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学前教育史 辅导纲要

中外学前教育史 辅导纲要

中外学前教育史辅导纲要《中外学前教育史》辅导纲要上卷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内容:⒈我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⒉我国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征⒊我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征⒋我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征重点掌握:⒈我国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征:①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②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③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④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⒉我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征:①家庭承担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②奴隶主贵族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利,学前儿童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③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④学前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制定了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⒊我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征:①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虎指示教育等方面的教材;③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④儒家思想规范和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⒋我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小悌、崇俭、诚信、为善;②生活常规教育:礼仪常规的训练、养成卫生习惯;③文化常识教育;④注重幼儿的身体保健。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内容:⒈颜之推的学前家庭教育思想⒉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⒊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重点掌握:⒈颜之推的学前家庭教育思想:①提倡及早施教;②主张慈严结合;③要求均爱无偏;④主张博习致用;⑤重视风化陶染。

⒉《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所作,共20篇,其中序致、教子、兄弟、治家、慕贤、勉学、涉务诸篇是我们研究颜之推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⒊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①顺导性情,鼓舞兴趣;②循序渐进,量力而施;③因材施教,各成其才;④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第二编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第三章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主要内容:⒈蒙养院制度的确立⒉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重点掌握:⒈我国近代学前教育原第一部法规: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为学前教育专门制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部法规。

⒉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第五章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主要内容:⒈学前教育思潮的引入⒉幼稚园制度的实施重点掌握:⒈南京鼓楼幼儿园的创办:1923春,陈鹤琴在自宅厅里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亲任园长。

不久又以该园作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教实验园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之先河。

⒉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1927年11月,在陶行知领导下,以张宗麟等为基干,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

第六章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主要内容:⒈革命根据地的托儿所制度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保育院制度⒊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掌握: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托儿机构的主要类型:①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②单位日间托儿所③爱工托儿所、哺乳室④游击式的托幼组织⑤小学附设幼稚园⑥私人设立的托儿所⑦混合型的托幼组织。

⒉抗日战争期间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创立:1940年10月,我国第一所独立的公立幼儿师范学校即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诞生于江西泰和县的文江村。

第七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内容:⒈陶行知的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解放儿童的思想⒉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幼稚师范教育思想⒊张宗麟的社会化幼稚园课程理论、幼稚师范教育思想⒋陈鹤琴的幼稚园课程论,“活教育”思想幼稚师范教育重点掌握:⒈陶行知的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

友,就是朋友。

用朋友之道,跟着别人学艺术或手艺的,叫做艺友。

凡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教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

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

⒉陶行知的解放儿童思想:①解放儿童的头脑;②解放儿童的双手;③解放儿童的眼睛;④解放儿童的嘴巴;⑤解放儿童的空间;⑥解放儿童的时间。

⒊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①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②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特点:编制课程时不要太清楚太有系统;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要求;须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③行为课程要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

⒋张雪门的教育见习、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①在空间上,他把幼师生的实习场所从幼稚园扩大到婴儿园和小学,从校内扩大到校外,从城市扩大到农村;②在时间上,他从只集中在三年中的最后一学期,增加到三年六个学期中均有实习;③在内容上,他从仅仅实习幼儿教育扩展到婴儿保育、小学教育,从只实习教育和教学扩展到实习行政管理以及缝纫炊事等。

⒌张宗麟的社会化幼稚园课程理论:幼稚园各种活动都应当是倾向于社会性的,因为教育的灵魂仍在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

幼稚园的课程应是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关于社会化的课程应包括的内容:①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和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公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及本地名胜古迹的游览;②日常礼仪的演习;③纪念日和节日的研究举行;④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时间;⑤健康和清洁检查;⑥党旗、国旗、总理遗像等认识;⑦社会的演习。

⒍张宗麟认为幼稚园教师的任务包括:①养护儿童;②发展儿童身体;③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④养成儿童有相当之知识与技能;⑤与家庭联络;⑥研究儿童。

