 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提示:拉氏变换定义式可得,且f(t)为基本函数。
1答案:^^s +a题目:若 f(t) =t 2e^t ,则 L[f (t)H【】2(S 2)3分析与提示:拉氏变换定义式可得,即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对,L[f(t)]3 (S 2)3答案:B题目:拉氏变换存在条件是,原函数 f(t)必须满足 _________________ 条件。
分析与提示:拉氏变换存在条件是,原函数 f(t)必须满足狄里赫利条件。
答案:狄里赫利题目:已知f t =0.5t1 ,则其L Ifd =【】2 2A. S 0.5SB. 0.5S2A. S 0.5sB. 0.5s 2C.12S 2D.分析与提示:由拉氏变换的定义计算,可得 12S1 Llf d = 0.5 2SA.C.2 S -2D.2(S - 2)3J 1 J若 FS=——,则 f 0 )=()。
s + a1 1f (t) = lim S lim 1T s+aι% 丄 a1 +S答案:1此为基本函数,拉氏变换为 —2。
S题目: 函数 f t =t 的拉氏变换L[f(t)]=C.2S 2 SD.1 2s分析与提示:由拉氏变换的定义计算, 这是两个基本信号的和, 由拉氏变换的线性性质, 1 1 Llfd= 0.5 2S S其拉氏变换为两个信号拉氏变换的和。
答案:C4s +1题目:若 F S A -2—,则 Iim f t )=(S +s t-⅛⅛)。
A. 1C. ∞ B. 4D. 0分析与提示:根据拉氏变换的终值定理f (::) = lim f (t) = lim SF(S)。
即有S )0!im f(t)τs m o答案:Bs*4 S S题目:函数f t =e& cos 的拉氏变换L[f(t)]= 分析与提示: 基本函数cos t 的拉氏变换为S72,由拉氏变换的平移性质可知S ■ ■ ■L l -f t I-s +a s ∙ a 2 ‘2答案:(s +a f +ω2题目: 分析与提示:根据拉氏变换的初值定理f(0) =Iim f (t) = Iim SF(S)。
即有t 「0S ]::f(0) =Iim tτ 分析与提示:1答案:—S题目:拉氏反变换的求法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由 F S查拉氏变换表得出及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与提示:拉氏反变换的求法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由 F S查拉氏变换表得出及部分分式展开法。
答案:部分分式展开法A B+s i s 2 S 1 S 2解得B= S 2 1- S l S 2 S “因此ft = = —2_S 1t _2t=2e -eJ1题目:FS 的拉氏反变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S分析与提示:此为基本函数。
答案:f t =1J 1题目:FS 的拉氏反变换为__________________s +a分析与提示:此为基本函数。
答案: f t £题目:FS 的拉氏反变换为Ts+1 ------------------分析与提示:此为基本函数。
答案:I t ft -T e题目:已知FS = 分析与提示:S 3 -2S +3s + 2首先对F(S)进行因式分解,即,则其L J IF S为多少?F S 3 -S +3s+2答案: 2e丄1题目: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A、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B、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C、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D、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分析与提示:数学模型表达式是线性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
答案:C题目:对于一个线性定常系统【】A、如有多个输入,则输出是多个输入共同作用的结果B、可用拉氏变换方法得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C、每个输入所引起的输出不可分别单独计算,因多个输入之间互相影响D、可用线性微分方程式来描述E、不能在频率域中判别它的稳定性分析与提示:线性系统满足叠加性,因此A正确,B为传递函数的定义,D为线性系统的定义之一。
答案:A,B,D题目: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X o (t^ X0 (t) X O=X i (t),则它是【】A .线性定常系统B •线性系统C.非线性系统D .非线性时变系统分析与提示:数学模型表达式是线性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题目表示的微分方程不是线性的,故不是线性系统。
答案:C题目:定量地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揭示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数学表达式称为系统的_____________ 。
分析与提示:数学模型是定量地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揭示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数学表达式答案:数学模型题目:线性系统满足两个重要性质,分别为:分析与提示:线性系统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
答案:叠加性、均匀性题目: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B 、 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C 、 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D 、 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分析与提示:数学模型表达式是线性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
答案:C题目:列写如下图所示电网络的微分方程两级RC 网络分析与提示:首先明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其输入为 u 1 ,输出为u 2 ;然后分别列写中 间环节的微分方程;最后消除中间变量,并整理。
