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论文

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论文

试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摘要] 本文对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高速公路施工、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措施,指出了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高速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

伴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高速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高速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

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建设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高速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2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高速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高速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高速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高速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

高速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3)高速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4)高速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
5)高速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高速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速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

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6)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
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2.高速公路环保措施
高速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2.1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a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b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c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d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2.2高速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a交通噪声防治
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b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

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c水污染防治
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
水体污染。

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d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

3)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环保则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高速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三、结语
按照交通部“十五”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到2005年,在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由现在90%提高到98%以上;全行业基本实现国家规定的环境治理标准,油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油污水处理达标率均达到50%以上。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加大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高速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高速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s],198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