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湛江市2013年中考模拟试题语 文(二)(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埋怨.(m án) 剽.悍(bi āo) B .亵渎.(d ú) 炽.热(ch ì) C .干瘪.(bi ě) 襁.褓(qi án ɡ) D .萦.绕(su ǒ) 绯.闻(f ē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发令枪响后,刘明同学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
B .百日誓师大会后,同学们个个生机勃勃....,奋力向中高考冲刺。
C .学校男子篮球队正式成立,队员中年龄最大的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D .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B .他邀请了几个班里的同学去他乡下的姥姥家玩。
C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即将在湛江举行,体育健儿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挥自身水平。
D .进入初三后,他一直始终参加中层班的学习。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湛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民间艺术“金矿”,不仅艺术形式举世罕见,而且艺术水平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
②有人在描述地方风俗时曾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来表达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③湛江,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④但是在湛江却不同,这里是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风”。
⑤事实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毕竟不多,象二人转,走遍东北大地,都在唱;大秧歌,北方农村,都在扭。
A .③⑤②④①B .①②⑤③④C .③②⑤④①D .④②⑤①③ 5.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近日,湛江基层民警郑军坚持14年照顾村中10多位孤寡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港城市民。
为了弘扬这种精神,湛江新闻网向全市发起“寻找最美的湛江人”系列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不超过20个字) (2分)(2)校团委书记让你负责组织策划一项活动,请写出你策划的活动名称,并简要说明活动目的。
(4分)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 6.根据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1) , 。
今日听君歌一曲,但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
(王安石《登学校 班级 姓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飞来峰》)(3)予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二、现代文阅读(38分)(一)港城发展需要强劲的“正能量”(18分)①近年,“正能量”一词“窜红”,其释放出的强劲的魅力引发了整个社会效应。
港城,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也不例外地展现出一股股“正能量”的时尚风貌。
②“正能量”一词原本是物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如今被人们引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当中,喻指一切引发人们向上、给人以希望、促使人们不断追求,维护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面的动力和感情。
社会的正能量是一种积极的元素,有了它不仅能保障社会生产及生活的正常秩序,维护社会和谐,还能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港城,为建设更加和美繁荣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在齐心呼唤、传递、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③过去的一段时间,社会上不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频频见诸报端。
一些地方歹徒在大街上实施犯罪行为,旁人或跑得比歹徒还快,或视若无睹、无动于衷,或噤若寒蝉,或瞻前顾后,更甚者袖手旁观。
然而,活生生的事实却让我们眼前发亮,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现在港城普通民众的正直和正气。
这种正直、正气,用时下的热门话语说,就是“正能量”。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一种“正能量”;官员清正廉洁,是一种“正能量”;职工爱岗敬业,是一种“正能量”;群众众志成城,同样是一种“正能量”。
任何一种的正能量,都可以令人动容、感化人心、催人奋进,都可以催发港城蓬勃向上。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道德风尚的引领,社会的发展少不了正义和道德这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港城近年来不断涌现这样那样的先范,这是新社会的一组美好的气象,它除了传播上进的力量之外,还将牵引人类社会渐次地回归美好的品质。
④港城,将因为具有这样强劲的正能量而亦发生动美丽。
⑤还清楚的记得,2011年7月7日,雷州市乌石镇吴丽一家5口3人患癌症的悲惨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引发港城民众的爱心接力,短短几天时间便筹集到救命款18万多元。
2011年10月18日,徐闻县小男孩黄大喜身患白血病无钱医治,港城一批接一批的爱心人士亲自到医院送钱送物,许多匿名善款从各种渠道纷纷汇聚……⑥这是爱心的正能量。
港城人用独特的“千手观音”举托起一个个苦难中的生命,用情义和爱心筑就着一道道温暖的港湾。
⑦也还清楚的记得,2012年12月24日,面对劫持人质的持刀抢钱歹徒,霞山一市民赤手空拳,挺身而出,在逸仙南六路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在众人帮助下,将歹徒制服,把被抢的钱袋夺回交还主人……⑧这是凛然正气的正能量。
港城的每一位子民,为维护一方和谐,为港城的稳步发展,面对邪恶的势力,绝不会视若无睹,更不会袖手旁观。
⑨一个人的生命需要元气,元气大伤,生命也就嬴弱;港城就像是一位成长中的年轻人,更需要纯真的元气去维持和推动各组循环的正常运行,那就是社会的正能量。
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免疫气场,让公众道德保持健康,让民族文明加快进步。
不无夸张地说,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一定要吸收和宣扬正能量;一座城市可以有瑕疵,但不可以缺少正能量。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正能量,同样,每一个人也都蕴藏着正能量。
正能量的传递与弘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与簇拥。
或许一个人的能量有限,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的能量不断聚集、不断点燃,就足以释放巨大的震撼力和号召力。
⑩湛江在崛起,港城在崛起。
港城的正能量就像那刚拉响的钢铁厂的建设号角,四方传扬。
有窃贼劫匪不奇怪,有污浊黑垢也不稀奇,有困难更是不可避免。
正能量的不断播散将会逐步荡涤,港城最终将尽情淋浴在新的景象中,发展得益发朝气蓬勃,生动美丽。
(根据《湛江日报》资料改写)7.什么叫“正能量”?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分)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8.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港城人用独特的....”举托起一个个苦难中的生命。
...“千手观音(2)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免疫气场....,让公众道德保持健康,让民族文明加快进步。
9.“正能量”的社会作用是什么?本文通过哪些事例来论证港城的正能量的作用的?(5分)10.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简析文章第③段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5分)(二)田野上的白发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
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
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
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
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
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
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
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
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我一口气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插完大田的秧,哭了……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
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
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⑪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4分)1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
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1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4分)(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