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中国青年受众情况浅析中国动漫
从中国青年受众情况浅析中国动漫
“动画片的风格是题材、立意、美术、表演、音乐这些综合起来构成的总体艺术特色,反映艺术家的思想,审美以及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特性。”中国如果不做真正属于自己的动漫,中国动漫产业不会走太远。
3.4
X\Y
是
否
是
55(83.33%)
11(16.67%)
否
0(0.00%)
5(100.00%)
X指支持中国动漫,Y指看好中国动漫
对于重复题材,创新新差,中国估计还是需要的一段时间,兴起的投资家,看重了之前几年中国内地的动漫爱好者的积累量,但是又有几个投资家研究过中国动漫爱好者想要看什么。现在在网站上搜中国动漫,也大多是仿日风,即使是作为日漫迷表示不能接受,日本民众对此也不接受。日本观众希望看到中国自己的动画。中国动画还是要多些中国元素,纯日本画风,虽然画质上去了,内容却空洞,其实中国的文化很深厚,题材很充足,日本和中国的国情不同,一味的模仿日本,显然是不可取的。
3.2
如下是男生喜欢动漫的原因
选项
小计
比例
休闲娱乐
9
52.94%
喜欢里面的一些经典语录
6
35.29%
喜欢里面美型的人物
3
17.65%
画面美观
7
41.18%
喜欢主题曲
3
17.65%
其他
2
11.7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7
如下是女生喜欢动漫的原因
选项
小计
比例
休闲娱乐
21
60%
喜欢里面的一些经典语录
10
28.57%
《文化经济学》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从中国青年受众情况来浅析中国动漫
学生姓名
二级学院
系 别
专业班级
学号
成 绩
2016年6月
从中国青年受众情况来浅析中国动漫
摘要:动漫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糅合美术,电视,电影,文学,音乐,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动漫使得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呈现多元化、娱乐化、即时化的特点。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从精英性转向世俗性,感性化,多元化,生活化。中国受众主要受日漫影响的是90以后,本文通过对90以后的人们对中国动漫的看法进行分析。
[4] 黎旋.从日本动漫作品的传播看受众社会心理影响的成因.戏剧之家[J].2015(07).P124
[5] 丁有有.当代日本动漫的意识形态输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5
[6] 动漫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与应对策略[D].江西农业大学.2015.6
附件:
关于动漫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
从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支持和看好中国动漫的,在看好中国动漫中支持的占到83.33%,即使是不看好中国动漫的,也存在支持中国动漫。说明目前大多数人对中国动漫是存在信心的。
可能与2015年上线的《大圣归来》有关,该片刷新了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2》创造的票房纪录,创造了9.6亿元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神话。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给了创作者用诚意制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动画市场的高度,增加了消费者观看的期待,以及院线,投资者的信心。这也使得2015年成为中国动漫的拐点之年。这一次也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
12岁以下
13岁-19岁
20岁-26岁
26岁-32岁
33岁以上
3.您是否看过动漫(选择否的请终止填写问卷,感谢配合)
是否
4.您观看的第一部动漫是在什么时候
12岁以下
13岁-19岁
20岁-26岁
26岁-32岁
33岁以上
5.您观看的第一部动漫是由哪个国家制作的
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法国其他
6.您是否喜欢动漫
是否
8(29.63%)
14(51.85%)
5(18.52%)
0(0.00%)
美国
1(50.00%)
2(100.00%)
0(0.00%)
0(0.00%)
其他
6(30.00%)
17(85.00%)
5(25.00%)
0(0.00%)
日本
7(31.82%)
14(63.64%)
2(9.09%)
1(4.55%)
如上表,我们发现在中国流通的主要是中国,美国,日本3国生产的动漫,无论第一部观看的是不是日漫,喜欢上动漫的大多数都是在观看日漫后。在中国本土播放最多的应该是中漫,但是人流却被日漫吸引。
关键词:动漫;中国动漫产业;网络动漫
1
我国在2015年之前创造的动漫作品,大多被本国青少年所诟病,对于中国的动画基本都是负面评价,比如低龄化,山寨,原创性差,缺乏新颖等。但是2015年似乎是中国的动漫元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拐点。中国青年受众对中国的动漫又有些信心了。之前也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创造票房的中国动画,但是对于稍大一点的儿童来说都稍显幼稚,对于看过日漫的本国青年人群来说,更是幼稚的不得了。
中国有自己浓厚的历史,不挖掘自己的,却去模仿日美风,显然是下下策。融入本民族风格,而不是一味模仿日美风格。深挖东方文化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模仿日美风,与创作者和企业家对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不自信有关,他们认为制作本民族的会没有受众。然而恰恰相反,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万氏兄弟,王树忱,马克宣等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动画人,走出了“中国动画学派”,创作的作品形式借鉴京剧,水墨画,剪纸,皮影等民族艺术,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瑰宝或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展现了东方神韵与中国风格。不是中国的文化不好,而是没有被人好好挖掘出来。
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在12岁以下看过日漫的占42.84%,12岁以下看过中漫的占45.28%,从这个数据上我们可以发现,那时日漫和中漫对受众的接触面积相差不大。后来中国却失去了受众。
我记得当时看的有《犬夜叉》(2000),《龙珠》(1986),《中华小当家》,《数码宝贝》,《百变小樱》之类的,大多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出产的,然后21世纪初引进中国电视,引进日本的动漫大多制作精良,画面美观,内容丰富。而中国还处在建设期,中国的动漫根本没有发展起来。之后中国有约10年的时间没有在电视上引进日本动漫,本国动漫制作者也只是在做圈钱运动和形式主义。使得中国的动漫和中国的足球一样,让人诟病。
参考文献:
[1]龚晓怡.打破次元壁:中国动漫的原力觉醒.数字艺术[J].2016,(03).P82-84
[2] 宋磊.中国网络动漫的现象、问题及机理.美术观察[J].2015.(08).P14-16
[3] 赵贵胜.中国动画:价值观危机与风格缺失的反思.文化周刊.团结报[N].
