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n 原因分析:一直以为银行贷款的格式合同具有“霸王地位”,
实则不然,《合同法》赋予债权人的不安抗辩权其实没有体 现出来,对借款人不诚实的申贷行为和用贷上的欺诈行为没 有追责条款,仅有不能按期还款时的违约经济处罚条款。这 种貌似强大的“合同”其实留有巨大的法律漏洞,对借款人 的约束力极其有限,传统信贷管理制度下的贷款合同如同普 通借据一般,只是表明了一般意义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成立, 债权悬空的危险从合同签订时就悄悄埋下了。
n 原因分析:①《贷款通则》强调不得发放信用贷款,
片面强化了第二还款来源重要性,诱导了银行审贷行为的
非审慎性;②银行在此制度安排下加剧了对押品和保证的
依赖性,忽视了作为借款人的贷款债权人的应有权利和职 责。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蓦然回首:制度不良,祸从中来
n 贷款存款化:实贷实存制度下,银行的贷款变成了借款人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四假骗贷:信息失真,防不胜防
n 虚假的商品交易骗贷 n 伪造或变造假权证骗贷 n 虚假注册企业和抽逃资本金骗贷 n 制造假按揭手续骗取个人住房消费贷款
n 原因分析: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对虚假的申贷信 息缺乏刚性的过滤机制,不能把编造虚假申贷信 息的追责最后落到借款人身上,致使银行多次上 当受骗后欲辨无言,欲哭无泪。多年的监管经验 告诉我们:凡是骗贷者,必定要挪用贷款;挪用 贷款者,多半要给银行造成贷款风险损失。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伤股东:蚕食资本,难有回报
n 银行盈利能力下降,股东分红减少; n 被迫扣减核心资本,股东权益受损; n 加大计提风险拨备,股东信心受挫;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伤企业:惧贷惜贷,服务弱化
n 不良贷款多:收回再贷可能性就小,银行信贷 资金周转就慢,贷款能力则相对下降;
n 骗贷现象多:银企关系异化,银行对企业的信 任度下降,引发银行对企业的惧贷惜贷心理;
n 实贷转实存:企业给银行付出的贷款利息超过 银行对企业付出的存款利息,企业为此增加财 务费用,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企业利润;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伤社会:诚信文化,遭受摧残
n 骗贷的多 n 赖账的多 n 逃债的多 n 挪用的多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保险拒赔:圈套已上,有苦难言
n 一保了之:银行以为有了保险公司的保险承诺就可以万
事大吉,风险全由别人买单,于是放松贷款审查和贷后管 理,即便申贷信息不真实,即便贷款被挪用也不着急。
n 因假拒赔:保险公司比银行精明,保险合同上写有“如
果商品交易合同不真实就视为欺诈,属于骗保行为”条款, 如果保险公司起诉到法院,认定为骗保,还要定性为合同 欺诈罪,保险公司胜诉后赔偿责任免除而保费照收,但银 行的收本收息愿望则化为乌有。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合同软弱:要素不全,等同借据
n 合同要素简单:仅有金额、利息、期限、借贷主体、抵押
担保等少数要素;
n 核心条款缺失:真正体现和强化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约束
性条款缺失,没有明确借款人提供了虚假的申贷信息后怎么 办?也没有明确借款人获得贷款后挪用了贷款怎么办?借款 人欺诈银行了怎么办?
