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童话里爱上小学———幼小衔接的童话教育技巧

在童话里爱上小学———幼小衔接的童话教育技巧

在童话里爱上小学
———幼小衔接的童话教育技巧
儿童不会区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在成人看来无生命的事物,在儿童眼里却是活的、有意识的。

——皮亚杰幼小衔接在小学教育中是相当重要的,它是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一个最为关键的过渡期。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学校的一切新事物都是陌生的,校园变大了,以前的教室变大了,教室里的同学也变多了,老师也跟以前的不一样了,还得每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反复思量,如何让这些娃娃们尽快进入小学生的角色。

几年前,我正好担任了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努力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角”,班级的“主人”,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自创了一套童话教育方法,做了一些尝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用童话元素装扮班级。

我用童话元素来装扮我的班级。

教室的窗户上,请来了米菲,它正满脸微笑,迎接着新同学好奇的目光;黑板上,我画上了大家熟悉的巧虎,它可是最爱学习的小老虎;教室一角的书柜门上,我贴了喜羊羊和美羊羊的贴纸,欢迎小朋友去跟它们一起阅读,书柜里,放满了学校统一定制的童话书籍,还有一部分绘本,是我从自己家里带过来的,;后墙的宽大的黑板报上,我设计了一张龟兔赛跑的评比表,激励孩子们努力前进......明快的色彩,拟人化的小动物,天真可爱的卡通人物,趣味横生的童话场景,从心理上拉近了教室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二、以童话游戏浇灌友谊。

环境的陌生往往让孩子感觉到孤独和无助;孩子缺乏玩伴或者好朋友,很容易对新环境产生一种胆怯之感。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也想了一个办法:在教室的黑板报中,我设计了一个“友情花园”的版块,做了45朵花,每个孩子的照片就是花蕊,我再分发给孩子们几张花瓣形状的卡片。

课后,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去找新同学交流:“你好!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如果愿意,能把你的名字签在我的花瓣上吗?”这样一来,短短几天的时间,很多孩子的“花朵”都开放了。

在游戏趣味性及童心的驱动下,孩子会主动与新同学接触,进而互相交流,成为朋友,获得友谊。

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又找到了新朋友,怎能不快乐呢?
三、借童话表演拉近师生距离。

我有一个神秘的帮手——小黄鸭手偶。

跟孩子们在第一课见面时,我就带着小黄鸭进了教室。

小黄鸭很厉害,它的肚子里有说不完的故事。

每一节语文课,小黄鸭都会在童话故事里,带孩子们遨游拼音王国,驰骋汉字世界,孩子们别提有多喜欢了!当有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小黄鸭会苦口婆心地教他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没过多久,小黄鸭成了班级孩子最好的朋友。

如今,长大了,还有孩子在打听小黄鸭呢。

在整个童话表演中,孩子处在“看台”的位置,这让他们感到轻松、自在,更容易进入童话表演情境并与手偶进行互动。

四、编童话故事学习常规。

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准备接收“规则很重要”的信息,我会把班级常规变成童话故事来引导。

比如《桌子和椅子的对话》,《抽屉里的争吵》,《文具盒里的哭
泣》......都是我自己编的童话故事,利用童话来引导孩子爱惜公物,抽屉要整洁,珍惜每一样文具用品等等。

利用童话故事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远比的简单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五、用童话情节来照亮课堂。

用充满童话色彩的方式进行教学,营造童话课堂,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故事是孩子们最愿意听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

如讲“练一练1”三题,“小动物分别住几楼?写在括号里”这题,老师就编了这样一个故事:21世纪,小动物们生活条件可好了。

有一天,建筑专家大象为它们建造了一所漂亮的楼房,小动物们纷纷搬进了新家(贴出放大的楼房图),它们可高兴了,打开楼窗,探出脑袋,兴奋地说;“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我住几楼吗?请到我家来做客。

”这时老师在每层楼房边贴上信袋说:“谁愿意接受小动物们的邀请呀?”“好,老师每人发一张拼音卡片,读一读,看一看你的拼音是哪只小动物,就可以放在它的信袋里,这样你就不会找错门了。

”看,学生拿着拼音卡片自己拼读,同桌互读,有的还前后桌找伙伴,接着举着卡片跳着、蹦着投到小动物的信箱里。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童话般的小学来,用童话来点亮教学,让他们享受到童话的乐趣,最终实现能主动地来上学,课堂上积极地思考,自主地学习,使他们尽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