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预应力锚杆和土钉墙支护工法

边坡预应力锚杆和土钉墙支护工法

边坡预应力锚杆和土钉墙支护工法
一.工法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的改善,在繁华大城市中,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成了城市繁华的象征。

那麽伴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其地下结构也加深,从而深基坑边坡稳定问题,成了一种新课题摆在我们建设者面前。

我们通过近几年工程实践,在基坑边坡采用预应力锚杆和土钉墙支护技术方面,形成了一种工艺,并添加了一些施工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由此而编制成施工工法。

该工法的核心要求,可以归结为三方面:
(1)、支护结构必须与挖土同步,分层施工到位。

(2)、预应力锚杆二次加压注浆,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使锚固端水泥浆充分和土壤结合凝固在一起。

锚杆相互之间连成整体,且预应力锁定值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3)、土钉杆件长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且外露端部与加强筋、墙面钢筋网片连成整体。

(4)、边坡内有常流水,不可截流,应采取措施进行导流,且防止水土流失。

二.具体施工工艺
1、预应力锚杆施工
工艺流程如下:
(1)锚杆制作:按照设计长度,对钢绞线进行截取,其中要包括用于设备施加预应力的有效长度,一般取1米;锚杆非锚固段套软塑料管,两端用铅丝绑扎,并用胶带缠绕密封;锚杆应每隔1.5米安装保护层套圈,防止锚杆紧贴孔壁,降低有效拉力。

锚杆附加两根注浆管,分别用于两次注浆之用,作为第二次注浆的塑料管,在锚固端头3米范围内,不规则钻孔,并用单层胶带进行包扎封堵,用于二次压力灌浆使用。

锚杆自由段图锚杆锚固段图
(2) 钻孔完毕后,应立即将钢绞线和二根注浆管插入孔内,注浆管距孔底约150mm,为使钢绞线居孔中心,每隔2m绑扎一只支架。

(3) 严格按设计水灰比配制水泥浆,充分搅拌。

注浆材料为0.5水灰比的纯水泥浆,视工期情况可加入早强剂。

(4) 注浆采用2根1吋塑料管作导管,其中1根二次压浆用。

采用二次注浆工艺,第一次常压灌注,第二次压力注浆。

第一次常压灌注时,开动注浆泵,将搅拌好的水泥浆注入钻孔底部,自孔底向外灌注,2小时后二次补浆。

(5) 锚固体强度达到15MPa(约10天)后,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上紧锚头。

锚杆张拉工序图
2.土钉墙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
1)土方开挖:边坡采用反铲挖土机挖土,预留5-10cm人工修坡,开挖深度在土钉孔位下50cm,预留成孔工作作业面保证8米以上,土钉施工按常规2天一层,上层作业面的土钉及锚喷砼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

2)边坡清理:工程采用人工清理,此工序必须挂线定位,严格控制好坡度。

3)土钉成孔:土钉采用人工洛阳铲进行成孔,成孔的过程中要求尽量避开地下障碍物,保证土钉的角度、孔径和深度。

4)土钉主筋制作及安放:
主筋按设计长度下料,外端弯钩与加强筋水平焊牢并加焊背钩,确保端部的主筋抗拉强度,主筋每隔2m焊对中支架,防止主筋偏离土钉中心;注浆时注浆管插入孔内离孔底0.5m 左右。

遇土钉钢筋下放困难时,应查清原因处理后再下放。

5)造浆及注浆:
采用搅拌机造浆,质检人员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为W/C=0.5;注浆采用注浆泵,注浆时孔口用水泥袋封闭,将注浆管缓慢均匀拔出,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排出。

遇有漏浆严重的钻孔,应及时补浆。

6)挂网:
钢筋网片与喷射砼表面间隙1.5-2cm作为保护层,搭接时上下左右一根对一根搭接绑扎,搭接长度应大于35d不小于30cm,并不少于两点点焊(绑扎)。

钢筋网片与土钉外端的弯勾焊接成一个整体。

7)喷射砼:
喷射砼厚度为100mm,喷射顺序可根据地层情况“先锚后喷”或“先喷后锚”(遇砂层时),喷射作业时,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气压0.2-0.5Mpa,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 Mpa,喷射距离控制在1.0-2.0m。

三. 特殊处理措施
1、残留滞水的处理
依据勘察报告显示-9.0m左右有一层上层滞水存在,如该滞水层含少量残留滞水,可采用在基坑四周边坡的隔水层顶部,插入引流管将隔水层所托之少量残留滞水排出;如该层滞水含水量大,除采用插入引流管排水外,还需在槽底挖沟明排,并在坑底四角挖1.0~1.5m深集水坑,用泵将水排出坑外;或者在边坡滞水层下方1米处安装ф150PVC管收集引流管导出的水,PVC管安装时需设置一定的坡度,并在底部段头设置集水坑,收集积水。

