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专题复习(共56张PPT)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专题复习(共56张PPT)


核心点二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与日期判断
主干精讲 1.地方时与区时 (1)特殊地方时的确定——参照下列图示识记
①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②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③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④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 ⑤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0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对称 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 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 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 度相等。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该地地方时为12时。 (2)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3)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 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方法技巧
1.时间计算的基本思路 时间计算一般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利用材料表述某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相关计算, 二是通过日照图中特殊时间点进行计算, 三是有关行程问题的计算。 时间计算题目的分析思路如下:
(1)材料表述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分清材料中时间是地方时还是区时; 其次,时间计算只涉及经线,因此要掌握不同地点的经度或 时区; 再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的经度差和时区差; 最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分析材料信息时要注意特殊时间点,如材料中提到“9月23 日日出时刻”这一信息,就可以得到“6时”这个关键信息。
(2)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影响
高考题组一 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与黄赤交角
(2013•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 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 答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 地点位于( A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计算公式为: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 行程时间(m小时)(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2.不同日期范围的判断技巧 180° 经 线 的 地 方 时 是 几 点 , 新 的 一 天 所 占时间就是几小时; 反过来,新的一天所占时间是几小时, 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核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计算 主干精讲
A.120°E 、23°26′S ( C )
B.120°E 、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南极圈极昼,所以太阳直 射23°26′S,120°E为子夜0时,
故60°W为12时,故C项
正确。
命题点二 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其影响
若图中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读图完成5~
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在夏季为减少到达室内光照面积,需加 长遮阳
板;同样,在遮阳板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需降低安装高度。
(2014•海南地理)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 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村 而 努 力 奋 斗。 兴 乡 富 民 头 等事 发 展 是 永 恒 的主题 ,也是解 决一切 问题的 根本。 **乡 穷 ,穷 就 穷 在乡 村组织 没有积 累,穷就 穷在百 姓观念 陈旧,穷 就穷在乡村干部缺乏 带 领 的 能 力 和科技 致富的 闯劲。 乡 情 民 意 ,千 头万绪 ,兴乡富 民乃是 首
6题。
5.图示情况下的回归线的度数为( )
A.20°
B.23°26
A
C.40°
D.无法确定
结合图示知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为70°,据此可计算出回归线度数 等于90°-70°=20°。
6.依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 )
A.北京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 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 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 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 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 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 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 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 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 自转的角速度是15°/h, 故正确答案为B。
(2014•上海地理)读极地投影示意 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 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 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 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 120°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 3~4题。
笑 脸 ,向 您 扑 面而来 。 走 进 乡 党 委 的会议 室,“全 区平安 乡镇” 、“全 区环境 卫生优 胜奖” 、“全 区目标
责 任 制 第 一 名”等 奖状、 奖杯、 奖牌映 入了你 的眼帘 。 在 成 绩 和 荣 誉面前 ,朴实善 良的乡 民都会 称赞起 他们致 富奔小 康的领 路人——乡 党
当遮阳板收起且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到一年最大值 时,太
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
10.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
则应做的调整是 ( A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日照图题目的时间计算 首先,在日照图上找出地方时为0 时、6时、12时、18时的地点或找 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 纬线的切点等(具体见右图); 其次,计算出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 的经度差或时区差; 最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 行计算。
(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 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群 众 办 好 事 实事。 几 年 来 ,全 乡 群众的 生产生 活环境 发生巨 变,农民 群众的 收入连 年累增 ,困难 家庭的 生 活 得 到 基 本改善 ,困难学 生在“ 两个必 保”的 支持下 走进书 声朗朗 的教室 。这一 桩 桩 、 一 件 件好事 实事,正 鞭策和 鼓舞着 全乡人 民充满 激情地 为建设 社会主 义新农
网络构建
专题网络·点拨思维
名师点拨
在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围绕地球 运动意义进行复习,特别是应学会“两计算一变更”、 “两大规律”和“一类图示”。 两计算一变更:地方时、区时计算及日期变更。 两大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 运用。 一类图示: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考向预测
图示信息表明黄赤交角减小到20°,太阳只能直射在南北纬 20°之间,因而北京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现在大,冬季地面
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应增加,均温将升高。黄赤交角变小后,热 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将变大。寒带范围变小,全球极夜 范围将缩小。太阳直射点南移纬度减小,悉尼(约34°S)夏季昼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根据东经度递增为自转方 向,判读顺时针,故中心为
南极点;根据“AC段为 昏线”和自转方向,判读 夜半球在右侧,120°E为 子夜0时;“C点为晨昏线 与极圈的切点”,推出南 极圈极昼,故选D。
4.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深刻 理解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 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
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 较低。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 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 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B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
专题二 地球的运动规律
命题感悟
本讲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从命题内容看,考查重点有:时间、日期、昼夜长 短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推算和应用,晨昏线的 应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各类光照图的判读等。
专题网络·点拨思维
一 位 乡 党 委 书记的 先进事 迹 走 进 **乡 ,一 栋 栋崭 新的民 房,一行 行整齐 的绿树 ,一簇簇 盛开的 鲜花,一 张张 动人的
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D )
A.1/2
B.1/3
C.1/6
D.1/9
首先计算该日该时白昼的经度范围:地方时6:00所在经线向 东到地方时18:00所在经线,即120°E向东到60°W,其中属
于东半球的范围是120°E向东到160°E,跨经度40°,占全 球的比例:40°/360°=1/9。故选D,不选A、B、C。
11.该地的经度为( A )
A.30°E B.30°W C.60°E D.60°W
12.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C )
A.10°N B.10°S C.50°N D.50°S
方法技巧
1.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 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 有①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确定; 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图中∠2) 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确定;③根据 晨昏线和赤道的夹角(图中∠3)与太 阳直射点纬度互余确定;④根据晨昏 线和纬线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 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 射点A的纬度互余)确定;⑤利用某地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核心点四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主干精讲
1.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
(1)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 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 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 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 昼现象。如图1所示:
(2)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流程 如已知甲地(30°W)地方时为5时,求乙地(75°E)的地 方时为________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