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B卷)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ɡuīcháo qīnɡliánɡéhuánɡnèn lǜ()()()húpàn mùchǎnɡyuèmínɡrén jìnɡ()()()二、辨字组词。
(8分)桑()鹭()骏()绩()嗓()路()俊()债()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6分)漆黑的()沉睡的()跳动的()安闲地()渐渐地()平稳地()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6分)一()浓阴一()装饰一()风光一()晚霞一()音符一()招呼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8分)近义词()近义词()独特阻挡反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近义词()欢快严肃反义词()反义词()六、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用下列词语造句。
(1)犹如……(2)不论……不论……2.扩句。
(1)学校开展活动。
(2)春天花盛开。
3.缩句。
(1)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2)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4.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荷兰不是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吗?(2)这难道不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5.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四年级的同学运走了学校墙角的那堆垃圾。
“把”字句:“被”字句:七、默写古诗并按要求填空。
1.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3分)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表现了(4分)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3分)八、判断正误,对的选“√”,错的选“×”。
(2分)1.“冠”在“冠军”和“鸡冠花”中的读音相同。
(√×)2.《乡下人家》一文脉络清晰,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写的。
(√×)3.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4.《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翁卷。
(√×)九、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3分)()田野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黄澄澄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静静地流过。
()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
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十、阅读题。
(一)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每根麦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短文描写了种植物,分别是、、、。
(3分)2.短文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分)3.短文把比作乐谱上的线条,把比作跳动的音符。
(2分)(二)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
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子里一片绿油油。
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
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
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
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
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
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了一支支粉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
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橘红色的果实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冲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我情不自禁地叹道:“好美啊,小园!”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分)2.根据课文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
(3分)(1)轻盈地跳起舞来。
()(2)情感激动,不能自制。
()3.短文是结构,按照顺序来写的。
(2分)4.从短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2分)(1)比喻句:(2)拟人句:5.短文中的“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用的是的修辞手法。
把它改为陈述句:(2分)6.按下列分类写出小园的植物。
(4分)蔬菜:野花:果树:经济作物:十一、习作。
(20分)可爱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不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可爱、美丽的景色,把它介绍给大家,也可以写家乡的变化。
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ɡuīcháo qīnɡliánɡéhuánɡnèn lǜ(归巢)(清凉)(鹅黄嫩绿)húpàn mùchǎnɡyuèmínɡrén jìnɡ(湖畔)(牧场)(月明人静)二、辨字组词。
桑(蚕桑)鹭(白鹭)骏(骏马)绩(成绩)嗓(嗓子)路(道路)俊(俊俏)债(债务)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漆黑的(夜晚)沉睡的(牲畜)跳动的(音符)安闲地(欣赏)渐渐地(消失)平稳地(行驶)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片)浓阴一(道)装饰一(派)风光一(抹)晚霞一(个)音符一(声)招呼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奇特)近义词(阻拦)独特阻挡反义词(普通)反义词(允许)近义词(欢乐)近义词(严厉)欢快严肃反义词(痛苦)反义词(和蔼)六、按要求写句子。
1.用下列词语造句。
(1)犹如……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
(2)不论……不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扩句。
(1)学校开展活动。
我们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2)春天花盛开。
风和日丽的春天,五颜六色的花竞相盛开。
3.缩句。
(1)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四周全是草原和花牛。
(2)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纺织娘寄住在瓜架上。
4.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荷兰不是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吗?荷兰是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的。
(2)这难道不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这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5.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四年级的同学运走了学校墙角的那堆垃圾。
“把”字句:四年级的同学把学校墙角的那堆垃圾运走了。
“被”字句:学校墙角的那堆垃圾被四年级的同学运走了。
七、默写古诗并按要求填空。
1.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这首诗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八、判断正误,对的选“√”,错的选“×”。
1.“冠”在“冠军”和“鸡冠花”中的读音相同。
(×)2.《乡下人家》一文脉络清晰,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写的。
(×)3.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4.《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翁卷。
(×)九、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5)田野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2)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4)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黄澄澄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1)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静静地流过。
(6)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3)小溪的一边是果园。
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十、阅读题。
(一)1.短文描写了四种植物,分别是油菜花、蚕豆花、萝卜花、麦子。
2.短文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3.短文把麦芒比作乐谱上的线条,把麦穗儿比作跳动的音符。
(二)我家的小园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
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子里一片绿油油。
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
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
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
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
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
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了一支支粉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
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橘红色的果实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冲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我情不自禁地叹道:“好美啊,小园!”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课文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
(1)轻盈地跳起舞来。
(翩翩起舞)(2)情感激动,不能自制。
(情不自禁)3.短文是总分总结构,按照四季顺序来写的。
4.从短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1)比喻句: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子里一片绿油油。
(2)拟人句: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
5.短文中的“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把它改为陈述句:这一切真惹人喜爱。
6.按下列分类写出小园的植物。
蔬菜:茄子、西红柿、黄瓜野花:喇叭花果树:石榴树经济作物:向日葵、玉米十一、习作。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