2016.5(05)P1-3
7.您观看哪国制造的动漫后,喜欢上动漫
中国日本美国英国韩国法国其他
8.您喜欢哪国制造的动漫(多选)
中国日本美国英国韩国法国其他
9.您喜欢什么类型的动漫(多选)
热血恋爱美少女运动校园搞笑幻想冒险悬疑其他
11.您喜欢动漫的原因(多选)
休闲娱乐喜欢里面的一些经典语录
喜欢里面美型的人物画面美观喜欢主题曲
12.您是否喜欢中国制造动漫
17
77.27%
其他
5
22.7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2
如下图为女生认为中国动漫的不足
选项
小计
比例
画面粗糙
17
34.69%
配音太奇怪
13
26.53%
情节空洞,单一
27
55.1%
人物刻画的不够丰富
29
59.18%
内容偏低龄化
26
53.06%
主题曲
3
6.12%
重复题材,创新性差
28
57.14%
其他
7
14.2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49
从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动漫有许多的不足,比如情节空洞单一,人物刻画不丰富,内容偏低龄化,重复题材,创新新差等,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大多数都认为中国的动漫情节空洞,人物刻画不丰富,内容偏低龄化,重复题材,创新性差。
对于内容偏低龄化来说,主要是上面对动漫定位低龄化,90之前的人大多对动漫有偏见,认为只是小孩子看的。经过2015年,这有所改善。一部《大圣归来》让许多人找回了易一方面运营网易漫画和”二次元”社交平台Gacha,另一方面也在把旗下《梦幻西游》等游戏IP改编成动画和影视剧,华谊兄弟公布了全球性动画项目《摇滚藏獒》和《刀锋剑客》,印纪传媒今年3月与和它有密切合作的美国DMG宣布千万美元注资美国漫画公司勇士娱乐,顺荣三七,此前获得奥飞动漫和芒果传媒2亿元投资,也将会在动漫影视游戏等方面深度合作,从地产业转型介入文化,金融和健康的苏宁环球,以2.54亿元收购了韩国上市动漫公司RedRover的20%股权,并出资6700万元与RedRover成立合贤公司上海红漫科技。”[1]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的投资者看好中国动漫市场,虽然不免有炒作,跟风的嫌疑,但是毕竟有人愿意进入这个领域,中国前几年制造的低龄动画片太多,真正起育儿的作用的动画也不多。这年以后有望逐渐洗白中国动画的污名。
2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了16个题目,发放76份,回收75份有效问卷。男生24人,女生51人。主要集中在20-26岁,占77.33%,13-19岁的占14.67%,12岁以下的占2.67%。在接受调查的人中,绝大多数看过动漫的占94.67%。存在认为没看过动漫的可能是对动漫的定义不清楚,为此,本人搜查了关于动漫的定义,如下:
喜欢里面美型的人物
27
77.14%
画面美观
25
71.43%
喜欢主题曲
9
25.71%
其他
10பைடு நூலகம்
28.57%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喜欢动漫的原因有许多,比如休闲娱乐,里面的经典语录,美型人物,画面美观等。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大多数都把动漫做为休闲娱乐,都喜欢美观的画面。但是男女生也存在差异,除上述两个原因外,男生更偏重于动漫的经典语录,而女生更注意动漫中的美型人物,似乎也印证了女性是视觉动物。为什么无论男女生都喜欢美观的画面?我们接着看下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