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扁桃酸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扁桃酸


(四)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 随着三氯甲烷与苯甲醛二者摩尔比的增加,苦杏仁酸的产率先升高后降低。 当反应物的摩尔比为2:l时(即三氯甲烷加人10 mL),产率达到最高,之后 产率下降。三氯甲烷的用量多时,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相对减少,从而影 响产率。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8 g,控制反应的时间为 75 min,此时,合成苦杏仁酸的产率达到86.23%。 (五)以叔胺作催化剂 叔胺的作用可能是与由三氯甲基负离子分解产生的二氯卡宾结合,将其转 移至有机相与苯甲醛反应,卡宾可以诱导烯烃的不对称反应得到环丙烷衍 生物,该过程中用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也为叔胺,但它可与亲电性的二氯 卡宾结合,生成手性的相转移催化剂,气相色谱已确证了它的存在,过程 如下:
(三)以季铵盐(Βιβλιοθήκη _1)作催化剂第一步:在100ml三颈瓶中加入10ml新蒸馏的苯甲醛、18ml氯仿和 5%(相对于苯甲醛的摩尔分数)PTC试剂,装上冷凝管、 温度计和搅拌器。冷凝管上接滴液漏斗,滴液漏斗中盛 有19ml50%(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步:开动搅拌器,逐渐加热,当温度上升至55℃时,开始缓 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此时温度需要维持在60℃左右。 滴加完毕,再继续搅拌2h至反应液的pH约为7,停止搅拌。 第三步:反应混合物用170ml,水稀释,以乙醚萃取(2x20ml),并 醚层。水层用50%H2SO4酸化至pH为1~2,以乙醚萃取 (2×40mI。).合并醚层萃取液。所有乙醚萃取液以无水 Na2SO4干燥1h,水浴蒸除乙醚得粗产物,粗产物用甲苯重 结晶,产物为白色结晶。
(六)微波辐射下四丁基溴化铵坐催化剂 试剂同四丁基溴化铵 仪器:XH一100B型祥鹄电脑微波催化合成萃取仪
合成步骤:
(一)以醛类化合物为底物
第一步:苯甲醛 + 30%的NaHSO3水溶液 + 在冰水浴下反应四 个小时的乙醚 → 冰水浴下反应八个小时; 第二步:氰醇 + 1,4 二氧环己烷 + 37%的盐酸溶液→ 在温度为110℃下加热回流。 第三步:第二步所得扁桃酸,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做溶剂 (20ml)与甲醇反应。反应在甲苯中回流2小时,温度为 120℃。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旋蒸除去甲苯溶剂,然后 加入20ml 二氯甲烷, 用饱和的NaHCO3 溶液洗涤3次,然后 用去离子水洗涤3 次。无水Na2SO4 干燥过夜,柱层析,得白色 固体。
最优方案
在使用季铵盐作催化剂时,为 了使季铵盐阳离子既具有较好 的亲油性,又具有较好的亲 水性,季铵阳离子的四个烷基 的总碳原子数一般为15 ~ 25 为宜。同时,为了提高亲核试 剂的反应活性,季铵盐中的阴 离子与阳离子在有机溶剂中应 分开,即阳离子和阴离子间的 中心距离应尽可能大些。因此 TBAB 的催化效果最好。而PEG 作为PTC 试剂,其催化效果差 主要是其水溶性较大的缘故。
扁桃酸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也是临床上尿路杀菌剂,扁 桃酸乌洛托品、滴眼药羟苄唑以及托品类解痉剂、末梢血管扩 张剂环扁桃酸的重要合成中间体,也是许多抗生素药物的合成 中间体。所以,扁桃酸在医药合成中运用广泛,也是一个代表 性较强的药物反应实验。
制备扁桃酸的方法:
传统制备扁桃酸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 一是苯甲醛氰化法,是将苯甲醛在氰化钠和亚硫酸氢钠 的作用下得扁桃腈,再水解制得,产率50%-52%。此方 法由于涉及剧毒原料氰化物,对人体危害大,劳动保护 要求高,操作不方便且合成步骤多、反应时间长、产率 低等原因而已逐渐被淘汰; 二是苯乙酮法,该法先将苯乙酮氯化为二氯苯乙酮,再 经稀碱水解制得,产率76%”。此方法同样存在着合成 步骤多、操作不方便(二氯苯乙酮有较强的催泪作用和刺 激性)、反应时间长和设备腐蚀较为严重等问题; 三是相转移催化(PTC),即在季铵盐等相转移催化剂存在 下,由氯仿与浓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三氯甲基负离 子,并在有机相中生成活泼中间体二氯卡宾,再与苯甲 醛的羰基进行加成、重排、水解得扁桃酸,产率为78%。 PTC法的产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该法仍然存在着反应不 易控制、反应时间长等不足。
