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修辞学

英语修辞学

《英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
执笔人: 张若兰
一.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英语修辞学
2. 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Rhetoric
3. 课程类别:任选
4. 适应专业:英语(师范类)本科
5. 总学时:36
6. 总学分:2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英语修辞学》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任意选修课。

该课程通过系统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英语修辞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从而达到写作时语言更加贴切,意义更加清晰,表达更加生动;阅读时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体风格和写作技巧,从本质上了解英语,掌握英语,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Chapter One:Syntactic Devices (句法辞格) (6课时)
本章内容包括:
1.长句和短句(Long and short sentences);
2.简单句(The simple sentence);
3.复合句(The compound sentence);
4.分枝句(Branching sentences);
5.主动和被动句(The active and the passive voiced sentences);
6.平衡句(Syntactic schemes of balance)----排比句(parallelism);对偶句(antithesis);逆转反复句(chiasmus);
7.倒装句(Syntactic scheme of inversion)----省略句(ellipsis);局部省略句(fragmentary elliptical sentence);连词省略/散珠(asyndeton);跳脱(aposiopesis);
8.添加句(Syntactic scheme of addition or insertion)----连词叠用(polysyndeton);修正法/换语(epanorthosis);注释法(exegesis);扩充法(exergasia) ;并列法(apposition) ;插入法(parenthesis);
9.反复句(Syntactic scheme of repetition)---二项式(binomials);三项式(trinomials);多项式(catalogues);首语重复(syntactic anaphora);尾语重复(syntactic epiphorea);首尾语重复(syntactic framing);
10.层进与突降(Syntactic scheme of climax and anticlimax)----(climax);(anticlimax or bathos)
11.修辞问句(Rhetoric question);
12.顿呼(Apostrophe)。

重点:掌握各种句法辞格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平衡句、倒装句、添加句三类句子的理解。

Chapter Two:Lexical Devices (词法辞格)(8课时)
本章包括两部分:词汇选择和词的反复。

1.词汇选择(Lexical options):长词或短词(short words or long words);普通词或学究词(common words or learned words);正规、非正规或口语词(formal, informal or colloquial
words);一般词或特定词(general or specific words);抽象词或具体词(concrete or abstract words);意义词或情感词(referential or emotive words);同义词的选择(choice between synonymous words)等。

2.词的反复(Lexical repetition):连接反复(immediate repetition);首语反复(lexical anaphora);尾语反复(lexical epistrophe);首尾语反复(symploce);链形反复(anadiplosis);间隔反复(distant or intermittent repetition);词根反复(root repetition);换义反复(ploce)等。

重点:能根据不同的文体正确选用词汇来表达思想。

难点:词的反复种类的理解和掌握。

Chapter Three:Phonetic Devices and Prose Rhythm (语音辞格和散文节奏) (6课时)本章包括两部分:语音词格和散文节奏。

1.语音词格(Phonetic Devices):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谐缀格(homeoteleuton);拟声(onomatopoeia);
2.散文节奏(Prose Rhythm):词的重音(word stress);句子重音(sentence stress);语调(pitch);停顿和语速(pause and tempo)。

重点:掌握语音辞格的各种表达方法,如:头韵;元韵;谐缀格;拟声等。

难点:对散文节奏的把握。

Chapter Four: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格) (8课时)
本章介绍了20种常见的修辞格。

它们是:明喻(simile);暗喻(metaphor);类比(analogy);拟人(personification);提喻(metonymy);借代(synecdoche);换称(antonomasia);一笔双叙(syllepsis);轭式搭配(zeugma);隽语(paradox);矛盾修饰法(oxymoron);夸张(hyperbole);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委婉语(euphemism);反语(irony);讥讽(innuendo);讽刺(sarcasm);转译形容词(transferred epithet);双关(punning ----语音双关(antanaclasis);语义双关(paronomasia)。

重点:各种辞格概念的理解和意义的掌握,并能应用。

难点:某些辞格之间的辩析。

如:明喻与暗喻;提喻与借代;一笔双叙与轭式搭配;反语、讥讽与讽刺等等。

Chapter Five:Allusions and Skewed Quotation (用典和改引) (8课时)
本章包括两部分:典故的来源和改引。

典故主要来源于:童谣(nursery rhyme);童话故事(fairy tales);神话故事(myths);传奇故事(legends);寓言(fables);圣经(The Bible);英美文学作品(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ks)等。

重点:了解典故的来源,并能准确的理解典故在具体的文章的意义。

难点:部分典故的来源需要认真的考证,才能理解其含义。

教学要求:
1.讲清基本概念,注意各种辞格之间的辨析;
2.结合汉语修辞,进行对比教学;
3.通过实例的讲解,掌握各种辞格的应用。

四.考核方式
考查。

五.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课程论文20%;作业10%;期末考试70%.
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课程将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课堂上教师致力于讲清楚基本概念,课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语言方面问题的能力。

具体活动有:小组讨论;个人探究;书面报告;
调研计划等。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English Rhetorical Option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年
参考书:
[1] 徐鹏《英语辞格》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2] 范家村《英语修辞赏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潘绍嶂《英语修辞与写作》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
[4] 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
[5] 黄任《英语修辞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6] 谢金良《西方文学典故词典》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
[7] 王广荪《简明英语修辞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9月
[8] 陈汝东《对外汉语修辞学》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9] 文军《英语修辞格词典》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 李国南《词格与词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 胡曙中《英语修辞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 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13] 华泉坤等《英语典故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4] 陈汝东《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 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