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系导师之前你应该知道的

联系导师之前你应该知道的

【联系导师之前你应该知道的】1. 正确的定位“套磁”行为:套磁其实并不是简单的给老师发几封Email,递一份自己的简历,然后说自己想保研去老师那里,然后等老师回信,然后就是无边无际的等待~~~套磁应该包含三大作用:a 在复试之前让导师尽可能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如果你的Email写得好,甚至可以利用email像导师透漏出自己的一些个人素质方面的信息)b 在复试之前让学生可以尽可能充分的了解导师的为人,导师所在实验室的情况。

c 学生可以通过套磁过程给自己一个比较客观的定位,有了这个定位,对于复试成功的可能性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2.联系老师(即套磁)很重要吗?(联系老师有什么用?)联系老师主要是起到学生和老师相互了解的作用,对于童鞋们而言,联系老师能让老师提前了解你的情况,有机会争取到老师的口头offer;同时通过和老师的交流还可以深入了解老师(一般各学校院系的网站上对各老师的介绍都比较简单,很难了解到一些具体的情况),如果某些老师比较nice,还可以咨询到一些关于自己未来在专业上发展的建议。

至于联系老师的重要性,没有绝对的答案。

对于文科而言,联系老师一般意义不大;而对于理工科,有的学校/研究所很看重提前联系,而有的则看重面试,在面试之后才学生老师双向选择。

忽略套磁行为的某些作用,同时又在某些方面高估了套磁的某些作用:最近找我问计算所保研的问题的准EEer相当多,也有不少人跟我说了他们“套磁经”。

我发现有一些同学忽略了套磁的某些作用:一些同学在套磁的过程中仅仅注重了套磁三大作用中的“a”,和“b”中的一小部分。

所谓“b”中的一小部分是指:只注重通过套磁了解导师实验室的历年录取情况。

而“c”部分往往重视得不够(通过跟老师的交流可以给自己一个大概的定位;很多同学把这个问题交到论坛上来,让大家一起解决。

这也是为什么论坛里经常有人把老师回的邮件贴出来让大家评测导师的意思)。

同时还有一部分同学高估了套磁的能力:从跟大量同学的QQ交流中,我发现有部分人总是期望利用套磁让导师了解自己之后能够直接拿到或者拿到80%的复试通过保证,也就是说,套磁顶多也就能够增加老师对你的好感度,但老师就算再喜欢你,也不一定会在复试之前给你复试是否通过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保证。

这里可以明确的说明,套磁不是magic ,它不能带来上述那种效果。

这样说的原因是:导师并不能通过email彻底的了解你,他从同学们发的Email中能够了解到的信息除了加权,排名,项目经验之外,很难了解到其他一些方面的信息了。

拿复试考核的内容来比较,老师从email里了解到的你的个人信息顶多也就占他从复试里面能了解的总信息的30%。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是不会给你任何很关于复试通过概率的暗示的。

所以希望各位准EEer们调整好写Email和等Email回复时的心态,在写Email的时候逐一实现套磁的各大功能,目的性更强;在收Email的时候,不去期望得到太多,期望越小失望越小。

这样在写Email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因茫然而拘束,而在等回信的时候也就不那么因过度期望而焦虑了。

版大说联系导师这件事儿联系导师这个与联系单位的传统很相关,如果那个单位倾向于给导师更大权力,那样复试更像是走过场,同样这样的单位一般是直博或者硕博的比较多。

如果对方单位更习惯通过统一的复试来进行,这样就相对公平地来选择报考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来录取,录取之后再分配。

从一般的硕士生导师来分析,他们同样期待最优秀的学生来加盟,但很多时候,一个导师对最终的复试影响不大。

所以,不要寄希望于你联系的导师帮你顺利通过复试,复试还是靠自己。

当然,如果你暑假时和某个硕导保持联系,如果你能让他很欣赏,不排除在保研复试时,他会点名一定要你,即使你复试表现很一般。

以上分析难免有不全面之处,仅供参考。

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你首先要了解你想去的单位联系导师是不是很重要,具体单位具体分析。

像中科院微电子所,不用联系导师;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好多都是硕博和直博的,暑假好像就有面试,联系导师肯定重要了。

补充一点,联系导师,对于保送直博或者硕博更重要一些,保硕很多单位联系导师的作用都比较小。

3. 套磁是跟老师讨论什么?主要介绍自己研究经历和以后的计划,突出自己有的特长。

如果你没有研究经历那么先简单地让老师认识你。

等老师了解完你之后,你可以向老师了解一下自己想知道的情况,除了老师的实验室的历年录取情况(注意关注录取比例)以外,还可以向老师询问复试的形式范围(这个得靠自己措辞了,写得好的email 能套出来,一般的可能套不出来。

),另外还可以问一下老师所在实验室的情况:包括研究方向,项目情况等。

(这其实也从侧面体现了你对老师的方向很感兴趣;同时,你还有可能会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不适合这位导师的方向而改投他人,这是对自己以后的研究生生涯的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能跟导师讨论的东西远不止这些,至于还能讨论哪些东西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开动脑筋了。

总之,套磁的Email 既要处处体现自己的个人能力,同时又要得体的跟老师交流,不能表现出一丁点傲慢的情绪。

跟老师讨论的东东越多,你就能更加准确的定位自己在复试中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如何准备复试就很明了了。

