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动物临床诊断学复习参考题

最新动物临床诊断学复习参考题

动物临床诊断学复习参考题1兽医临床诊断:以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角度,研究其疾病诊断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

2预后:患病动物表现的病理性异常现象。

3预后判定:在作出疾病诊断后,应对疾病的相对持续时间、可能转归和动物的生产性能使用价值作出判定。

4狂躁不训:表现不顾障碍一直前冲,反复挣脱缰绳啃咬物体,甚至公鸡人畜。

5共济失调:由于运动过程中四肢配合不协调,而呈醉酒状、行走欲跌走路摇摆或肢蹄高抬、用力着地、步态呈涉水样。

6饲料诊:白色皮肤猪只,喂饲过量含感光物质的饲料经光照后产生,伴有热痛。

7丘疹:躯干部呈现多数指尖大扁平丘疹,伴有剧烈痒感。

反刍:反刍动物采食后,周期性的将瘤胃中的食物反排至口腔并重新咀嚼后再下咽。

8嗳气:反刍动物借以排瘤胃中贮积的气体。

9流涎:口腔中的分泌物流出口外。

1胸腹式呼吸:呼吸时胸壁的动作协调,强度大致相等(混合式呼吸。

犬主为胸式呼吸)2潮式呼吸:呼吸逐渐加强加深加快,当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减弱变浅变慢,停顿后又出现同样的呼吸。

3毕式呼吸:数次连续的深度大致相等的深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4库式呼吸:呼吸不中断,发生深而慢的呼吸,伴有明显的杂音。

5心悸:心搏动过度增强,可随心搏动而引起病畜全身的震动。

6心律不齐:每次心音的间隔时间不等,且强度不一。

(窦性节律、异位节律)7心杂音:伴随心脏舒缩产生正常心音以外的附加杂音。

8直肠检查法:对大动物直接用手深入直肠并经肠壁间接对盆骨器官和后部腹腔器官进行检查的方法。

1尿淋漓:排尿不畅困难,尿呈点滴线状或断续排出。

(尿闭、尿失禁、尿疼痛)2尿潴留:肾脏生成尿仍能进行,而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者。

3尿失禁:动物不采取一定准备动作和排尿姿势,而尿液不自主的经常自主流出者。

4强迫运动:指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强制发生的一种不自主运动。

5盲目运动:不随意运动:指病畜意识清楚而不能自行控制肌肉的病态运动。

6惊厥(抽搐):扩及全身的强烈性阵发性痉挛。

7血液常规检查内容: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8红细胞沉降率:将抗凝血装入特制的玻璃管中,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红细胞下沉的毫米数。

9僵猪:由于先天性营养不良导致发育缓慢甚至停止的一种疾病,其精神食欲正常。

1恶病质:高度营养不良。

2背弓反张(角弓反张):因背部肌肉抽搐而导致身体向后挺仰,状如弯弓的表现,是全身剧烈抽搐时的身体姿态。

3纤维性骨炎:由慢性肾衰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引起高转运型骨病。

热射病:高温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累,从而引起神经器官受损。

4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引起能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尤发于血脑屏障底下或脑实质已有病毒时易诱发此病)5会阴反射:刺激会阴部尾根下方皮肤引起阴部缩尾动作。

6肛门反射: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正常时肛门括约肌迅速收缩。

1.稽留热:体温升高到一定高度,可持续数天,而且每天的温差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1℃。

2.预后良好:是指估计不仅能被完全治愈,而且保持原有的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

3.胸式呼吸:呼吸时胸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腹壁的运动极弱。

4.干罗音:由于支气管粘膜炎症(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堵塞及粘液腺肿大等)、支气管痉挛及支气管受压迫(如肿瘤压迫),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当气流通过狭窄部时产生一种狭窄音5.强迫运动:是指由于大脑,中脑和小脑的病变引起的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环境影响,的一种不随意运动,如转圈、无目的行走、前冲不必障碍等。

