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立足基础】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2、区分选举方式3、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我国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知识拓展】警示(1)选举权与选举权利: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其他选举的权利,如选举村委会干部。

(2)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必须从多个角度认识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并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分析、判断、理解我国选举方式的采用。

【探索新知】探究一:辨析观点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2.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3.“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4.差额选举限制选民的自由,但能够使当选者结构比较合理。

5.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

探究二:下课后,几名高一学生在神神秘秘地讨论。

小明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镇政府的老李为了弟弟能当选村委会主任,正在到处拉票,昨天老李送给我爸爸一条毛毯,要我爸爸投他弟弟一票。

”小刚说:“有这事!我们去告他。

小强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我们是未成年人,别多管闲事啦。

”你认为公民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选举权利?【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基础检测】一、选择题1.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共有2965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是( )A.由我国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B.由等额选举产生的C.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 D.由各省党委推荐产生的2.2013年,某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要求,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判断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选举方式是(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差额选举④等额选举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3.2013年,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4.下列说法中对我国选举方式认识错误的是( )A.我国选举方式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B.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5.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 )①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②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

这种选举方式主要指的是 ( )A.直接选举 B.间接选举 C.等额选举 D.差额选举2.上题中的这种选举方式有助于( )A.选民了解决策内容B.选民了解选举程序C.选民了解候选人D.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3.在某省2013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指定候选人)。

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①增加了选举成本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4.近年来,北京市18个区、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一种声音──“我要自荐参选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一职”。

有一位自荐参选者说:“人大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我参加选举的目的是维护选民的权利。

”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

这表明(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B.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C.人大代表是直接选举产生的D.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5.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

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6.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

这些规定( )①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7.选举是关系到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掌握的大事情。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 A.选择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的方式B.采用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C.选举人大代表还是选举政府工作人员D.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材料二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材料三2010年,我国选举法修改,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材料四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13年1月选出,共计2987人。

这次选举的最大特点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进行选举人大代表。

其中,按照人口数分配的代表名额为2000名,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人口数计算的名额数,按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1名。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历程表明了什么?具体原因是什么?【高考链接】1、(2010年高考·山东卷2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

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2010高考·广东卷27)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

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1高考海南卷10)20lO年4月,某县一选区6 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一名县人大代表。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①人大代表参加行使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②人大代表必须满足和实现选民的利益诉求③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可以对本选区人大代表提出控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立足基础】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具体是什么?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有哪些?具体内容有什么?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知识拓展】正确认识社会听证制度(1)听证会的参加人员主要包括:听证会的组织机构、听证会申请人、听证会记录员等。

(2)听证会注意事项:①各方代表的比例要合理,特别是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的比例不能太低。

他们还享有咨询相关情况、查阅相关资料等权利。

②政府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③听证会应邀请媒体参加,以保证足够的透明度。

(3)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①对于政府来说,听证制度有利于政府做出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

通过听证制度,政府可以广泛地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将反映公众利益的意见全面、准确地吸收到决策中来,以便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公众的利益在政府决策中得到体现。

②对于公众来说,提高了自身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

听证于民,就要让公众知情参与,通过听证使公众获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机会,可以发表意见、反映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新知】探究一:辨析观点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2.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3.网络参政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拓宽了民主渠道,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探究二:201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保法二审草案再次进行审议。

公众可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2013年8月18日。

去年环保法一审草案曾进行公示,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因意见过大,立法机关对环保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较大修改。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1)材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基础检测】一、选择题1.社会听证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在作出决策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近年来,各地举行的各类听证会达数千次,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听证制度( )A.表明公民是直接决策者 B.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表现C.能让决策反映每个公民的利益 D.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意,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2.2013年7月23日,洛阳市城市居民生活供暖价格改革调整听证会举行。

这一听证会的召开( ) A.体现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B.表明公民有更多的机会间接参与民主决策C.说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的、物质的保障D.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3.在古代,辅助商汤的伊尹、力助武王克商的姜子牙都具有智囊性质。

如今,我们把为决策者出主意、想办法的专业人士称为“外脑”。

在战略决策中,专家学者对决策机关的决策起着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

这种作用的主要体现是( )①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决策者②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③借助“外脑”作用,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④集中专家学者的智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4.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在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对阶梯电价的实施范围、档次划分、户数认定等方面进行认真论证。

实施方案进行价格听证后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