n 后果:社会信用环境遭受破坏,银企关系紧张, 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降低,极端情况下, 甚至影响银行信用和国家主权信用。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伤国家:屡次买单,消耗国库
n 中央政府:两次大规模地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 行不良资产剥离(第二次为13939亿元),专门 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剥离 金额与处置收回额加剩余待处置资产金额之间的 差额巨大,将全部由中央政府买单,直接或间接 消耗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固贷管理暂行办法》总体框架
《办法》共八章四十三条,除第一、第七、 第八章外,第二至第六章是按贷款流程进行表述 的,其结构是:
第一章 总则(第1条至第8条); 第二章 受理与调查(第9条至第11条); 第三章 风险评价与审批(第12条至第14条); 第四章 合同签订(第15条至第20条); 第五章 发放与支付(第21条至第29条); 第六章 贷后管理(第30条至第37条); 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38条至第39条); 第八章 附则(第40条至第43条)。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总体框架
共22条。重点有六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项目融资定义; 二、明确识别、评估、管理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两类
风险的要求; 三、明确和增加保证贷款人相关权益的措施; 四、实行贷款资金支付的管理要求; 五、加强项目收入帐户管理的要求; 六、强调银团贷款原则,以防止恶性竞争和分散风险。
为了便于本《办法》的执行,《办法》在附件中制定了《流 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以便贷款人审核借款人流动资 金需求量的合理性。
个人贷款
原则上都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 如果借款人难以事先确定具体的交易对象且额度不超过30万 元的,或者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 式的,经贷款人同意,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贷款挪用:事后查究,追悔莫及
n 用于注册新企业 n 用于归还欠款 n 用于申请银票保证金 n 流贷用于固贷 n 按揭用于房地产开发 n 转弯用于炒股炒楼 n 转移划入个人信用卡骗贷逃匿
n 原因分析:贷放同步,缺乏审核,划款等同取款,银行放
弃了自己作为贷款资金所有者的应有职责和权利,致使借款 人的权利无限放大,既拥有贷款资金的使用权,也获得了贷 款资金的所有权,致使银行对自己的贷款失去了监控。虽然 贷后检查发现了贷款被挪用,但为时已晚,一切已成既定事 实,难以挽回。
由于项目融资具有不同于固贷的风险特征,故需另行制定 《指引》。《固贷办法》是《指引》的立法依据之一。项目 融资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支付管理仍要执行《办法》的规定。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总体框架
共八章47条。章节设置与《固贷办法》略有不同,减少了 “合同签订”一章,但与签订合同相关的内容写进了第四章 “协议与发放”,增加了“支付管理”一章。其结构是: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伤人:高管问责,接连倒下
n 因贷款风险损失而追责; n 因工作失职渎职而追责; n 因案件风险损失而追责;
n “倒下”的表现形式:取消任职资格;取 消从业资格;撤职;开除;纪律处分;刑 罚;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伤行:银行负重,艰难前行
n 成本拖累:增提风险拨备,加大经营成本; n 财务负担:存款照常计息,贷款计息停止; n 管理难度:风险贷款积聚,管理耗时费力; n 发展步伐:资本约束受限,难以扩大经营; n 形象受损:客户来源减少,诱发信用危机; n 评级降低:持续经营遇阻,市场份额萎缩。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 训讲义
2020/11/5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本讲前言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是近年来中国银行 业监管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体现了中 国银行业监管理念和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
它的推行和实践,是中国银行业信贷管理的 一次革命,将会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信贷理念和 信贷管理行为,也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银行业 的发展,促进银行监管有效性的提高。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实贷实存:权利失守,被动无奈
n 贷款转存:借款人华丽转身,摇身一变,立刻由银行的
债务人变为银行的债权人,银行作为借款人的债权人立刻 变成借款人的债务人,双方地位顷刻互换,彼此颠倒。
n 取款自由:现行《结算支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谁的
钱进谁的帐,归谁支配使用”,银行从此对借款人束手无 策,任由支取,被动无奈。
n 原因分析:忽视了保险公司的除外责任条款,实质上是
银行多年来在传统信贷管理制度下养成的不良信贷文化造 成的,缺乏对借款人交易活动真实性和申贷信息全面性的 掌握,更没有跟踪贷款支付后的资金去向。而这一点又是 传统的信贷管理制度引起的。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钟情抵押:忽视本原,忘却审慎
n 有押即贷,高估多贷;变现困难,不足清偿。 n 有保就放,核保不慎;追保遇阻,代偿艰难。 n 或有债权,有名无实;如意算盘,全部落空。
n 伤财:不良迭出,吞噬利润 n 伤人:高管问责,接连倒下 n 伤行:银行负重,艰难前行 n 伤股东:蚕食资本,难有回报 n 伤企业:惧贷惜贷,服务弱化 n 伤社会:诚信文化,遭受摧残 n 伤国家:屡次买单,消耗国库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伤财:不良迭出,吞噬利润
n 贷款质量向下迁徙,影响银行评级,商誉下降, 中间业务客户减少,收费标准下调,收入下降, 影响利润增加;
n 计提风险拨备增加成本,直接减少利润; n 资金沉淀减少生息资产,减少盈利来源; n 成为风险资产,加大管理成本; n 成为风险资产,影响资本充足率,从而影响经营
发展,影响盈利扩大; n 在未来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不良资产过
大,银行评价过低,吸收存款所需交纳的存款保 险费率将被调高,从而增加负债成本,减少利润。
n 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采 取的直接注资补亏、资产置换等多种方式,直接 或间接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力消耗,一些地方政 府至今仍在为前些年的金融风险处置中收购个人 储蓄存款支付央行再贷款本息,财力不堪重负。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培训讲义
蓦然回首:制度不良是心口的惨痛
n 四假骗贷:信息失真,防不胜防。 n 贷款挪用:事后查究,追悔莫及。 n 合同软弱:要素不全,等同借据。 n 实贷实存:权利失守,被动无奈。 n 保险拒赔:圈套已上,有苦难言。 n 钟情抵押:忽视本原,忘却审慎。 n 蓦然回首:制度不良,祸从中来。
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பைடு நூலகம்训讲义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在受托支付起点金额上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