化,导致产率降低。
当催化剂用量增加时,产物的 收率增加。但当催化剂用量过 多时,不仅使生产成本升高, 而且当催化剂用量较多时后处 理较困难。因为某些季铵盐在 水洗去杂过程中,有机相显著 减少,水相乳化,甚至产生第 三相。造成催化剂和产物的损 失,因此减少催化剂的用量既 可减少反应过程中的损失,又 可简化产物的分离纯化操作, 提高产率。综上所述,催化剂 用量选0.003mol为宜。
用苯、甲苯作溶剂,反应时 间为2h,催化剂用量为5% 时,扁桃酸的比旋光度分别 为-3.3°、-1.6°。我们 延长反应时间至4h,溶剂为 苯,催化剂用量为5%,结 果发现此时产物的旋光度为 零。由此可知,延长反应时 间,将使产物的旋光纯度减 小。这可能是因为扁桃酸在 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了消旋 化。综合多篇文献,在没有 微波辐射下反应时间选5h为 佳。
实验课题: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
答辩人:王树梅
一.关于扁桃酸
扁桃酸又被称为α - 羟基苯乙酸(Mandelic acid),又称苦 杏仁酸。纯品为白色晶体,扁桃酸外消旋体的熔点为118℃一 120℃,R-扁桃酸熔点为132℃,比旋光度为[α ]20D=-154.5°, S一扁桃酸的熔点为132.8℃,比旋光度为[α ]20D=+154.5°, 其分子式如下:
二.相转移催化法
相转移催化剂能加速或者能使分别处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液- 液 两相体系或固- 液两相体系)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反应时,催化剂把一种 实际参加反应的实体(如负离子)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以便使它与底物 相遇而发生反应。目前常用相转移催化剂有:阴离子作反应物时,相转移 催化剂常常是季铵盐(四级铵盐)、季鏻盐、锍盐或砷盐;阳离子作反应物 时,相应的相转移催化剂往往是冠醚或穴醚等。 几种催化剂: (一)以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二)以0. 46g四乙基溴化铵作催化剂 (三)以季铵盐(A_1)作催化剂 (四)以0.8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 (五)以叔胺作催化剂与二氯卡宾结合 (六)微波辐射下四丁基溴化铵坐催化剂
(六)微波辐射下四丁基溴化铵坐催化剂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苯甲醛、氯仿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碱剂,四丁基 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扁桃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苯甲醛): n(氯仿):n(氢氧化钠):n(四丁基溴化铵)=1:1.89:6.38:0.05,微 波辐射功率为500 W,反应时间为15 min,反应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扁 桃酸的收率可达87.9%。该合成方法的反应速率比其他方法快,产物收率 提高了9.9个百分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小结
