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空送电线路检修规程(定稿)

架空送电线路检修规程(定稿)

4、
5、公司属各县级供电公司从事输电线路专业的各级领导、各级技术人员及运行、检修人员等。
6、
十、本规程各项条文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公司总工程师。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本规程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十五、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章
因线路中心与杆中心的距离有限,在实际中经纬仪支在线路中心上,很难看到杆中心位置,另外近距离测量,相对误差较大,所以定铁塔中心桩之前,应在线路中心延内角平分线在较远距离处定一横担方向桩,再将经纬仪支在该方向桩上看线路中心桩,根据S定出杆中心桩。
图3
注:S是杆塔中心距离线路中心的位移值。
S的计算方法如下:
5.1.3杆坑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误差不得超过-50mm,+100 mm。砼杆坑深如果无设计要求时,可按砼杆全高的1/10+700mm计算坑深。
5.1.4挖掘基坑时,坑壁应垂直,坑底应平整。杆坑底规格应为底盘宽加200~300mm的裕度,以便调整底盘。一般铁塔基坑开挖时,按照最下层基础面宽加200~300mm的裕度以便支模。一般情况下,若无设计同意,不得使用土模。特殊铁塔(高低腿铁塔、全方位不等高铁塔等)的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
1由于杆塔横担有一定的宽度,造成线路中心与杆塔中心不吻合,产生位移S1。如图4。
2
图4
设横担宽为D,
S1=D·tan(θ/2)/2
3当转角杆塔为不等长横担时,其中心与线路中心产生位移S2。如图5。
4
图5
设长横担长度为a,短横担长度为b,
S2=(a+b)/2
5定位不等长横担转角杆时,需要考虑横担宽度和不等长横担共同造成的位移S。
序号
项目
周期
备注
1
更换绝缘子
根据巡视和测试结果进行
2
紧固杆塔各部分螺丝
5年
投运第一年计
3
更换或补装杆塔构件
根据巡视结果进行
4
砼杆内排水、修补
根据巡视结果进行
5
杆塔铁构件防腐
3~5年
根据铁构件锈蚀情况进行
6
杆塔倾斜扶正
根据巡视测量结果进行
7
金属基础、拉线棒防腐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
8
调整拉线、更换拉线及金具
3.4检修术语
3.4.1维修:又称日常维修,一般为检修工作量不大、工期短、用料少、费用低的检修。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线路及附属设备安全运行到下一个大修周期。
3.4.2大修:又称计划检修,也是预防性检修,对现有运行线路进行全面综合检修和维护,使线路及附属设备保持原有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检修工作。
⑸直线铁塔(四脚塔)定位:
铁塔中心就是四个塔脚的中心。
四个塔脚为正方形时:设基础根开为a,坑边长为d。在中心桩架经纬仪,顺线路方向调零,再向左或右转45°,延该方向距离中心桩S处定辅助桩,S>0.708(a+d+支模尺寸+边坡尺寸)。再继续转动经纬仪,在每90°方向距中心桩S处定辅助桩。依据4个辅助桩和中心桩,可计算出中心桩与坑角的距离,定出基础坑位。见图6。
对于一基Π型转角杆更换为转角塔的施工定位,必须按四塔脚为正方形的直线铁塔定位方法进行。
转角塔位移距离S的数值,应根据设计杆塔塔型计算确定,计算方法同Π型转角杆位移的计算方法。
⑺钢管塔的定位:
直线钢管塔的定位方法同直线单杆的定位方法。
转角钢管塔的定位:按Π型转角杆的定位方法定出横担方向桩。需要位移时,同上位移方法进行位移。在塔中心桩横担方向两侧各定一辅助桩,在垂直横担方向两侧各定一辅助桩。为便于定位、失补和校验数据,四个辅助桩和中心桩的距离应一致。根据塔中心桩(若基础为方形,根据中心桩和四个辅助桩)可定出坑位。基础施工时,可根据四个辅助桩定出钢管塔基础定位盘缺口标记位置。
图1
3直线双杆定位:
4
在中心桩左右垂直线路方向1/2根开处即坑位中心。坑位外侧应钉辅助桩以便下底盘时找正用,为了立杆时拔正杆位,应各多钉一个辅助桩,各侧辅助桩离坑位中心的距离应大于基坑边长的1/2较多,以免基坑开挖时破坏辅助桩。如图2。
图2
5Π型转角杆的定位:
6
设线路转角度为θ。经纬仪在线路中心桩后视调零,然后向转角内侧转动(180°-θ)/2,即该杆内角平分线。在该内角平分线上量出S距离即为杆位中心桩,然后可按直线双杆定位方法进行分坑定位。如图3。
图6
四个塔脚为长方形时:设顺线路方向根开为a,垂直线路方向根开为b。应于中心桩顺线路方向、垂直线路方向延(a+b)/2距离前后各定二个控制桩。依据4个控制桩和中心桩,可计算出控制桩与坑角的距离,定出基础坑位。见图7。
图7
⑹转角塔(四脚塔)的定位:
根据转角塔的线路中心桩,应用Π型转角杆的定位方法定出铁塔中心桩。以铁塔中心桩为中心桩,应用直线铁塔定位方法,可定出转角塔坑位。
五、
六、下列人员应了解本规程。
七、
1、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公司总工程师、公司生产副总工程师;
2、
3、生产技术部主任、副主任;安全监察部主任、副主任;从事输电专业的工程师及相关专责、技术人员等。
4、