6、瘫痪:家畜的随意运动减弱或丧失,由于脊髓损伤,引起后躯瘫痪在家畜常可见道如,跌打。

打伤引起,卧地不起,后半区麻痹,排粪尿失禁。

7.心杂音:心脏杂音是与心脏活动相联系,在心音以外的附加声音8.陈—施二氏呼吸:呼吸开始逐渐加强、加深、加快直达高峰,然后又逐渐变弱、变浅、变慢,最后呼吸中断,又以上述方式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出现波浪式的呼吸节律,9.里急后重:病畜不断作排粪姿势并强度努责,呻吟(马,牛),呜叫(犬,猪),而仅排出少量粪便或粘液1、视诊是用肉眼直接观察被检动物的状态和从群体中发现病畜的有效方法。

2、触诊是利用手对畜体被检部组织、器官进行触压和感觉,以判断其病理变化3、叩诊就是用手指或叩诊器敲打被检部位,并根据所产生的声音的性质链推断其病理变化的一种检查方法。

4、清音、叩击具有弹性和含气组织器官是产生的宏大而清晰的音响。

如叩诊正常肺区中部所产生的声音。

5、浊音(实音)叩击柔软致密及不含气组织器官时所产生的弱小而钝浊的音响。

如叩诊臀部肌肉是所产生的声音。

6、半浊音是介于清音以浊音之间的一种过度音响。

如叩诊肺边缘部分时所产生的。

7、鼓音叩诊含气较多的马盲肠或反刍兽瘤胃是所产生的声音。

8、听诊是听取病畜某些器官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声音,借以判断其病理变化。

9、嗅诊是嗅闻排泄物、分泌物、呼出气味及口腔气味,从而判断病变性质的一种检查方法。

10、皮下水肿又称浮肿。

其表面扁平,指压留痕,呈捏粉样硬度,触诊无热、痛。

11、窜入性气肿因含器官如肺、气管发生破裂,气体沿纵隔及食道周围组织窜入皮下组织,或在体表移动性较大部位(如肘后、腋握及肩胛部)发生创伤后,由于动物运动时,创口开闭,将空气吸汝皮下,并逐渐向局部扩散,这种气肿无热痛反应。

12、腐败性气肿因厌气菌感染后,局部组织腐败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这种气肿有明显的局部炎症反应,切开时流出暗红色泡沫样恶臭液体。

常发生于肌肉丰满的臀部、股部及肩部。

可见于气肿疽、恶性水肿。

13、眼结膜是易于检查的可视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颜色变化除反映其局部病变外,还可推断全身的血液循环状态及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在诊断及预后判定上都有一定的意义.14、稽留热高热持续3天以上,每日温差变动在1度以内,是因致热源在血液内持续存在,并不断的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所致。

见于猪瘟、大叶性肺炎、炭疽等。

15、弛张热体温升高后,每天的温度变动常超过1度以上,但又不降至正常。

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疾病、支气管肺炎等。

16、间歇热发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牛伊氏椎虫病、亚急性和慢性马传染性贫血、亚急性和慢性钩端螺旋体病等。

17、咀嚼障碍表现咀嚼缓慢无力,或因疼痛而中断,有时将口中食物吐出。

见于口膜炎、舌及牙齿疾病、骨软症、慢性氟中毒等。

18吞咽障碍动物吞咽时伸颈摇头,并伴有咳嗽、流涎、饲料经鼻孔反流等。

见于咽与食道疾病,如咽炎、食道阻塞等。

19反刍障碍表现为反刍开始出现的时候晚,每次反刍的持续时间短,昼夜反刍的次数、每个食团的在咀嚼次数减少,严重者反刍停止。

20、呕吐是一种病理性反射活动。

猪多发,其次为牛马及少见21 舌苔是舌表面上附着的一层灰白.灰黄.灰绿色上皮细胞沉淀物.舌苔灰白见于热性病初期和感冒,灰黄见于胃肠炎等22、便秘排粪吃力.次数减少.粪便干固.色深,见于热性病.慢性胃肠卡他.肠阻塞.牛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瓣胃阻塞。

23下痢排粪频繁,粪便呈粥状或水样,见于肠炎.牛副结核.猪大肠杆菌病.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及某些肠道寄生虫病等。

