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软实力状况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生产大分工的推进,各国之间的差异不再仅仅体现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这一个不能整体反映一个国家真正经济实力,文化底蕴,政治力量的代码上。
国家的软实力如何,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准。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主要是指国家的经济实力,设施设备等。
软实力实则是指国家的文化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国家软实力具体所指的是指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和来自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凝聚力。
也包括中国的文化产品,比如说出版物、报纸电影、电视事业等这些东西的影响。
甚至是语言,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
一种美感,一种魅力,都应该是包括其中。
从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第10届亚残运会,2010年成功承办世界博览会到2011年的利比亚大撤侨,索马里海盗案,2012年的南海问题争端以及近日被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中菲黄岩岛对峙。
再到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再到世界各国人民兴起的汉语热,海外孔子学府的成立,成龙,姚明等中国巨星在国际宣传的中国形象等。
简而言之,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无不显示着中国的国家软实力正与日俱增。
虽然中国的成绩受世界各国人们所肯定,但是在中国发展中,在提升国家
软实力的进程中,中国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譬如(1)片面发展经济实力,忽视政治,文化的建设。
近10年的中国,经济水平渐渐与世界大国接轨,但是国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不相称,国民参与政治管理仍然受到限制,所谓的民主,自由都只是浅层次的。
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师资不足,设备不齐全,硬件设施明显落后等情况。
文化建设投入相较与国际水平(即文化教育建设的投入必须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3%以上)仍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2)片面追求近期效益,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为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以牺牲生态环境,国民健康换取短暂暴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各个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部分甚至为虎作伥,成为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的庇护伞。
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再到工业明胶毒胶囊,都无不体现着中国存在着目光短浅之嫌(3)中国文化软实力依旧不足。
像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它的文化产品出口甚至已经超过了它的工业,农业产品,它在利用经济冲击世界各国经济的同时也在采用文化渗透他国文化。
中国由于在文化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高,如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的暴留,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继承,对外来文化的筛选不够谨慎,导致许多国人有崇洋媚外的思维,特别是做为中国未来新生代的年轻人,长期的精神空虚致使他们沉迷于韩剧,美国电影中,使得中国电影一度失音。
致使中国的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继承。
对于官场腐败现象整治不力,人民民主自由程度不及他国,致使中国国民对自己国家不够自信反而把眼光放在国外。
还有
中国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不足,致使大量的人才外流,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移民热得以在中国肆虐的原因所在。
大量的人才外流导致中国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提升。
针对中国软实力存在的种种问题,我认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的软实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国民以之马首是瞻的官方,要提高自身的文化
高度。
这有利于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以及及
时作出极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决策。
2.熟悉市场,了解市场需要,准确定位西方以及
世界各国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需要方向,避免
错位或产品过剩,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3.加大人才培育投入,完善人才福利制度,以求
提高整体国民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在当代,
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所能给该国带来的经济
政治文化效益是远远超过加工能力的,一个拥
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在危难面前才能临危不惧,
在面对世界人民的考验方能应对自如,才能在
世界民族之林久经不衰,可持续的发展,壮大。
4.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民的价值取向
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只有加强民
族向心力,凝聚力,国家才能在危难关头拥有
强大的后盾力量支持。
正确引导国民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
主义价值体系是当前中国重要的着力点。
5.处理好一元主导和百花齐放的关系,既要继承
与发扬中国特色文化,又要在面对外来文化时
体现包容性以及兼容性。
有选择性地汲取外来
的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自
身之不足
6.处理好文化事业性与文化产业性的关系。
做好
文化发展的主流抉择,在文化产业化的同时突
出文化事业化,不单独追求文化的经济效益,
而是秉承弘扬中国文化,加强国家软实力的意
念将文化当成一份事业用心经营。
中国在加强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与困境,但是加强软实力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新生代的我们更加应该响应国家的要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与弘扬中国特色文化,宣传中国文化形象。
切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