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下列对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符合事实的是A .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20km/hB .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lNC .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gD .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接近于100Pa2. 2019年,宁波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市居民小区可回收物有客垃圾共他垃圾内,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

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锌元素的符号是ZNB . 锌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C . 锌锰干电池属于化合物D . 应将锌锰干电池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3. 科学家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它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有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

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 . 水的体积B . 水的质量C . 水的深度D . 水的密度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物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近年来,宁波发生多起因树皮被剥导致树木死亡的案例。

这主要是因为A . 树皮的支持作用被破坏B . 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C .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D . 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5. 如图为根尖结构模式图,与根不断生长有关的部位是A . ②③B . ①②C . ③④D . ①④6. 如图,小科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若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A . 立即停止运动B . 做匀速直线运动C . 做匀速圆周运动D . 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7. 核桃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

如图,用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

则关于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两核桃相接触部们受到的压强相等B .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C .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D .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8. 在高山顶登高远眺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即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

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通过右边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A .B .C .D .9. 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A . 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B . 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C . 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D . 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10. 近期,北仑区很多中小学生因感染诺如病毒而发烧、感冒。

某校采用康威达牌消毒片对教室进行消毒。

下列关于次氯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次氯酸钠由钠、氯、氧三个元素组成B . 次氯酸钠由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C . 次氯酸钠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D . 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35.5:1611.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捏住刹车后没有推动水平地面上的自行车,是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B . 轮胎上刻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 . 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 . 在轮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12. 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B . 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C . 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D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13. 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换用较粗的玻璃管来做实验,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B . 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C . 若玻璃管内顶端有部分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D . 将实验装置移到高山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14.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结构示意图。

肺循环过程中血液从右心室出发,最后回到左心房。

则该途中血液经过的结构和含氧量变化分别是A . ③→D→E→F→①,含氧量由低变高B . ④→A→B→C→②,含氧量由低变高C . ③→D→E→F→①,含氧量由高变低D . ④→A→B→C→②,含氧量由高变低15.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16. 小科将一个浮在水面上的不锈钢碗用力向下按压,直到碗全部漫没并沉入盆底。

在这个过程中碗受到的浮力为F,则A . F一直增大B . F先增大后不变C . F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D . F保持不变17. 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B .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C .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D .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18. 联合国把2019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

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A . 101B . 157C . 258D . 35919. 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

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

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

下列正确的是A . 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B . 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C . 保卫细胞通过吸水与失水控制气孔开闭D . 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20.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A .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 .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 .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 .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二、填空题21. 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氧原子________(2)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阳离子________22. 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________的质量大,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是________。

23. 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撑开,另一次将它挤瘪,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m甲________m 乙。

两次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

24. 生活中很多现象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息息相关。

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________。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________,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________。

25.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a粒子就________发生大角度散射。

卢瑟福所说“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

(2)卢瑟福进行a粒子散射实验后,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

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A . 建立模型的过程B . 得出结论的过程C . 提出问题的过程D . 验证证据的过程26. 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A、B为生理过程,①~⑦为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箭头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作用,在⑤中形成________。

(2)若某人⑦中出现较多葡萄糖,若不考虑胰岛素的影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结构出现病变。

27. 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在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28. 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满载时的质量为38t。

当它熄火停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卸去飞机上的货物后其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

29. 小科将一株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中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则:(1)叶片A中间部位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2)实际操作后,小科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

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________。

30. 中性笔是我们常用的书写工具。

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当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如图,用力挤压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则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________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这是通过改变________改变压强。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________N 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

三、实验探究题31. 糯米是家庭酿酒的主要原料.为什么不采用普通米做酿酒原料呢?小科猜想可能是两种米的淀粉含量不同。

于是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取2支试管分别贴上1、2号标签,分别加入普通米饭和糯米饭,各实验变量及10分钟后淀粉分解情况见下表。

试管编号等质量的米饭种类唾液振荡后保温是滞搅拌加入碘液结果1普通米饭2毫升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充分搅拌2滴不变蓝2糯米饭变蓝(1)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2)本实验中除米饭种类不同外,需要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________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