24排便失禁不由自主的排出粪便,见于荐部脊髓损伤或脑病.急性胃肠炎。

26、直肠检查是手伸入直肠内隔着肠壁对腹腔及骨盆腔器官,进行触诊的一种方法,简称直检。

27. 呼吸性呼吸困难呼吸时间延长,辅助呼气肌参与活动,多呈二段呼出,可见沿肋弓形成凹陷的喘线及肛门运动等.见于慢性肺气肿及胸膜肺炎等。

28. 湿咳呼吸道内积有多量稀薄的渗出物时呈湿而长、声音盾浊的咳嗽。

见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

29. 咳嗽是动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性动作,借以将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排除体外。

咳嗽也是一种病理表现,当呼吸道有炎症时,炎性渗出物或外来的刺激,引起咳嗽。

30. 心杂音是伴随心脏活动而产生的正常心音以外的附加音响。

以形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心内性杂音和心外性杂音31.心包摩擦音:是心包壁层与脏层,由于炎症和渗出的纤素附着,使之变粗,随心脏搏动,两层膜面摩擦而出现杂音。

可见于牛创伤性心包炎。

32. 尿失禁与尿淋漓无排尿姿势与动作,而尿液自行流出,称尿失禁,见于脊髓挫伤、膀胱括约肌麻痹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排尿困难,尿呈点滴状流出,称尿淋漓,见于尿路不完全阻塞、膀胱括约肌麻痹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3. 精神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3种。

34. 昏迷对外界刺激全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消失,卧地不起,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节律不齐。

见于严重的疾病、中毒、生产瘫痪、肝肾机能衰竭等。

35. 痉挛是只横纹肌不随意的收缩。

2、皮下浮肿及皮下气肿的区别皮下水肿水肿部位的特征是皮肤表面光滑,紧张而有冷感,弹性减退,指压留痕,呈捏粉样,无痛感,肿胀界限多不明显。

从临床角度,要多考虑营养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肾性水肿等。

皮下气肿肿胀界限不明显,触压时柔软而容易变形,并可感觉到由于气泡破裂和移动所产生的捻发音。

窜入性气肿。

体表皮肤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腋窝,肘后及肩胛附近等),发生创伤时,由于动物运动,创口一张一合,空气被吸入皮下,然后扩散到周围组织,肺间质性气肿时,空气沿气管,食道周围组织窜入皮下组织内,引起颈侧皮下气肿。

腐败性气肿。

由于厌气性细菌感染,局部组织腐败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所致。

3、解释咳嗽的声音特点及临床意义(1)性质一般分为干咳和湿咳。

干咳。

咳嗽声音清脆,干而短,典型干咳见于喉,气管内存在异物和胸膜炎。

急性喉炎初期、慢性支气管炎等湿咳。

咳嗽声音钝浊,湿而长,见于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坏疽等病的中期。

(2)频度。

一般分为稀咳、连咳和痉咳。

稀咳,为单发性咳嗽,每次仅出现一两声咳嗽,常反复发作而带有周期性,见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丝。

连咳:即连续咳嗽,咳嗽频繁,严重时呈痉挛性咳嗽,见于急性喉炎,传染性上呼吸道卡他、弥漫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痉咳。

即痉挛性咳嗽或发作性咳嗽,咳嗽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咳嗽剧烈而痛苦,具连续发作.见于呼吸道异物,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坏疽等。

(3)强度一般分为强咳和弱咳。

强咳。

当肺组织弹性正常,而喉,气管患病时,则咳嗽强大有力,见于喉炎,气管炎。

弱咳。

咳嗽弱而无力,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气肿,胸膜炎等。

4、口腔检查内容有哪些?常见何种病变?见于何种疾病?口腔检查项目主要有流涎,气味,口唇,粘膜的温度,湿度,颜色和完整性(有无损伤和发疹),舌及牙齿的变化。

一般用视诊,触诊,嗅诊等方法进行。

流涎大量流涎,可见于各种类型口炎,包括伴发口炎的传染病,如口蹄疫,患口蹄疫时,吞咽或咽下障碍(如咽炎或食管阻塞),中毒(如猪的食盐中毒和鸡的有机磷中毒)及营养障碍(如犬的烟酰胺缺乏,坏血病)。

口腔气味甘臭味,常见于口炎,肠炎和肠阻塞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