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的“三条线”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的“三条线”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的“三条线”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为师生指明教学的大方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笔者着重从明线、暗线、主线三个层面谈谈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一、明线——解决什么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红点、绿点部分比较直观的呈现了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其称之为明线。

红点内容是本窗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绿点内容是拓展或应用,这些问题是学生借助情境图提出来的。

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红点要解决“每块展板的图片部分各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这三个分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的问题;绿点部分要解决“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吗?”的问题。

以上两块内容都是本信息窗的明线。

明线也是一节课的底线,是要解决的根本的、首要的任务,也就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二、暗线——怎么解决问题
明线是要“解决什么问题”,那暗线就是“怎么解决问题”。

是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经历的探究过程。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在解决三个分数之间的关系时,引导学生借助三个一样的纸条,通过涂一涂,比一比,最终发现三个分数大小相同,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的
问题解决方法。

接下来,再探究这几个相等的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借助的方法就是同乘、同除,进而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暗线环节,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了发现规律的过程,培养了数学能力。

三、主线——解决问题思路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给我们呈现的基本思路非常清晰,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解读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

解读信息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提供前提。

然后根据信息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青岛版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然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借助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数学结论。

以上梳理了教材给呈现的三条线。

但不能作为师生教学的唯一标准,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照本宣读、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会制约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狭小的天地中。

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敢于打破教材的束缚, 立足教材、用好教材、跳出教材,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