⒎陈鹤琴的幼稚园课程理论:①课程应为目标服务;②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③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④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⑤课程应当有考察儿童成绩的标准。

⒏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①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后又发展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中国人”;②课程论: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主要的教材,以课本作参考资料,这是直接的活知识,是直接的经验;③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④教学原则:根据“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提出活教育的教学原则;⑤训育原则:认为训导工作在整个的教育工作上是最繁重最重要的,提出训导原则。

⒐陈鹤琴认为幼稚园教师的培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首先要求学生去创造生活,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②其次主张培养学生具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③培养学生从事校内外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能力。

⒑陈鹤琴关于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观点:①发展身体;②培养高尚道德;③能使脑筋锐敏;④为休息之灵丹。

第三编中国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振兴主要内容:⒈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事业⒉多层次进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⒊新中国近四十年学前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重点掌握:⒈改革开放以来,收托形式更为灵活多样,大致包括以下四种:①全日制幼儿园②寄宿制幼儿园③幼儿学前班④混合班。

⒉中国近四十年学前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①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群众的需要相适应;②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充分调动集体和个人办幼儿园的积极性;③幼儿园应担负保育教育儿童和为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方便的双重任务;④保育与教育应结合;⑤充分重视古今中外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⑥学前教育应包括乳婴儿教育和幼儿教育两大部分。

下卷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编外国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内容:⒈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⒉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重点掌握:⒈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①社会道德教育;②生产劳动教育;③宗教教育。

⒉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①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教育无阶级性;②学用结合;③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④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方面性。

第三章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主要内容:⒈古代希腊、罗马学前教育的状况⒉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⒊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⒋昆休良的学前教育思想重点掌握:⒈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①重视优生优育;②主张和谐发展的教育;③指出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④提出慎选教材;⑤重视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

⒉昆体良的关于体罚的思想:①体罚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是一种凌辱,只能施之于奴隶,而决不能施之于自由民;②如果申斥还不足以矫正孩子的过失,他就会对体罚习以为常;③如果经常正面告诫,在课来上严加督促,体罚就没有必要;④幼年时使用体罚,一旦到了青春期,恐怖失去了作用,而他又有更困难的功课要学习的时候,就更难以驾驭;⑤体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

第四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主要内容:⒈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改革⒉人文主义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⒊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重点掌握:⒈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的儿童教育思想:①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②重视教师的作用;③反对娇生惯养的溺爱;④重视道德教育。

⒉美纽斯关于幼儿游戏价值的观点:①游戏是符合儿童天性的能量的散发;②游戏是组织愉快幸福童年的手段,使儿童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伴侣;③游戏是儿童的一切力量和才能,所借以发展的重要的智力活动;④游戏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的有力手段;⑤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的预备。

⒊夸美纽斯在教育方面的代表作:《大教学论》于1632年写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母育学校》于1630年写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世界图解》于1654年完成,是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第二编外国近代学前教育第六章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内容:⒈洛克的主要儿童教育思想⒉洛克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重点掌握:⒈洛克关于幼儿德育的具体意见:①反对溺爱、放纵子女;②慎用体罚、训斥;③正确运用奖励;④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

⒉洛克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①洛克详细论证了“白板说”,并成为教育史上这一观点的著名代表;②洛克是西方教育史上“外铄论”这一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宗师;③深入探讨了幼儿教育及家庭教育问题,强调了德育与体育的重要性,并赋予了丰富的内容,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第二节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内容:⒈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⒉卢梭的西方学前教育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重点掌握:⒈自然教育的实质:儿童在生长过程中,有其节律性和阶段性,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即要求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考虑其年龄特征,适应其本性施教。

⒉自然后果律:卢梭提出了自然后果律,在其自然教育体系中,自然后果律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是和自由教育与消极教育紧密联系的,就是用自然后果去教育儿童,即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己错误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中受到教育,并改正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