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课复习教案
一:古诗词的复习。
(一)导入:孩子们,在二年级下册我们一共学习了四首古诗,还记得古诗的题目吗?下面我请4位同学到前面来写古诗的题目和作者,其
他同学在下面写。
(二)有关题目
1、其中有一首诗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据说诗人写这首诗时年仅16岁,而且
是在考场上写的。
这首诗赞美了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谁能把它诵读下来。
解释:离离、原、一岁、枯荣、尽。
导读:一遍——荒原的野草,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春天来了——
二遍——荒原的野草,任人踩踏,任火焚烧。
但是春风一吹——
2、还有一首诗,描写的也是春天的景色。
这首诗还描写了儿童追赶黄蝶的生
活画面,这首诗是什么呢?谁来诵读。
在这首小诗中,作者一共写了几种事物?分别是什么呢?请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
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看着图,在老师发给你的试题上完成。
阅读《宿新市徐公店》,根据诗意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篱落()的小径()的儿童
()的蝴蝶()的菜花()的树
(看着图片来诵读。
)
导读1:短短的四句诗,为我们描写了稀疏的篱笆,伸向远方的小路,还有一个奔跑的儿童在追赶黄蝶,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啊——
导读2:尽管没有抓到蝴蝶,孩子你别伤心,你看那满地金黄的油菜花,不就像那翩翩起舞的蝴蝶吗?——
3、另外两首古诗,其中的一首是描写风景的,请大家看着大屏幕。
这是什么?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描绘,你想用什么词呢?打开你智慧之门,面对庐山高声赞美它。
导读:下面我们看看浪漫主意诗人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的。
想听老师读吗?
还不送我一点掌声。
分句学习
(一)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便是日照香炉峰的情景,你们看那云烟为什么是紫色的呢?(朝阳照射的)是啊,太阳刚刚升起来。
云烟呢,也是刚
刚才升起,所以作者用的是哪个生?(出生的生)请大家书写这一句。
先将古诗的题目写下来。
(二)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从哪看?(远看)你从哪个字读出来的?(遥)远看瀑布就像是挂起来的河流。
“川”是什么意思?(河流)我们平常所说的
山川就是山水的意思。
请大家书写第二句。
(三)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真的有3千尺吗?这是夸大事实的写法。
更叫绝的是最后一句。
(四)疑是银河落九天:知道什么是银河吗?(银河是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的一条明亮的光带,里面与许多一闪一闪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
白色的河,所以叫银河)
作者在这里把瀑布比作银河,这也是夸大事实的写法,叫做夸张。
连读两遍。
(夸张)同学们书写最后两句。
看“疑”的写法。
请大家书写最后两句。
问题:作者用这种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
导读后两句:多么富有想象力的比喻,把天上人间巧妙地联系起来——
导读后两句:诗仙李白这种神奇的夸张,以至于后人望着庐山,觉得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赞美它。
情不自禁地随着李白吟诵——
4、最后一首古诗,是具有诗圣之称的杜甫所做,当时作者辞去了官差,身居
成都草堂,心情是那样的轻松愉快。
来,我们都做一回小诗圣,随着音乐来诵读。
老师给你们出的题目是什么呢?请大家拿出笔来回答。
注意把题目读三遍,再去完成。
阅读《绝句》,完成题目。
1、《绝句》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
()、()、()、()、()、()。
2、《绝句》提到了()种颜色,分别是()、()、()、()。
导读1:六种景物,四种颜色,在短短的28字中再现,多么了不起的杜甫,我们一起走进那草堂,一起来诵读——
导读2:在这首诗中,既有动的景物,又有静的景物。
黄鹂鸣叫,白鹭飞翔为动景;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的小船为静景。
动静结合,让我们不由得感叹:好厉害的杜甫啊!
古诗词我们复习完了,接下来,我们完成最后一组题目。
别忘了,读3遍题目。
•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1)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 。
”
•(2)春天来了,我看到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快地歌唱,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
•(3 )一场风雨过后,我和爸爸来到野外,望着田野上挺直的小草,不禁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