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单层单跨工业厂房设计专业: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4年 6月 16日内容摘要单层厂房指层数仅为一层的工业厂房,适用于生产工艺流程以水平运输为主,有大型起重运输设备及较大动荷载的厂房,如机械制造工业、冶金工业和其他工业等。
单层厂房的骨架结构,由支撑各种竖向的与水平的荷载作用的构件所组成。
厂房依靠各种结构构件合理连接为一整体,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空间以保证厂房的坚固、耐久。
我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和钢架结构,通常由横向排架、纵向联系构件、支撑系统构件和围护结构等几部分组成。
本文以18m跨度单层单跨的莫实验室进行结构设计,根据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构件和确定柱网、基础平面的平面布置和排架柱与牛腿的形状、尺寸。
并进行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排架柱内力计算,计算出各控制截面的轴力、弯矩和剪力。
依据内力组合原理得出三个控制截面的内力。
然后对构件进行内力分析、内力组合进而截面设计、进行配筋,并对预制柱的吊装安全进行验算。
最后求出计算书,并根据规范绘制施工图和注写图纸说明。
关键词:单层工业厂房、荷载代表值、内力组合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设计资料 (2)1.1 基本要求 (2)1.2 计算简图 (4)2 荷载计算 (6)2.1 屋盖荷载 (6)2.2 柱和吊车梁等恒荷载 (6)2.3 吊车荷载 (6)2.4 风荷载 (7)3 内力计算 (8)3.1 屋盖自重作用下内力计算(排架无侧移) (8)3.2 上、下柱荷载、吊车、吊车梁及轨道自重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9)3.3 吊车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9)3.4 风荷载作用下,A柱的内力分析 (11)4 内力组合表 (13)5 排架柱设计 (14)5.1 柱截面配筋计算 (14)5.2 柱牛腿设计 (16)6 柱吊装验算 (17)6.1 设计吊装方案 (17)6.2 荷载计算 (17)6.3 弯矩计算 (17)6.4 截面承载力计算 (18)7 施工图 (19)参考文献 (20)引言单层厂房结构一般由屋盖结构、排架结构、支撑系统、吊车梁、围护结构和基础等组成。
它比较容易组织生产工艺流程和车间内部运输,地面上能够放置较重的机器设备和产品,所以其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单层厂房的设计越来越重视设备节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采光,发展节能省地型工业厂房;运用生态学中的共生与再生原则,结合自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发展具有良好生态循环系统的现代工业厂房;利用高科技材料,发展更具灵活性、通用性和多样化的工业厂房。
本文以跨度为18米的实验室单层单跨厂房为例例的进行结构设计计算。
首先依据设计任务书的提供的资料数据,建立排架计算模型。
然后进行荷载计算,将荷载作用于排架计算单元上,计算每个荷载所产生的结构内力,进行内力组合,得到控制截面最不利的内力。
最后,对排架柱进行截面配筋计算和牛腿设计计算,以及进行柱吊装验算。
通过系统的设计,掌握了单层单跨工业厂房的设计流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等专业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1 设计资料1.1 基本要求厂房柱网布置1.设计基本资料(1)工程名称:某实验室。
(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200.45/kN m ω=;基本雪压200.25/s kN m =。
(3)剖面、建筑平面图如下所示:(本设计不做基础设计)图1.1 厂房剖面图图1.2 建筑布置平面图2.厂房中标准构件的选用情况(1)屋面荷载①屋面恒荷载:21 1.7/k g kN m = ②屋面活荷载:210.5/k q kN m =(2)屋面板①板自重:22 1.3/k g kN m =②灌缝重:230.1/k g kN m =(3)檐口板①板自重:21.65/kN m②灌缝重:20.1/kN m(4)屋架屋架自重:460.5/k g kN =榀(5)天沟板构件自重:21.9/kN m3.吊车梁及吊车轨道吊车选用:中级工作制,两台起重量为15t 的吊车,吊车自重40kN ,max,155k p kN =,max,42k p kN =,4400K mm =,5660B mm =,150k Q kN =,73k g kN =吊车轨道:中级吊车自重:60.8/k g kN m =4.排架柱材料选用(1)混凝土:采用C30(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0.55b ξ=(3)箍筋:采用HPB235级(4)型钢及预埋件均采用Ⅰ级1.2 计算简图1.柱高已知:轨道顶面至吊车顶面的距离2047H mm =,轨顶垫块高为200mm 。
