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
马齿苋
CMV的中间寄主
注意无毒操作
在田间日常管理中,如摘心、掰 芽、整枝等过程中,要用3%~5 %的磷酸三钠或热肥皂水对手和 工具进行消毒。
喷洒杀虫剂
定期喷施吡虫啉等杀虫剂,防止 昆虫传播病毒。
药剂防治
喷洒对病毒病有效的药剂,如病 毒A、病毒特、病毒灵、83增抗 剂、抗毒剂1号等。
3. 发病规律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嫁接和汁液传播。
流行特点
病状出现的适宜温度为15-25℃在 15℃以下发病很轻。温室栽培的 植株比室外种植的病情相对重些。 用病株作繁殖母株是病害逐年增 加的主要原因。
大丽花病毒病
1.症状识别
大丽花病毒病有多种。主要有花叶型、矮缩 型和环斑型三种。 花叶型 叶片细小,出现淡绿与浓绿相间花叶 或浅黄斑点,严重的叶片变为斑驳,沿中脉 及大的侧脉形成浅绿带,即“明脉”。 矮缩型 植株矮小、朽住不长。 环斑型 叶上生有环状斑是该病典型症状。
矮 牵 牛 病 毒 病
牡 丹 病 毒 病
左上:马蹄莲病毒病 左下:美人蕉病毒病 右上:仙客来病毒病
叶片卷曲
大 丽 花 病 毒 病
• 这类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以选用无毒种子、 无毒种苗繁殖,或在防虫网室内或隔离室 内播种繁殖以及防治传毒的昆虫介体等方 法进行防治。
采用组培脱毒苗 采用组培脱毒苗
纱网阻隔 在温室及各种塑 料拱棚内,可 采 用 40-60 目 的纱网覆罩, 不仅可以隔绝 蚜虫、叶蝉、 粉虱、蓟马、 斑潜蝇等害虫 的危害,还能 有效地减轻病 毒病的侵染。
郁金香碎色病
1.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危害花、叶,引起颜色改变,但不 同品种对该病的侵染反应不同。在淡色或白 色品种上,其花瓣碎色症状并不明显;在红 色和紫色上花变色较大,产生碎色花。叶片 被害后,出现浅绿色或灰白色条斑,有时造 成花叶。
碎 锦
碎 锦
花 叶
2.病原识别
• 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病毒颗粒体为弯曲的线状,大 小为700nm×12nm×13nm。郁金香病毒致 死温度为65~70℃,体外存活期4~6d。
选用无毒材料
茎尖脱毒
选用抗病品种
组培脱毒育苗
清除杂草
铲除杂草,注意田园卫生,减少病 毒侵染来源。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防止 人为的摩擦传毒, 一般种子可用50℃至55℃温汤液浸 10至15分钟,无性繁殖材料在高温 条件下搁臵一定时间,均可收到治 疗效果。
铲除病株
温热处理
铲除杂草
有些杂草, 如马齿苋、 繁缕等杂 草是病毒 病的中间 寄主,铲 除杂草可 以起到减 轻病害的 作用。
春 芋 病 毒 病
美 人 蕉 花 叶 病 毒 病
美 人 蕉 花 叶 病 毒 病
美 人 蕉 花 叶 病 毒 病
千 屈 菜 病 毒 病
结 香 病 毒 病
牡 丹 病 毒 病
海 芋 病 毒 病
左:水竹草潜隐病毒病 右:唐菖蒲条斑病毒病
观赏椒病毒病
臭 椿 病 毒 病
一 串 红 病 毒 病
大 丽 花 病 毒 病
3. 发病规律
嫁接可以传毒,病株作砧木,接 穗上就很快出现此病毒病症状。
传播方式
其他特性
山茶花叶黄斑病在地栽、盆栽茶 花上,均有发生。此病是否有传 毒介体尚不明。
月季花叶病
1.症状识别
受害植株叶上出现不规则褪绿淡黄色斑块。 由长叶车前草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其典型 症状为沿小叶中脉褪绿且局部组织畸形或 呈现栎叶似的花斑,也可能形褪绿和黄化 全株或部分器官变成浅绿、黄色等。 3.条斑 叶、茎、果出现变色条状。如坏死斑、斑点条纹。 4.皱缩、卷叶、蕨叶 5.丛生、矮化
畸形(丛枝)
番茄蕨叶病
畸形(花变叶)
畸形(花变叶)
丛 生 ( 疯 顶 )
畸 形 ( 肿 枝 )
• 常见的园林植物病毒病还有:
其症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花叶斑驳和碎锦 花叶是指叶上出现深浅绿色相间的斑块。斑驳 一般在叶上出现褪绿的斑块,较大,边缘部 明显。花瓣上出现深浅色点相同时称碎锦。
花叶(变色界限明显)
山 茶 花 叶 病
变色(花叶)
变色(花叶)
月季花叶病
月季花叶病(变色界限明显)
斑驳(变色界限不明显)
二 月 兰 病 毒 病
3. 发病规律
侵染来源
病毒在病鳞茎内存活,成为次年 初侵染来源。 由蚜虫、汁液传播。此外,在带 病的上一年病株上所形成的子球 也会感染病毒,即使种球栽植在 消过毒的土壤中往往也会发病。
传播方式
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严格挑选无毒繁殖材料,如块根、 块茎、种子、幼苗、插条、接穗、 砧木等,以减少传染来源。 采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法繁殖的 无毒苗,但栽植后必须及时防除 传毒昆虫。 选用耐病和抗病优良品种是防治 病毒病的根本途径。
病毒病的学习
李桃
病毒病
• 病毒比细菌更小,病毒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 生活。受害的园林植物常全株带毒,主要通过 蚜虫、叶蝉等刺吸口器的害虫传播,病株汁液 与健株之间的接触,以及人们的操作活动都可 以传播。 • 植物病毒引起的病害,仅次于真菌引起的病害, 其体积之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其形状有杆状、丝状、球状等。
防 虫 网
通 风 口
山茶花叶黄斑病
1.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叶片上斑驳颜色较浅,呈淡黄色或 白色。以后叶片出现深黄色斑驳或彩斑,斑 块色彩鲜艳。斑驳的形状大小不等,病斑边 缘极其明显。花瓣上有时也出现斑点或成为 大理石斑纹。受害植株叶片变薄,叶绿素减 少,生势衰弱。
2.病原识别
山茶花叶黄斑病病原为山 茶花叶黄斑病毒
月季花叶病
月 季 花 叶 病 毒 病
2.病原识别
多种病毒均能引起月季花叶病毒,主要有蔷薇 花叶病毒(Rosa mosaic virus,RMV)和蔷薇 黄色花叶病毒(RYMV),其他如李环病毒 (PRSV)、苹果花叶病毒(APMV)、烟草环 斑病毒(TRSV)和番茄环斑病毒(ToRSV)等 也能引起月季花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