八、下列人员应熟悉和执行本规程:
九、
1、输电公司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及技术人员等;
2、
3、输电公司运行、检修、带电、测试作业人员等;
根据巡视和测试结果进行
16
处理不合格交叉跨越
根据巡视测量结果进行
17
间隔棒检修、更换
根据巡视结果进行
18
防震装置、防舞动装置维修
根据巡视结果进行
19
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维修
根据巡视和检查结果进行
20
线路通道内树木砍伐修剪
≤1年
结合巡视结果进行
21
防汛设施修补
1年
结合巡视结果进行
22
修补防鸟害设施、鸟巢拆除
3.5检修工作除了依据本规程和上级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外,对于大型的、复杂的检修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场条件制订具体、详细的检修措施,包括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3.6线路维护、检修的主要项目和周期按表1进行。没有明确检修周期的项目应根据设备状况、带电测试及在线监测数据等具体因素来确定。
表1线路维护、检修的主要项目及周期
前言
一、为了规范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输电线路”或“线路”)的检修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二、
三、
四、本规程根据国网公司颁发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导则》等有关标准(包括规程和规范,下同)及上级发布的生产技术文件(包括导则、管理制度等,下同)内容,结合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1-1
1-2
1-3
1-4
1-5
1-6
第一章总则
1范围
2
1.1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管辖范围内的35kV~220kV输电线路的维修、大修以及技术改造工程。
1.2对于新建或改扩建的35kV~220kV的架空输电线路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应遵照有关的设计执行,如无设计规定时,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6
3.1在输电线路上进行检修和安装等作业,应遵照本规程及相关规定执行。
3.2检修工作必须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充分掌握线路运行状态,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逐步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
3.3检修中应积极采用新科技和新工艺,开展技术革新,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时间,加强带电作业,提高线路可用率。
5.1.5杆坑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图纸的施工基面为基准,拉线基坑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为基准。
5.1.6在基坑深度误差超过+100毫米以上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a)铁塔基坑超深部分应以铺石灌浆处理;
b)
c)水泥杆基坑超深部分以填土夯实处理;
d)
e)凡不能做填土夯实处理的基坑超深部分,如水坑、流沙坑、淤泥坑及石坑等均应以铺石灌浆处理。
a)为防止中心桩发生位移,施工时应对所有设计桩位进行复测,对定线定位的测量应在第二个中心桩做测定基点,且以中心桩上的小钉为基点中心;
b)以杆位中心桩为准进行分坑测量时,应设立坑位方向桩和做为基础找正用的辅助桩,还应在垂直线路方向设立辅助桩,做为校正杆塔起吊后是否迈步、偏移的基准。
1直线单杆定位:
2
在线路中心桩前后顺线路方向各钉辅助桩一个,在线路中心桩左右及垂直线路方向各钉辅助桩一个,四个辅助桩在十字交点就是下底盘的中心坑位,即中心桩处。如图1。
4.3复测设计线路中心桩位和施工测量中补钉的杆位中心桩及操平找正所必须定立的辅助桩,应准确可靠并妥善保护。
4.4
4.5线路转角复测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应≤1′30″。
4.6
第三章基础工程
5.1基坑的开挖
5.1.1基坑开挖前应进行地质钻探,确定下方无暗洞、墓穴等。
5.1.2土石方开挖时应尽量减少破坏需要开挖以外的地面,并注意保护自然植被。
3.4.3技术改造:为了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性能,提高线路的供电能力和改善系统运行条件而进行的更换、拆除、增减等工作。
3.4.4事故抢修:是非计划性的、突发的维修工作。由于自然灾害或外力破坏等原因造成线路出现被迫停运或危及安全运行的状况。为了尽快恢复线路安全运行,尽快进行抢险性修复,抢修质量应尽量符合线路运行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