基础顶面标高为-0.5m ,牛腿顶标高为8.1m ,柱顶标高为12m上柱高H U =12−8.1=3.9m下柱高H L =8.1+0.5=8.6m全柱高H =12+0.5=12.5m2.柱截面尺寸由于吊车选用两台起重量为15t ,故下柱截面高度h 应满足h ≥H k /11=9800/11=891mm下柱截面宽度b 应满足b ≥H l 20⁄=860020⁄=430综上所述:上部柱采用矩形截面b ×h =450mm ×450mm ;下部柱采用I 形截面b f ×h ×b ×ℎf =450mm ×900mm ×100mm ×150mm ;3.计算参数(1)上、下柱截面惯性矩I上柱I n =112⁄×0.45×0.453=0.0034m 4下柱I d =112⁄×0.45×0.93−112⁄×0.35×0.553−2×0.5×0.35×0.025×(0.275+0.0253⁄)2=0.022m 4(2)上、下柱截面面积A上柱A u =0.45×0.45=0.2m 2下柱A d =0.45×0.9−2×(0.175×0.025+0.55×0.175)=0.2m 2(3)上柱高与全柱高比值λλ=3.9/12.5=0.31(4)上下柱截面的惯性矩比值nn =I n I d ⁄=0.1554.计算简图图1.3 截面尺寸计算简图 图1.4 排架柱计算简图2 荷载计算2.1 屋盖荷载1.屋盖恒荷载屋面恒荷载标准值g1k=1.7kN/m2,屋面板自重标准值g2k=1.3kN/m2,灌缝自重标准值g3k=0.1kN/m2,故由屋盖传给排架柱的集中恒荷载设计值F1=1.2×(g1k+g2k+g3k)×柱距×厂房跨度2⁄+1.2×g4k×0.5=1.2×(1.70+1.30+0.10)×6×182⁄+1.2×60.5×0.5=237.18kN屋盖自重竖直向下,集中作用在柱顶中心线,偏心距为02.屋面活荷载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1k=0.5kN/m2,比屋面雪荷载标准值s0=0.25kN/m2大,故按屋面均布活荷载计算。
F6=1.4×0.5×6×182⁄=37.8kN2.2 柱和吊车梁等恒荷载1.作用在牛腿截面处的上部柱恒荷载设计值F2=25×0.45×0.45×3.9=19.7kN作用于下柱中心线外侧e0=ℎl2⁄−ℎu2⁄=9002⁄−4502⁄=225mm2.作用在基础顶截面处的下柱恒荷载设计值F3=25×0.2×8.6=43kN3.吊车梁自重标准值为40kN/根,轨道连接自重标准值g6k=0.8kN/m,故作用在牛腿顶截面处的吊车梁和轨道连接的恒荷载设计值F4=1.2×(40+0.8×6)=53.76kN2.3 吊车荷载1.吊车竖向荷载设计值D max,D min由图所示的吊车梁支座反力影响线知D max,k=βP max,k∑y i=0.9×155×(0.057+0.73+0.323+1)=294.35kND max=γQ D max,k=1.4×294.35=412.09kND min=D max P min,kP max,k=412.09×42155=111.66kN图2.1 吊车梁支座反力影响线2.吊车横向水平荷载设计值T maxT k =α(Q k +g k )4⁄=0.1×(150+73)4⁄=5.58kNT max =D max T k P max,k ⁄=412.09×5.58÷155=14.84kN2.4 风荷载1.作用在柱顶处的集中风荷载设计值W̅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按B 类地区考虑,取檐口离室外地坪的高度14.42m 来计算。
查《荷载规范》,得离地面10m 时,μz =1.0;离地面15m 时,μz =1.14,用插入法,知μz =1+(14.42−10)×(1.14−1.0)(15−10)⁄=1.12屋架高度ℎ1=2.42m ;屋架檐口至屋脊的高差ℎ2=1.8mW̅k =[(0.8+0.5)ℎ1+(0.5−0.6)ℎ2]μz W 0B =[(0.8+0.5)×2.42−0.1×1.8]×1.12×0.45×6=8.97kNW̅=γQ W ̅k =1.4×8.97=12.56kN 2.沿排架柱高度作用的均布风荷载设计值q 1、q 2这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按柱顶离室外地坪高度12m 来计算μz =1+(12−10)×(1.14−1.0)(15−10)⁄=1.06q 1=γQ μs μz W 0B =1.4×0.8×1.06×0.45×6=3.21kN/m q 2=γQ μs μz W 0B =1.4×0.5×1.06×0.45×6=2.00kN/m1.00.730.0570.3233 内力计算内力分析时所取的荷载值都是设计值,故得到的内力值都是设计值。
3.1 屋盖自重作用下内力计算(排架无侧移)1.屋盖集中恒荷载F 1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柱顶不动支点反力R =M 1C 1H ⁄M 1=F 1×e 0=237.18×0.225=53.37kN ∙m按n =I u I l ⁄=0.155,λ=H u H ⁄=0.31,查图得柱顶弯矩作用下的系数C 1=1.98。
按公式计算C 1=1.5×1−λ2(1−1/n)1+λ3(1n −1)=1.5×1−0.312(1−1/0.155)1+0.313(10.155−1)=1.97 可见计算值与查图所得接近,取C 1=1.97R =M 1C 1H ⁄=53.37×1.9712.5⁄=8.41kN2.屋盖集中活荷载F 6作用下的内力分析M 6=F 6×e 0=37.8×0.225=8.51kN ∙mR =M 6C 1H ⁄=8.51×1.9712.5⁄=1.34kN(a) (b)图2.2 屋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a )屋盖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b )屋盖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53.37-20.6+52.56M 图237.18N 图+0.88V 图+8.24M 图37.8N 图V 图-3.28-8.51在F 1,F 6分别作用下的排架柱弯矩图、轴力图和柱底剪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