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优秀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优秀教学设计
对动作描写方法一进行强化训练
1.展示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并展示示例:竖、俯、奔、扭、直、立
学生先思考想象这一动作,将自己觉得合适的词语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请同学在课堂上现场进行表演,将动作夸张地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印象。
1.部分学生所填的动词可能比较普通,不能写出当时的紧急感。可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让动词更加地富有表现力。
对动作描写方法三进行强化训练
1.展示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并展示示例:悄悄地、紧紧、一点一点地、轻轻、小心地、一步一步地
请一位学生上台表演文段内容,其他同学思考填上恰当的修饰词,最后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分享所填内容,并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上台表演的学生可能表演得不够生。好则表扬,不好就让其他同学思考,怎么表演会更好。可稍微提点,不花太多时间,避免完成不了学习任务。
对动作描写方法二进行强化训练
1.展示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并展示示例:踢、跳、扯、套、蹿、抽、涂、戳、扯、抹、冲
学生先独立思考填上准确的动词,并将所填的动词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再小组派代表展示。
部分学生所填的动词可能比较普通,不能写出当时的紧迫感。建议让学生大声朗读完整个片段,感受所填动词是否写出了紧迫感,如果没有,全班同学再一起思考用什么动词会更适合。
教材分析
细节描写是中学阶段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动作描写为七年级下册细节描写中的一个知识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学会运用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难点
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写作片段练习。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道具
多媒体、投影仪
学生感悟2:用了很多形容词进行修饰。
学生可能只抓住了刚学的分解动作的方法,没有抓住动词前的修饰词,教师可直接提醒学生思考动词前面的词语。
小试身手3:请填上恰当的修饰词
周末,我正赶写作业,窗外孩子的笑闹声引诱着我。这时,妈妈在房间里睡着了……过了一阵,我实在是按捺不住了,()站起身来,()抓住门把手,()往下按,感觉按到了底,便()一拉,露出了一丝缝隙,斜眼往外看去,见无人,便()脱下鞋子,赤脚走在地板上,我()挪到了楼梯口。
方法三
8分钟
源头活水3:她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猛地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地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突破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
2.小结方法二:选用准确的动词连用,写出连贯的动作。
学生填写括号里面的动词,填完后让学生分析,这里使用了一连贯准确的动词,写出了冬日捕鸟的情形。
这一知识点不难,七年级上册时学过,学生应该很快就能掌握。
小试身手2:请填上准确的动词
天啊!要迟到了。我()开被子,从床上()下来,慌慌张张地()过校服,()上鞋子,几步()进卫生间,急急忙忙地()出牙刷,()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了几下,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两把,飞快地()出屋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
导入新课
2分钟
展示图片刘翔跨栏,孔雀舞和天鹅舞,功夫熊猫和李小龙。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片分别展示了动作之优美、力量、神奇,高尔基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十分重要,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动作描写的神奇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
方法四
10分钟
源头活水4:上楼梯
小孩:放学了,小明一蹦一跳地走到自家楼下的楼梯前,他左脚一蹬,右脚嗖地已经蹿到的第三个阶梯。只见他左登右跨,很快就消失在楼梯的尽头。
老人:李奶奶拄着拐杖,蹒跚地来到楼梯前。她先抬起右脚踏上一个阶梯,然后左手紧紧抓住左边的扶手,右手用力握住拐杖,咬咬牙,手脚齐用力,终于左脚也踏上了一个阶梯。
观看图片
个别同学不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老师有技巧地提醒。
二
明确目标
半分钟
掌握动作描写的几种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
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三
探寻方法
方法一
5分钟
源头活水1:父亲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突破教学重点
课题
作文指导《妙笔生画——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共48位学生,大部分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写记叙文只能把故事写完整,基本不会进行细节描写,更不懂如何进行动作描写,所以全面细致地进行动作描写方法的教授十分必要。
2.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写作片段练习。
突破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
2.提醒学生注意看动词前面的词语(斜体字)。
3.及时表扬学生,并进行小结。
4.小结方法三: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词。
学生分析这个片段描写,从中得到什么感悟。
学生感悟1:这个片段中,用分解法将大动作“捉蝴蝶”按照先后顺序分解为“看见、奔、盯、躬、踮、滴落、走到、一弯腰、捧、露出、靠、看、撅、插、蹦跳着、追赶”这若干个小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小姑娘的活泼可爱。
2.课堂刚开始,有可能学生还有点羞怯,不敢上台表演,可多鼓励学生,或者老师进行相应的引导或展示。
方法二
7分钟
源头活水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短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引导学生分析。
2.小结方法一:抓住特征,分解动作。
例句将“爬”这一动作,分解为“攀、缩、倾”三个动作,更为细致地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表达父爱深沉。
分析抓不住要点,老师及时引导。
小试身手1:请用分解法具体描述“回”座位这一动作。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仍然一片喧闹。这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我立马()起耳朵,()下身下,直向座位()去。然后屁股一(),身子一(),课本一(),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