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课教案[人教版(1-20)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课教案[人教版(1-20)

《金色的小船》阅读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金色的小船》阅读教案设计1、秋天的原野一、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秋天的原野的变化。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

培养阅读能力。

⒊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通过想象说出文章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激发兴趣:秋天的原野是什么样子呢?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秋天的原野什么样?4、检查初读情况,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三、指导朗读体会秋天的原野发生的变化。

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1、分自然段读课文2、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1、教师引导:通过朗读学习,我们感受了秋天的原野如画般的美丽景色。

2、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如画般的美丽景色?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细读了课文后,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

2、学生朗读练习。

3、教师小结秋天的原野如画般的美丽景色。

要爱护环境。

六、布置作业⒈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1、秋天的原野天空山谷稻子雁群八、教学反思:2、金色的小船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培养理解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金色的小船的美好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在学习中,感知文章的语言美。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设置疑问:你见过金色的小船吗?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初读情况,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三、指导朗读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叶子到小船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通过朗读学习,我们感受了金色的小船是多么的脆弱和美好。

2、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想到了什么?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金色的小船?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金色的小船是多么的脆弱和美好。

我们要珍惜那些美好的事物。

六、布置作业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2、金色的小船秋风金色叶子小船八、教学反思:3、山里果儿熟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山里果儿的不同种类。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培养理解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丰收的果实需要付出劳动。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设置疑问:你知道果实成熟的季节吗?你见过果实成熟的季节的盛况吗?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理解部分词语。

2、检查初读情况,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说说你觉得山里果儿熟了是一种什么景象?三、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山里果儿熟了的盛况中,你想到了什么?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⒈第一自然段: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⑶理解"描金秀银" ⑷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山里人进山收获果实。

⒉第二自然段: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⑶什么叫"硕果累累" ⑷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果实丰富多样。

3、第三自然段: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⑶理解"丰收" "喜报" ⑷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收获的忙碌4、第四自然段: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⑶什么叫"运出山" ⑷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丰收的喜悦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果实成熟的季节的盛况。

丰收的果实需要付出劳动。

六、布置作业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七、板书设计3、山里果儿熟描金秀银硕果累累丰收喜报喜悦八、教学反思:4、秋姑姑的集合哨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秋天水果的不同种类。

2、理解关键词语,弄清课文的重要内容。

培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环境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理解关键词语,弄清课文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你知道秋姑姑的集合哨吗?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指导朗读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段(1)写秋姑姑吹集合哨第二段(2~6) 写各种水果都来了第三段(7)写秋姑姑很高兴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㈠学习第一段。

⒈读第1自然段,想想集合哨是什么意思?㈡学习第二段。

读第2--6自然段想想各种水果都来了包括哪几种水果(三)学习第三段读第7自然段想想空气为什么香香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秋姑姑的高兴心情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秋姑姑吹集合哨各种水果都来报道,多美好。

六、布置作业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4、秋姑姑的集合哨香蕉柿子石榴苹果梨子八、教学反思:5、落叶飘飘三、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了解落叶的细腻情感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培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要与长辈建立良好关系。

二、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你知道落叶也有梦吗?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2、检查初读情况,齐读课文,教师及时评点。

三、指导朗读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落叶和泥土的心情体会"悄悄话"的意思。

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落叶归根,来年更美好。

六、布置作业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5、落叶飘飘落叶泥土大树悄悄话摇篮曲八、教学反思:6、三片红色的落叶一、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落叶渴望实现梦想的心情。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

培养阅读能力。

⒊引导学生体会有梦想就要努力实现。

二、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通过想象说出文章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激发兴趣:三片红色的落叶也有梦想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落叶有什么梦想?4、检查初读情况,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三、指导朗读体会三片红色落叶的不同遭遇。

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1、分自然段读课文2、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1、教师引导:通过朗读学习,我们知道了三片红色落叶都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2、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落叶高兴的笑了?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细读了课文后,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

2、学生朗读练习。

3、教师小结,三片红色落叶都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我们有梦想就要努力实现。

六、布置作业⒈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6、三片红色的落叶渡船小伞小板凳高兴八、教学反思:7、秋风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培养理解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秋风的话的深刻含义。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珍惜劳动成果的品格。

二、重点难点:在学习中,感知文章的语言美。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设置疑问:你听见过秋风吹口哨吗?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初读情况,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三、指导朗读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秋风的话中,你想到了什么?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通过朗读学习,我们了解秋风的话的深刻含义。

2、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想到了什么?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秋风说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染成的?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我们了解秋风的话的深刻含义。

我们要珍惜那些美好的事物。

珍惜劳动成果六、布置作业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7、秋风画追绿染美八、教学反思:8、画秋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画秋的步骤。

2、理解关键词语,弄清课文的重要内容。

培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周围环境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理解关键词语,弄清课文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你最近画画了吗?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指导朗读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段(1)写老师教我画画第二段(2~6) 写画秋的过程第三段(7)写明天要把画交给老师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㈠学习第一段。

⒈读第1自然段,想想怎么才能涂上美丽的颜色?㈡学习第二段。

读第2--6自然段想想画秋是按照什么步骤画的(三)学习第三段读第7自然段想想老师能猜到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画秋的步骤。

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1、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了解画秋的步骤,要有细心观察周围环境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8、画秋先画再画又画最后画八、教学反思:9、下课十分钟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培养理解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下课十分钟的实际作用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在学习中,感知文章的语言美。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