合成扁桃酸异构体的过程中,反应底物的结构可能对合成的过程 没有多大影响。而溶剂对该反应的反应体系则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没 有溶剂存在的条件下,手性催化剂不能诱导扁桃酸的不对称合成。在 有外加溶剂存在的条件下,手性催化剂能够诱导扁桃酸的不对称合成 。但是溶剂的改变、反应时间的改变以及催化剂用量的改变对催化效 果有很大的影响。当溶剂的极性过大时,溶剂化作用开始加强,产物 的旋光纯度就开始减小直至为零。 国内有关单位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基本方式为采用固定化的基 因工程酶,进行连续化的不对称合成,已完成了小试研究,产品的光 学纯度达到99%一100%,其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以四乙基溴化铵作催化剂
第一步:在250mL 三颈烧瓶上配置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和 温度计; 第二步:三颈瓶 + 5. 6mL 苯甲醛 + 10mL 氯仿 + 0. 46g 四乙 基溴化铵(催化剂) → 水浴加热并搅拌 → 升至 56℃时 → 滴加滴液漏斗中70mL的 30% 的氢氧化钠 溶液 → 滴加过程中保持温度在60 ~65℃(约20min ) → 滴加完毕 → 继续搅40min 第三步:用100mL 水稀释反应物并转入250mL 分液漏斗中,再 用乙醚萃取2 次(每次18mL)。将萃取后的水相用硫酸 酸化至pH =2 ~3,再次用乙醚萃取2 次(每次18mL)。 将4 次萃取后的醚层合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用水浴蒸 除乙醚即得扁桃酸粗品; 第四步:将粗产品置于转入50mL 的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甲苯进 行回流,沸腾后补充甲苯至晶体完全溶解,趁热过滤,母液 静置冷却后晶体析出,过滤即得产品;
合成原理:
所用试剂对比:
(一)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试剂:苯甲醛,NaHSO3,乙醚,氰醇,1,4-二氧环己烷,盐酸,甲苯, 甲醇,二氯甲烷,NaHCO3,无水Na2SO4 仪器:恒温水浴锅 (二)四乙基溴化铵作催化剂 试剂:苯甲醛,氯仿,NaOH,乙醚,硫酸,无水硫酸镁 仪器: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电子调温电热套,搅拌器,红外光谱仪
实验装置同上,试剂用了有所不同,待一二步反应结束后,在反 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倒入分液漏斗中除 去下层氯仿层。水层用乙酸乙酯洗涤两次,再用浓盐酸酸化至pH 约为1,然后用60 mL 乙酸乙酯分次提取,合并提取液,减压蒸去 乙酸乙酯,得微黄色固体产物,称重,计算粗产率。粗产物在二 氯乙烷中重结晶得白色结晶。
(三)以季铵盐(A_1)作催化剂 试剂:PTC试剂:工业级季铵盐A—1.其组成为((C8~10H17~21N+H13Cl-);苄 基三乙基氯化铵,自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二醇-600,聚乙 二醇-800,聚乙二醇-1000(其余试剂同二) 仪器:有机合成仪,集热式磁力搅拌加热器.熔点测定仪,PB783红外 光谱仪。
三.正交实验设计
不同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用量
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时间的影响
微波功率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四.结果与讨论
(一)以以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以醛类化合物为底物高产率合成扁桃酸酯类化合物,节约成本,符合绿色 化学的理念,以期用于工业化生产。但在此反应中使用到剧毒物质氰化物。 (二)以四乙基溴化铵作催化剂 季铵盐四乙基溴化铵是合成DL - 扁桃酸的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n(苯 甲醛):n(三氯甲烷):n(四乙基溴化铵) =1:2:0. 002,产品收率可达到72. 41%。但步骤多、反应时间长。 (三)以季铵盐(A_1)作催化剂 (1)通过对6种PTC试剂的比较实验,发现季铵盐A -1对扁桃酸合成具有最 好的催化效果,产物收率达92%。 (2)季铵盐A -1在合成反应中可循环使用,循环使用次数为6次左右时其催 化活性基本不变, (3)季铵盐A-1在两相分离过程中不乳化.不产生第三相,因而可方便产物 的分离纯化操作,百利于产率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