答案:(1)系统输入为u 1 ,输出为u 2(2)根据基尔霍夫原理,可得到如下微分方程组1JiiR1Ci」- Mi—i 2dt = U 2C 2(3)消除中间变量,并整理+ (R i C i + R 2C 2 + R l C 2 ) + U 2 = U idti 2R21 1 C 7i2dt N i1 -i2 dtR1GR 2c 2d ⅛dt 2题目:下图是一机械系统,试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
XiX。
分析与提示:首先明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然后分别列写中间环节的微分方程;最后消除中间变量,并整理。
答案:由牛顿定律,有c X i —X。
kι X i — X。
i=k2X0即CX o k I k2 X。
= CX i kι X i题目:任何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都可以应用_______________ 来建立;电气系统主要根据__________ 来建立的数学模型。
分析与提示:任何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都可以应用牛顿定理来建立;电气系统主要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来建立的数学模型。
答案:牛顿定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题目:机械系统中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使用________ 、 ______ 和______ 三个要素来描述。
分析与提示:机械系统中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使用质量、弹性和阻尼三个要素来描述。
答案:质量、弹性、阻尼题目:系统的某输入输出的拉氏变换分别记为X i(S) ,X o(S),对应的传递函数记为G( S),则【】A、在零初始条件下,G (S) =X i(S)/X o(S)B、在任何初始条件下,G(S)=X o(S)/X i(S)C、G(S)可以有量纲,也可以无量纲D、若以g(t)表示其脉冲响应函数,贝U G(S)=L[g(t)]E、在零初始条件下,G(S)=X o(S)∕X i(S)分析与提示: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当输入及输出的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输出X o t的LaPIaCe变换X o S与输入X i t的LaPIaCe变换X i S之比。
答案:C、D、E题目:当满足 ___________ 条件时,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出量 y (t )的拉氏变换Y (S )与输入量x (t )的拉氏变换X ( S )之比叫做系统的传递函数。
分析与提示:当满足零初始条件时,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出量 y (t )的拉氏变换Y (S )与输入量x ( t )的拉氏变换X (S )之比叫做系统的传递函数。
答案:零初始题目:当满足零初始条件时,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入量 x (t )的拉氏变换X (S )与输出量y (t ) 的拉氏变换Y (S )之比叫做系统的传递函数。
分析与提示:当满足零初始条件时,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出量 y (t )的拉氏变换Y (S )与输入量x ( t )的拉氏变换X (S )之比叫做系统的传递函数。
答案:错题目:传递函数的定义中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_____________ 、 _______ 、输出与输入的拉氏变 换之比。
分析与提示:传递函数的定义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为:线性定常系统、 零初始条件、输出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答案:线性定常系统、零初始条件题目:零初始条件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与提示:输入及其各阶导数,输出及其各阶导数在 O 时刻均为零。
答案:(1)输入在t = O ■时才开始作用于系统,即输入及其各阶导数在 t =0一时刻均为0;(2)系统在t =0 一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输出及其各阶导数在t =0一时刻均为0。
题目:下图是一机械系统,试写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分析与提示:明确输入与输出;建立系统中间环节的微分方程; 得到中间环节的传递函数;消除中间变量,整理。
答案:系统微分方程为: 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X i -X O ) k 2 + ( X i -X o )B 2 = ( X o -X ) B l(X o - X ) B i = k ι XX i(S) - X o(S) Ik2+ X i(S) - X o(S) 1S B2= X O(S) -X(S)I B I_ Xo(S) - X(S)I S B1=k1 X(S) 消去X(S)得X (S) (k2+ B2)(k1+ B1s)sG(S)=X i(S) (k2+ B2s)(k1+ B1s) +k1B1s题目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y ∙ 15y ∙ 50y ∙ 500y = r ∙ 2r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Y^R(S) 为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与提示:直接由传递函数的定义求,即输出的拉氏变换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首先对微分方程两边进行拉氏变化,为3 2 “λJI λSYS 15S Y S 50S Y S 500Y S =SRS 2R S传递函数为Y S S 23 2-R S S 15S50S 500答案:Y S S 2— 3 2R S S 15S50S 500题目:传递函数有两种方法:___________ 、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