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第3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No.3 V ol.14 2006年6月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Published in June.2006锅炉房热水循环泵的选择李 莹(长春铁路房产生活段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本文主要对锅炉房热水循环泵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进行介绍、分析和比较。
简要介绍国外热水循环泵参数的选择;详细介绍我国热水循环泵的计算方法。
在我国的计算方法中,主要的观点是在计算循环流量时是否加入附加循环流量,在计算扬程时,应确定以哪一种流量通过那些管段的水头损失为计算依据。
最后,经过详细的分析确定,在计算热水循环泵流量时应以循环流量和附加循环流量之合为计算依据,在计算热水循环泵扬程时应以循环流量与附加流量在系统无配水情况时管路的水头损失。
关键词:热水供应;循环泵;循环流量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06)03-0080-02在建筑全日制机械循环全日制热水供应系统中,循环流量是补偿热水系统不用水或用水量较小时热水管道向周围损失的热量,以使用户随时得到所需水温的热水。
循环泵是水在整个供水系统中循环的动力。
目前,各个国家在选择全日制机械循环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泵、确定其选泵参数时,均以保证热水系统水温为基本出发点,但选泵参数的计算方法却不尽相同。
一、计算方法的比较(一)我国循环泵参数的选择目前,我国循环水泵参数的选择基本沿用了前苏联的方法,但是对附加循环流量的取值有所调整。
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在全日制机械循环热水供应系统中,循环泵的出水量应为循环流量与附加流量之和。
其中循环流量系指管网不配水时使配水点的水温不低于规定温度所需的最小循环流量。
附加循环流量则是考虑若仅按循环流量选择水泵,当热水供应系统大量用水时,系统的循环流量就会降低,配水点的水温就会低于规定的温度。
因此,循环流量应有一个附加流量,附加循环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性质及使用要求,一般宜为设计小时用水量的15%。
(二)国外循环泵参数的选择国外循环泵参数的选择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在满足热水供应系统准许降温的条件下,根据系统配水管道的热损失计算系统配水管道所需循环流量q x,并以此确定循环泵的流量Q b;以q x通过计算环路的水头损失来确定循环泵的扬程。
日、美等国按此法计算。
另一种为:在满足热水供应系统准许降温的条件下,根据系统配水管的热损失计算系统配水管所需循环流量q x,并以系统平均小时用水量的25%~33%(小系统为平均小时用水量的15%)作为附加循环流量q f,以q f和q x之和确定循环泵的流量Q b,以q f和q x通过计算环路中配水管道的水头损失和q x,通过计算环路中回水管道的水头损失之和确定循环泵扬程。
前苏联按此法计算,而在美国计算一些特殊管道系统的循环流量时,也不计入回水管道的热损失。
显然,第一种选泵方法的依据是:考虑系统的准许温降时,充分考虑回水管道的散热损失,以确保最不利点的温度要求,并且在设计好的管道系统中,在系统没有出流的情况下,能有适当的循环流收稿日期:2006-02-10作者简介:李莹(1972-),女,长春铁路房产生活段,工程师。
量通过最不利管段。
循环泵的扬程应该以系统不出流时循环流量通过计算环路的水头损失来确定。
而第二种选泵方法则认为,系统的循环流量是为了保证最不利点的水温,所以循环流量的计算只要能满足配水管的散热要求就可以了。
但是在确定水泵流量时则加入了附加循环流量,而且这种附加循环流量的计算完全是建立在经验估算上,并没有实际的理论依据。
二、热水循环泵参数选择应考虑的问题(一)循环泵流量的确定问题的焦点是要不要加入附加循环流量。
1.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计算附加循环流量。
(1)全日制热水循环系统循环流量是按配水管网在不配水工况时为补充管网的热量损失而提出的,对于一个确定的管网,管网的总热损失是定值。
(2)网中的流量将是配水量与循环流量之和,在加热器出口水温不变的情况下,管网实际温降将低于设计温降,最远配水点的流出水温将升高。
因此,只要循环水泵的出流量为总循环流量,热水配水管网中任一配水点在任一时刻均可流出不低于规定水温的热水,所以附加循环量的引入没有意义。
诚然,对于一个确定的热水系统管网的总热损失是一定的,但是在实际的配水过程中具体到各管段时,其散热损失是否有变化、流量是否一定是配水量与循环流量之和,则有待探究。
(3)用水点水温随着流到该点的管道流量增加而升高,而与该流量的用途无关。
随着用水系统用水量的增加,配水点的水温将高于而不是低于规定温度。
因此,附加循环流量的根据不能成立。
对于单环系统或者某配水出流的管段而言,这无疑是不正确的。
但在多环系统中非出流管段将会随着循环流量的减少而降温。
(4)附加循环流量体现的是系统的部分配水流量,它的水流来源于水加热器前的冷水系统,其能量取决于冷水系统的自用水压,因而无需循环水泵供应这部分流量。
所以,循环水泵的输送流量无需包括这部分流量。
该观点基于的前提是正确的,但规范已经说明附加循环流量的计入是出于对温度要求的考虑,而不是出于配水的考虑。
2.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加入附加循环流量。
(1)按热损失计算得到的循环流量一般都是很小的,在多环路热水管网中,很小的循环流量较难采用阀门调节使各环路阻力损失达到平衡,因此往往会产生近环短流。
在实际工程中,循环流量的选值应比按管道热损失理论计算的大些为好,一般宜增大50%的安全量,在单环路热水系统及半循环热水系统中循环理论可不必加大。
该观点与规范基本是一致的,在实际工程中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2)附加循环量的含义应为:由于计算等于流量时有些考虑不到的散热因素影响循环流量计算的准确性,致使计算值偏小,为弥补计算中存在的这一影响因素而增加了那一部分流量,所以确定循环泵流量时应包括附加循环流量。