4. 套磁的Email 是一门艺术:套磁的风格并无统一格式,每个人做法不同,但应该将心比心,不要烦别人,不要催促,不要说很多感激或者抱歉的话去恶心别人。

如果你对教授的项目熟悉,那可以表现出来,但是别打肿脸充胖子,不懂装懂。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在老师还没看见你的脸之前,你的Email 就是你的面子”,所以一定要善于措辞,细心写作,仔细修改之后,确保语言得体通顺,而且能够清晰完整表达自己的意图时,再点击“发送”。

4. 一个实验室发几个教授行吗?有一些同学很喜欢某某实验室,特别想进去,所以联系该实验室的多个老师以保安全录取。

这里要忠告一下:千万别发过头了,教授不会讨论各自准备招谁,但是准备录取者的名字会被传阅的,这个时候哪个想要你的教授看到你的名字被其他教授写上去了,情况可不好。

面试的时候两个教授要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想找地洞钻的(惨到不忍瞩目)~Slofhust说联系多个老师:个人建议同一单位的尽量不要联系多位老师,除非你联系老师的名额满了需要换,或者老师确定的告诉你联系他的学生比较多,总之,不要跟你的导师刻意隐瞒什么。

学术圈子真的很小,尤其是一个小方向的,做人坦荡的好。

最后再唠叨一下,如果你联系了多个老师,最终确定了一个(废话,当然是一个),对其他老师一定要尽早诚恳的说明情况,便于老师继续招其他学生(有些单位名额限制挺厉害),也是给自己的学弟学妹铺路啊。

5.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个纯属各人体会,但是确实行之有效。

套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措辞,对导师尊敬而不谄媚,自己要自信而不自傲,Email 言辞表达要清楚简洁,逻辑严密,承接顺畅。

最好能让老师一口气读完而且完全理解。

要写出这种Email需要花时间(像我这种文笔不怎行的,去年套磁时平均每封Email 花1h写,30min修改措辞,15min检查通顺情况,10min检查标点符号)。

毕竟是至关重要的几封Email,多花点时间也值~【如何联系老师】1.如何获取导师的联系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不限于一下列举的3个)1. 百度之,上学校院系的网站上查;2. 咨询保到老师那里去的师兄师姐,也可以通过在该校读书的高中同学获取等;3. 查老师发表的论文,如果老师是通讯作者,一般会附有联系方式。

2.什么时候开始联系老师(用这么早联系老师吗)这个问题同样没有标准的答案,一般来说,建议大三下学期5~6月份就可以着手准备练习老师的事了,可以先做前期的调查,查阅各高校网站的导师信息、咨询你自己的学长学姐,选中一些候选的老师,然后暑假就可以开始联系了。

当然,有的同学9月份开学了才开始联系,甚至不联系,最终也成功保研。

不过从我个人的角度,还是建议大家可以开始得早一些(暑期),毕竟这是没有坏处的。

3. 第一封联系老师的邮件要包括哪些内容(标题?需要附上简历/成绩单吗?)第一封邮件不必太详细,正文简要的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学校、院系、成绩、排名),可稍微提一下科研经历,然后表示对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有志于朝此方向发展,请老师给予指点。

之后,可附一份简历的内容在正文的后面,并把一份PDF格式的简历附在附件中。

此外,个人认为,第一次联系老师时,可以不明确提出想去老师那里读研,以免将来想换老师(或同时联系别的)时产生麻烦。

等与老师通过几次邮件后,觉得成熟了,再表达读研的意愿。

此外不少网友也问到邮件的标题怎么写。

我认为可以这么写“XXX老师您好!我有志申请XX学校免试研究生,希望得到您的指点”,当然,你可以比这个简洁一些,表明来意即可。

4. 实在没有项目经验和课外动手活动,怎么套磁?如果你没有发paper,不用担心,只要你做过项目,还是可以套的~如果你也没有项目经验,不用担心,只要你平时参加过一些课外活动,或者自己手痒做过些东东也可以拿这些东西套~如果你连这个都没有,虽然有点棘手,但是依然不用担心,只要你是一个足够有心而且足够勤奋的人(相信准EEer们都是),你可以先花几天时间读读老师的paper,无需精读,但是要有一个概括的映像,拿这个跟导师套套,效果也不错的~当然,这种做法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首先要有一定的时间投入,其次还要有一定的文献阅读能力(尤其是English paper)。

【联系中的困惑】1. 当您的Email 像扔给小狗的肉包子一样有去无回时,怎么办?一般来说,老师们都很忙,邮件发出去后没有很快回复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大牛的老师,我曾联系的一个老师是系主任,足足过了差不多半个月才回了邮件(据说她的邮箱每天都有上百封邮件)。

所以童鞋们发出邮件后请耐心等待……性子急的人会想打电话过去问。

这样不行,至少我认识的老师都不喜欢学生直接打电话问他们事情,更何况你一个申请者。

不回往往是不想回。

如果超过一周没有回复,那基本确定他们不想回了。

请勿发更多邮件去催问,即使你很心急,这样有可能让教授产生厌恶情绪,措施时机。

有的教授去度假,回来就看到邮箱里面有你八封信,他一定很不爽。

碰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切忌沮丧,更忌冲动,千万不能因一时冲动而用Email “炮轰”老师邮箱。

老师不回信时,顶多只能在发一封Email过去询问老师是否受到上一封邮件(注意:不能带有一丁点“质问老师为何不回email的”的语调),然后Email 其他导师。

当然,如果这个老师给复试机会的话,还是要抓住滴~或者,也可以尝试联系其他老师。

2. 老师表示目前还早,请8月或者9月份联系slofhust:不得不说现在联系导师,如果不是夏令营的,的确有点早,这是针对普通的“套磁”来说,联系早的好处是可以多跟老师聊点学术,否则一来一去几个回合就没话说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