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崛起之现实可能性和必然性
摘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迅速崛起,并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战略道路。
这就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一条“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2003年末,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相继在公众场合上发表关于“和平崛起”的讲话,这是中国政府新一代领导集体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
中国的崛起绝不会威胁任何人、牺牲任何人,而是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走与其他大国崛起不同的一条道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既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党十七大的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了“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与和平崛起战略一脉相承。
和平崛起的提出表明中国外交将随环境的变化而采取新的政策:中国政府准备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真正树立一个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消除国际社会防范中国的心理,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更加安定有利的周边及国际环境。
这不仅具有理论与政策上的意义,同时对我们外交政策的制定也具有导向性的作用。
“和平发展”其用意正是根据中国正在崛起这个现实,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走向的担心,提出一个能够准确地表达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意图的概念。
本文重点对和平崛起的内外条件进行了分析。
一、中国“和平崛起”之现实必然性
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至今还是一个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人民,要使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就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永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的价值观念。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和而不同”,意思是说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以此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邻,也有利于我们化解国际矛盾,构建和谐世界。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
(一)是国企改革难度加大,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这个新体制还很不完善,在制度层面还有缺陷,需要深化改革。
(二)是经济发展不均衡,居民收入差别悬殊。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幅大大滑坡,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如果不能采取措施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崛起。
此外,地区和社会差别也是和平崛起无法回避的问题。
(三)是政府职能不到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3~200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总体竞争力的排名从2002年的第33名跌落到2003年的第44名,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公共制度品质在恶化,特别是在司法独立和公共部门贪污腐化等类别上表现不佳。
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滞后,势必导致经济领域的一些重大改革难以展开,甚至产生局部逆转。
(四)是能源危机制约经济发展,环境恶化日益加重。
多年来,我们一直走的是“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能源储备总量并不能长期支撑这样的发展模式。
此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破坏将日益加重。
这不仅无法实现长期持续高增长,还将使中国人口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
(五)是国际挑战不容忽视。
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自身发展带来的挑战,二是安全领域对中国发展的挑战。
前者首先表现美国日益将中国视为其霸权地位的挑战者;其次表现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后者的挑战主要来自“台独”势力的挑衅。
它不仅使中国浪费了大量的本来可以用来发展国内经济的资源和财力,而且一旦恶化,还会打乱中国的战略部署,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六)中国政府将21世纪前20年视为国家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温家宝总理2003年访美时指出,中国的发展正遇到非常难得的机遇期,中国已经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从短期看,尽管中美关系还会有摩擦,台湾问题还是个严重的不稳定因素,但美国外交政策向多边主义调整,有利于中美在贸易、人民币升值、朝鲜半岛核危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合作。
从长期看,中美两国政府强调的这两个历史机遇期的交集,将在相对长的一个时间里成为中美关系和平发展的战略基础。
简单地讲,就是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1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2、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3、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4、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