(二)循环泵扬程的确定由于一些学者和专家对循环泵流量的确定以及对实际热水系统的分析不一致,所以在循环泵扬程的确定上也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循环流量通过配水管网与回水管网的水头损失与附加循环流量通过配水管网的水头损失之和确定当热水系统中部分配水点用水时,配水管道中除了通过循环流量外还要通过部分配水流量即附加循环流量,在配水管路中产生的水力阻力要比单独渡过循环流量时大。
要保持循环流量的正常运行,循环水泵的扬程必须包含克服由于通过这部分配水流量而增加了的水力阻力的能量。
也就是说,循环水泵的扬程既与循环流量有关,也与这部分配水流量有关。
在循环水泵扬程计算公式中加入附加循环流量的目的是增加循环水泵的扬程,使热水管网中某些近环路上用水点的出流量达到所选定的附加循环流量时,循环水泵的扬程仍能克服增加附加循环流量后的管网阻力,使热水管网中仍有计算要求的循环流量流向远环路,保证其他部位的热水温度。
在单环路的热水管网中,附加循环流量一般假定发生在管网的末梢,在多根立管组成的多环路的热水管网中,附加循环流量还是全部集中渡过最不得环路,而是要按热水管网各管道热损失量的比例进行流量分配,把附加循环流量分配到各个热水环路,然后按公式计算循环泵扬程。
2.以一定配水量通过配水与回水管网计算管路的水头损失之和确定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以管网在一定配水量时计算管路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来确定,方能保证管网安全、经济运行。
其公式为:(下转第89页)四、实现电子文件科学化管理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一)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需要 的归档制度。
电子文件的保存与纸质档案相比限制条件较多,如何有效地及时地将其归档是目前档案部门的热门话题,虽说国家档案局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关于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的规定,但在具体实施中涉及到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加以规范,尤其是在我市这样不很发达的地区,就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并存、未能全部实现信息化的情况下,制定一套科学且可行的归档制度是当务之急。
(二)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是实施电子文件科学化管理的前提。
档案事业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社会状态决定档案事业的状态。
当前,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已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深入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
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三)将电子文件归档已经成为档案工作者新的责任。
档案工作人员知识结构的提高迫在眉睫。
我市虽处在偏远和相对落后的地区,但信息技术的运用已逐步普及,档案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知识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他们掌握新技术的水平,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档案系计算机应用教研组编. 档案管理与计算机参考资料〔M〕. 档案出版社,1987.〔2〕丁海斌.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M〕.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3〕郭树根. 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指南〔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上接第81页)H b=βh p+h x式中β——配水计算管路、回水计算管路的水头损失与只通过循环流量时的水头损失之比值h p——配水计算管路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kp ah x——回水计算管路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kp a在计算水泵扬程时配水管网中的一定配水量与β值的确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总结。
3.以循环流量通过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的水头损失之和确定。
三、结论与建议附加循环流量的定义应为:为确保系统在不利工况如系统发生短流时,各非出流立管为满足散热损失的要求而需要增加的流量。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各配水点随时才能得到所需水温的热水。
循环泵的流量应以循环流量与附加循环流量之和来确定。
循环泵扬程的确定应以循环流量与附加循环流量在系统不配水时,通过计算管路的水头损失来确定。
参考文献:〔1〕 sabrsula larry. Designing plumbing systems for highrise facilitise[J].consult specif eng,1998,3(2):44-51.〔2〕王学文. 全日制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水泵的选择计算〔J〕. 给水排水,1993,19(6):51-54.〔3〕赵世明. 全日制热水供应的机械徨系统〔J〕. 给水排水,1993,19(7):50-52.〔4〕郁宝良. 热水循环泵选泵参数公式的探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1):17-19.〔5〕王学文.“循环附加流量”浅议〔J〕. 中国给水排水,1993,9(3):48-51.〔6〕钱维生. 热水供应循环泵流量扬程参数的探讨〔J〕. 给水排水,1993,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