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嵩阳书院楹联欣赏嵩阳书院楹联欣赏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嵩阳书院初建于北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

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

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

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

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书院教育的历程。

嵩岳名山,阳城古邑;
书藏万卷,院集群英。

--“嵩阳书院”藏头联
东溪流水西溪月;
少室奇峰太室云。

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
程门立雪,还似菁莪育俊英。

--此联以江湖术士的骗术做对比,旨在称颂书院培育人才之功德,激励学子们务实求真,发人深思。

“九转金丹”,道有以矿古药物烧炼成丹,谓服令后可以成仙,称火金丹;九转,谓反复地烧炼。

认为丹药烧炼时间愈久,反复次数愈多,其功力便愈足。

谓一转之丹,服后三年得仙;九转之丹,服后三日得仙。

见《抱朴子•金丹》篇。

克庄《水调歌头•寿胡详定》词:“九转金丹成后,一朵红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

”“虚夸”,浮夸。

“妙药”,即灵丹妙药,指能治好百病的丹药。

“方士”,方术之士。

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

上联用“虚夸”一词,指出方士所吹嘘的妙药九转金丹,纯属骗人钱财之物,万万不可轻信。

“程门立雪”,《宋史•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螟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然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后和为尊师重道的典故。

“菁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篇的简称《诗序》:“《菁菁者莪》,乐育才也。

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

”后用以指培育人才。

“俊英”,《子•泰族训》:“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誉,驰驱并俊英。

”下联用“还似”二字,指出重要的是以“程门立雪”的精神去尊师求学,就能培育更多杰出
的人才。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嵩阳书院大门对联。

吴慈鹤(1778——1826),字韵皋,号巢松,吴县人。

清嘉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著有《兰鲸录》、《凤巢山樵录》等。

此联是他督学时为嵩阳书院所题。

联语不直接写嵩阳书院,而是写书院所在地的奇峻雄伟,借以烘托。

联句从方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纵横展开,以古都之灵秀,地形之雄奇,状写书院地位出众,气势非凡。

联句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势非凡。

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魄雄浑,意境高远,读之倍增自豪感。

上联写山。

嵩山地处中央,故称中岳,与四旁的东岳泰山、西华岳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相临。

联语着一“统”字,既然写出五岳群妖相连牵结之势,更衬托出中岳嵩山统领诸岳的非凡气魄。

“拱”,环绕。

四方边塞、长城黄河都朝向中岳,进一步渲写染了嵩山在神州山河中居中统领的态势。

下联起笔写。

又名嵩京,以嵩山在其东南而名。

“九朝”,指周、东汉、三国、西晋、北(孝文帝后)、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九个朝代,均建都于。

接着写水。

“伊
洛廛涧”是流经嵩山与一带的四条河流名。

“三台”,星宿名,包括上、中、下三台共六星。

此处代指天空。

言风雨是从嵩山兴起而生的。

联语用一“包”字,形象地写出四河环绕奔流之状,更衬出嵩山怀抱诸水之貌。

先圣殿
至圣无域浑天下;
盛极有垂人间。

讲堂
满院春色催桃;
一片丹心育新人。

道统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嵩阳书院立雪堂
上中下象列三台,遥遥星斗;
解会状蝉联一路,步步云梯。

山河归宝掌;
中天日月绕金轮。

法王寺
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
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

乾隆题会善寺菩萨殿
一曲香泉应洗钵;
千峰花雨不沾衣。

乾隆题会善寺大雄宝殿
道通天地有形外;
石蕴阴阳无影中。

周公测景台
星台留古刹,会合阴阳交风雨;石有寓精心,氤氲南北变暑寒。

周公庙
三教九流,同归大道;
千岩万壑,合成奇观。

莲花寺
长衡泰华恒,永凝禔福;
包伊洛瀍涧,并效灵庥。

乾隆题中岳庙二殿
石室灵虚参秘箓;
玉膏凝润普元符。

中岳庙天仙宫
二室集神庥,阴阳式序;
三台垂福荫,风雨以和。

乾隆题中岳庙前殿
仙馆挥弦调颖水;
书岩琢句撷嵩云。

黄河击鼓,嵩岳呜钟,胜地有缘听法雨;初祖开山,众僧习武,少林无处不雄风。

--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胡吉祥
日照嵩山暖;
乐清渭水浑。

山中净雨涤诗骨;
室清茶洗画魂。

笔蘸春风描绿句;
指融冬雪抚银筝。

莫道红尘无净土;
从来三界有清心。

纸鸢飘荡谁收寄;
家信纷飞我储藏。

一纸功名人千里;
半生荣辱泪两行。

迎仙阁
太室如画,少室如画,山山如画,一城半卧画图里;颍水似诗,双溪似诗,水水似诗,千村尽在诗意中。

松木公椒木叔何謂公叔;
崇山宗岐山支孰是宗支。

有父母殷望情比嵩山,有山可倚,吾辈何艰不克;得师友激励志能填海,临海泛舟,定当一往无前。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齐名;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群星聚会。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齐名;
冀州青州雍州荆州豫州九州和谐。

苦吟精著练湖集;
诚心饱领嵩岭霞。

寿酒盈樽春风满座;
嵩山比峻南极增辉。

迎仙阁南门对联
东西夏汉古都誉溢四海;
前少林后中岳佛道胜地名扬神州。

西洛邑东夏唐古都名扬四海;
前少林后中岳佛道胜地誉满神州。

西洛邑东中原气象贯通四海;
前少林后嵩岳佛道精神融会五洲。

登封迎仙阁西柱
太室如画少室如画山山如画一城半卧画图里;
颍水似诗双溪似诗水水似诗千村尽在诗意中。

步百年松径登十丈新阶聊扮神仙上高阁;
携两袖清风别四围紫雾重回尘世做凡人。

瀑布沙松常带雨;
夕阳彩翠忽成岚。

上联:嵩山之阳有古寺,二教相承,二程并立,二十四圣贤经满口,自然人文双不朽,
淹没了几多红尘事,堆积了几多古辞章:泰华衡恒,有嵩乃大;
下联:中原之都尽新锐,四方俱进,四象齐包,四万二英杰志藏胸,天地山水共,
平添了无限绿生机,开阔了无限景:东西南北,唯中是尊。

--此联上联写嵩阳书院,下联写大学
白访友元丹丘诗
《元丹丘歌》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