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5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精.doc

205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精.doc

205注安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本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 70题(每道题 1分 ,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共 15题(每道题 2分 ,满分 100分。

二、试卷全部为主观评分题,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 150分钟,终了时间一到,应考人员一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卡,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卡收点无误,并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 70分1. 如下保障安全生产的要素中,哪一项不属于安全生产“五要素”?A .安全文化安全科技 B.安全责任安全投入 C.安全法制 D.安全工程2.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 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 D.不容忽视3.根据事故调查分析的要求,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A.人的不安全行为B. 物的不安全状态C.自然条件、气象条件不良等D.管理不良和教育培训不力4.下述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A.“强制原理”认为,安全生产管理有必要采取强制手段约束个人的活动和行为。

B.“监督原则”认为,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因果关系原则”认为,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事故发生是必然的。

D.“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5.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设备故障 B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 C违章或违规操作 D安全生产管理松散 6.安全管理理论中的“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

A.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B.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C.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因此,管理必须激发人的工作能力。

D.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7.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 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上一层次来协调, 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

试问这种安全管理方式符合下列哪种管理的基本原则(。

A.动力原则B.封闭原则C.激励原则D.整分合原则8.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理念应该是:(A.进行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型安全对策B.追求本质安全,进行超前管理和预防型安全策略C.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加大惩罚力度D.加强制度化建设,经常性安全检查9.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后,事故上报时间最迟不超过(小时。

A.12; B.24; C.48; D.7210.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安全生产技术专职或兼职 B.安全生产管理兼职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专职D.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专职11.根据系统科学原理,建立安全生产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 人和机械B.人、机、能量、信息C. 职工、设备、工具、车间D. 物质、能量、信息12.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选项的是(。

A .仪器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设备和人员抽查法13.某企业具有员工 15000人, 2000年发生各类事故 36起,其中死亡 2人、重伤5人、轻伤 22人,造成损失工日 9600人日。

试计算:10万人工伤率是多少?A.193;B.19.3;C.0.64;D.266.714. 正确选用劳动保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 下列不属于选用劳动保护用品的基本原则是(。

A.根据标准选用 B.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C.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和防护用品防护性能D.防寒保暖15.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对评上 7级伤残等级的职工,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 (工资的(个月。

A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16 B本人工资 12 C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14 D本人工资 16 16.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的是(。

A.整改事故隐患B.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C.疏散和救援D.监控危险源17.已知上半年单位甲发生过轻伤、重伤、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 单位乙仅发生过轻伤和重伤事故。

如记单位甲为 A , 单位乙为 B ,试求 A ∪ B 及A∩B 发生的事故?(用集合符号表示A.A∪ B ={轻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轻伤、重伤事故 }B.A∪ B ={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死亡、重伤事故 }C.A∪ B ={轻伤、重伤、重大伤亡事故};A∩B={重伤、死亡事故 }D.A∪ B ={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轻伤、重伤事故 }18.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 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A .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19.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装置等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 查找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 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A.竣工安全审查 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验收价D .安全现状评价 20.不属于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的是(。

A.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B.危险识别与分析C.编制评价报告D.定性、定量评价21.起重设备在安装、检修、试验过程中发生了的人的挤压、吊具坠落的物体打击和触电事故,引起事故的危险因素为 ( 。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坍塌 D.起重伤害 22.我国最新发布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中列出了多少类特种劳动防护用品?A. 8B. 7C. 6D. 523.主要用于预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 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

A .安全检查表法 B.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C.事件树分析法 D.作业安全分析法 24. 故障树是一种描述因故关系有向树, 寻找发生事故的基本事件或基本事件集合 (即割集 , 通过这种逻辑关系的分析,就能辨识有关危险、有害因素,因而(。

A.最小割集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起码基本事件B.顶上事件发生需要所有的基本事件都发生而后发生C.故障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提出问题D.故障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对基本事件给出“0或1”25. 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 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法是 ( 。

A.因果分析法B.故障树分析法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D.危险指数法26.火灾是安全生产中重大灾害,它的发生不仅烧毁建筑物, 而且诱发其他灾变,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下图为安全人员编制的失火死亡事故事件树, 括号内为事件发生的概率, 则失火死亡发生的概率是(。

A. 0.1 B. 0.02 C. 0.2 D. 0.327.在国家标准 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小于 700 B.小于 500 C.小于 800 D.小于 40028. 事故的发生具有其内部规律和外在原因, 加强企业安全监督是避免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坚持(原则进行处理。

A.预防为主B.“四不放过”C.三同时原则D.责任追查到底29. 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军事设施、(、危险物品的运输。

A.制药设施 B.石油加工设施 C.采掘设施 D.烟花爆竹生产设施30.从事故发生的中间过程出发,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生产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偏差, 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的评价方法是 ( 。

A.危险和可操作分析(HZOP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C.离差分析法D.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31.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生产全面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是:(A.安全生产委员会B.安全检测部门C.HSE运行办公室D.安全生产科32.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及其(。

A.形态数量B.生产方式储存类型C.协调性干扰性D.危险特性数量 33. 划分安全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 由于评价目标不同、评价方法均有自身特点。

下列属于常用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的是 ( 。

A.以事故类别为主B.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C.以安全生产各个部门为主D.以重大危险源为主34.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防止出现漏项,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的过程。

A .安全预评价 B.安全评价 C.系统安全分析 D.安全验收 35.从业人员在 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 ( 设置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可以只 B.不必 C.不能只 D.视情况是否36.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中,对应急行动进行记录的文件为(。

A.一级文件。

B.二级文件。

C.三级文件。

D.四级文件3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共有(。

A.2个 B.3个 C.6个 D.8个 38.以下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指出,乡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B.《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

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9.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实施风险管理基本程序是:(。

A.风险评价、风险控制B.风险分析、提出方案、实施方案C.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D.风险调查、原因分析、整改、评审40. 通常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中可同时进行事故调查。

A. 应急策划B.应急准备C.应急响应D.现场恢复41.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对救援设备、交通工具、个体防护有明确要求的要素是 (。

A.机构与职责 B.应急资源 C.教育、训练与演练 D.互助协议42. 根据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生产作业区乙炔、氢、甲烷三种物质的临界量圴为 1吨,而实际使用量分别为 0.5、 0.3和 0.6吨,在如下哪种情况下应辨识为重大危险源? A.同时使用了乙炔和氢 B.同时使用了氢和甲烷C.同时使用了乙炔和甲烷D.都未达到临界量,无重大危险源43. 根据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汽油属于( .A.爆炸性物质B.易燃性物质C.活性化学物质D.有毒物质44. (不是企业第一领导者的职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