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设备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办公设备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办公设备项目经营分析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第一章项目总体情况说明一、经营环境分析打印机市场方面,从全球来看,需求稳中略有下降,其中传统喷墨打印机占比下降,激光打印机占比有所上升。

2019 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打印机出货量 2280 万台,同比下降 3.9 个百分点。

其中喷墨打印机出货量1370 万台,下降 2.1 个百分点。

根据数据,2018 年惠普、佳能、爱普生、兄弟和京瓷占据全球 89%的市场份额,其余 11%的份额由三星、施乐、利盟等企业组成。

打印耗材方面,全球市场属于产业成熟期,产量和需求大体保持稳定,产业规模超过 770 亿美元,但年增长率低于 1%。

从适用性角度可以将打印耗材分为原装耗材和通用耗材。

2018 年全球打印耗材市场出货金额为777.3 亿美元,同比增速约为 0.2%;中国市场增速略高一些,约为2%,2018 年出货金额为 1421.4 亿元。

我国打印耗材市场的主要供应厂商为纳思达,其次是鼎龙股份。

打印耗材大致包括硒鼓、墨盒、墨水和色带四类产品,其中以硒鼓和墨盒为主。

纳思达共占据我国打印耗材市场约 76%的市场份额,在国内通用墨盒市场为绝对龙头,在通用硒鼓市场占有率第一。

在国内打印耗材芯片市场,纳思达也占据 70%以上的份额。

世界范围内,打印设备需求呈下降趋势,尤其喷墨打印机销量逐年下滑明显。

但中国市场的趋势有所不同,打印设备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需求是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喷墨打印机出货量为491 万部,同比增长了 14.2%;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为972 万部,同比增长了 2.6%。

2012-2018 年,按照金额统计的我国打印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为4.18%,其中喷墨打印机市场规模 CAGR 为 6.03%。

近三年中国喷墨打印机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18 年达到 4.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9%,相关的打印管理服务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在中国激光打印机的市占率已经超过了喷墨打印机的市占率。

预测未来中国喷墨打印机出货量占打印设备的比重有望提高,但是激光打印机出货量的地位仍然无法得到撼动。

打印机在信息安全领域重要性极高,尤其是在政府机关,若使用国外产品极易造成信息泄露。

打印机的泄密途径主要有存储器泄密、网络泄密和耗材芯片泄密三种。

1)大多数打印机都会含有存储芯片进行临时数据存储,墨盒回收方可以轻松读取存储芯片内的信息。

2)当前的打印机大部分都支持联网进行打印,一些漏洞或者预留的“门”可能造成网络泄密。

第三,无论是喷墨打印机的墨盒还是激光打印机的硒鼓,都内置了一个“小芯片”,耗材芯片本身也有信息泄露的隐患,例如被远程操控。

所以,只有从芯片、耗材到打印机本身都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可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打印安全问题。

打印机作为极重要的涉密机器,未来国产化空间巨大。

我国打印机市场上国产品牌占有率还很小,2017 年国内市场前十名中,惠普占据了47.1%的份额,奔图作为唯一的国产品牌仅占 0.9%,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打印机(Printer)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

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

打印机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串行打印机和并行打印机两类。

按照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将打印机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大类。

串式点阵字符非击打式打印机主要有喷墨式和热敏式打印机两种。

行式点阵字符非击打式打印机主要有激光、静电、磁式和发光二极管式打印机。

2017 年中国打印设备的市场规模约为 330 亿。

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打印设备市场出货量 1600 万台,其中喷墨市场占据 25%的市场份额,激光市场占 57%。

不过,最近喷墨市场比激光增长更快,两种技术互相渗透,喷墨往商用市场渗透,激光往家用市场渗透。

在云服务、物联网的迅速推动下,打印机和 PC、智能手机等设备正在展开更紧密的联系。

人们日常办公越来越依赖于智能设备,办公场所不再局限于办公室,在汽车上、地铁上、家里,甚至是旅行途中都可以随时办公。

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打印产品必然也要适应移动办公的潮流。

如惠普、联想、爱普生等打印机品牌,都相继推出了便捷式移动打印解决方案。

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 Wi-Fi 连接打印机的情况下,就能远程控制打印机,做到随时随地打印文件。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趋势下,智能打印机终将成为未来打印机的发展趋势。

这样的打印机不只是支撑办公的工具,更是智能办公的重要环节,是用来打印纸张、文件,提高生产力的利器,这种功能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协同办公系统。

二、项目情况说明为了积极响应某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关于促进打印机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xxx 实业发展公司通过科学调研、合理布局,计划在某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新建“打印机项目”;预计总用地面积 36271.46 平方米(折合约54.38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36271.46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46064.75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46064.75 平方米;根据总体规划设计测算,项目建筑系数 70.64%,建筑容积率 1.2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6.8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77.74 万元/亩。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 13358.7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665.5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2.35%;流动资金 3693.2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7.65%。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 3725.0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7.88%;设备购置费 3601.8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6.96%;其它投资费用 2338.6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51%。

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运营后主要生产打印机产品,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预期达纲年营业收入 30230.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3889.14 万元,税金及附加 250.04 万元,利润总额 6340.86 万元,利税总额 7465.50 万元,税后净利润 4755.64 万元,达纲年纳税总额 2709.85 万元;达纲年投资利润率47.47%,投资利税率 55.88%,投资回报率 35.60%,全部投资回收期 4.31 年,提供就业职位 532 个,达纲年综合节能量 62.46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5.07%,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效益。

打印机(Printer)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

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

三、经营结果分析世界范围内,打印设备需求呈下降趋势,尤其喷墨打印机销量逐年下滑明显。

但中国市场的趋势有所不同,打印设备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需求是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喷墨打印机出货量为 491 万部,同比增长了 14.2%;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为 972 万部,同比增长了 2.6%。

在物联网和智能化发展的新兴时代,越来越多的硬件设备通过连接互联网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趋势下,打印产品也不可避免的顺应智能化的大潮,打印机和 PC、智能手机等设备正在展开更紧密的联系。

将打印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打印机不只是支撑办公的工具,更是智能办公的重要环节,是用来打印纸张、文件,提高生产力的利器,这种功能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协同办公系统,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打印效率和效果,成为打印机行业应用的一个新方向。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项目拟建设在某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内,工程选址符合某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项目用地要求,而且项目建设区域交通运输便利,可利用现有公用工程设施,水、电、气等能源供应有保障。

3、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 47.47%,投资利税率 55.88%,全部投资回报率 35.60%,全部投资回收期 4.31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4.31 年,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经营非常安全,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本期工程项目利用现有土地,计划总建筑面积 46064.75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46064.75 平方米);购置先进的技术装备共计 138 台(套),项目建设规模合理、经济技术实施方案可行。

5、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 13358.7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9665.50 万元,流动资金 3693.20 万元;经测算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 30230.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3889.14 万元,年利税总额 7465.50 万元,其中:税后净利润4755.64 万元;纳税总额 2709.85 万元,其中:增值税874.60 万元,税金及附加 250.04 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 1585.21 万元;年利润总额 6340.86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4.31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31 年,本期工程项目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6、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孕育突破,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其突出特点就是信息技术的全面突破和与其他产业领域的渗透融合,尤其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在新技术革命驱动下,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推动全球制造业发展模式加快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让高质量发展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做好工业转型升级的统筹规划。

按照发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排出一批重点行业,逐个制订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定位、总体布局、发展导向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加强各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及三大产业带规划等其他规划的衔接。

做好各类园区发展规划的研究、修编和实施工作。

抓好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充分考虑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需要,前瞻性规划并建设一批能源、交通、物流、污水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