2、冬季施工处理
若工程在冬季施工,如支护工程施工至该段一定要作好防冻保温工作,防止水的冻胀对边坡的影响。

具体做法是:挖开后立即进行修坡、边网,覆盖草莲后进行锚杆成孔施工及插入引流管施工。

且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上冻,如有上冻马上更换并增加覆盖厚度。

水泥浆和砼施工,应做好防冻保温措施,添加防冻剂,提高砼等的抗冻性能。

喷射砼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并且根据挖土进度,及时进行喷射工序,做好保温监测措施。

3、地面防渗截流处理
在基坑5m范围内不宜设置用水点。

在基坑四周边沿3m范围内做好地面排水工作,防止雨、雪水和人工用水的入渗引起边坡坍塌。

在基坑四周边沿1.2m范围内砌一道宽20cm,高30cm挡水墙。

4、险情紧急处理
为确保基坑土体的稳定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一旦现场发生险情,现场应及时进行还土回填,以控制土体继续变形;也可采用内斜支撑临时支护。

然后采用采用超前支护工艺,即进行土钉墙逆作业法,先喷混凝土面板,形成稳定面层,而后进行加密土钉孔施工并施加预应
力。

同时混凝土面板中填加速凝剂,使其短时间内迅速凝固成墙。

待24小时后在进行小深度的土方开挖。

5、基坑监测处理
工程拟在基槽边缘,按照10~15m不等间距布设位移观测点,以便对其基坑变形进行观测。

基坑开挖阶段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如遇大雨或边坡出现异常情况,则应加密观测次数.基坑开挖完成后每3天观测一次,满28天后,每7天观测一次,直至回填完成.
监控资料按照图表格式进行整理,凡在当天监测到的数据,必须当天处理完毕。

并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在计算机上当天公布。

当天数据超过规范要求的或有一定异常的,有倾向性偏离,而且偏离值比较大的,并加上不安全的警示标记。

监测人员必须在当天向施工单位技术主管人员进行口头提醒,如有必要应向其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每周将本周的报表进行处理,做成成果表进行通报。

施工过程中,边坡变形预警值3cm,达到预警值时,启动工程应急方案。

四. 质量保证措施
1、预应力锚杆质量保证措施:
⑴进场的每批钢绞线和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并做复试。

⑵下锚索前应检查锚索并做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下完锚索时应注意锚索的外露部分是否满足张拉要求的长度。

⑶浆液搅拌必须严格按配比进行,不得随意改变。

水泥应不含杂质,不用过期或受潮水泥。

水泥浆体的28d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水灰比为0.5,水泥浆体试块每30根做两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

⑷注浆由孔底开始,边注边外拉浆管,并缓缓拔管,直至浆液溢出孔口后停止注浆。

注浆后过半小时再补浆一次,若渗浆严重,可补浆2-3次。

⑸水泥浆体强度达到15MPa时方可张拉。

张拉的技术要求按《土层锚杆的设计与施工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锚杆按工艺规范做验收试验。

锚杆的张拉要有固定的操作人员和记录人员, 严格按操作规程张拉。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现场技术负责人报告。

2、土钉墙支护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a.放土钉孔位、护坡桩桩位时有专人验线并做位置预检记录;
b.钢筋加工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工, 按批进行验收,合格品做标识.钢筋供应的长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 采取搭接焊;钢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c.成孔:施工完毕后,应经专人检查孔位的偏差及垂直偏差,符合要求后方进行下一个工序的施工;
d.灌浆:土钉应采用重力灌浆。

将灌浆胶管插到孔地,然后灌浆;同时根据土钉孔内浆液渗失情况进行适量补浆;桩成孔与锚杆灌注应进行压力灌注;
e.施工材料质量保证:
1)所有进场材料,必须具有材质单和试验报告。

2).按规定做相应组数试块,送交指定部门进行测试。

3).对进场钢材要抽样检测其抗拉强度。

五. 现场安全防护要点
1、开工前,协同甲方对周围建筑及地下构筑物进行详细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时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夜间施工现场做到有足够的照明度。

3、锚杆施工时,必须留置不小于10m的工作面。

4、人工刷坡和锚杆施工时,设专人观察土质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施工人员立即撤离。

5、喷射砼的输料管接头要牢固,并随时检查,防止脱节伤人。

6、做好边坡位移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六. 工艺效益
1、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施工用地紧张困难,为工程现场增大了施工作业面;
2、工艺简单,经济合理,对于软土边坡增加了安全可靠的稳定系数,确保基坑边坡稳定;
3、该工艺与挖土同步穿插进行,不占用绝对工期,有效缩短了基坑开挖的时间。

4、从社会信誉分析,目前,该工艺已经在我公司深基坑软土边坡施工项目中普遍使用,效果显著,维护了一方社会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