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林讲义木的侵染性病原-病原真菌二
第三章林讲义木的侵染性病原-病原真菌二
半知菌的典型繁殖方式是从菌丝体上分 化出分生孢子梗,其上产生分生孢子。分 生孢子梗着生在营养菌丝上或聚生在一定 结构的子实体上。
Ainsworth (1973)分类系统是目前真菌界比较公认 的真菌分类系统,根据真菌形态和产孢方式将半 知菌亚门分3个纲:
1.芽孢纲 (Blastomycetes ):营养体是单细胞或发育 程度不同的菌丝体,产生芽孢子繁殖。包括酵母 菌和类似酵母的真菌。
白叉丝单囊壳菌(P. leucotricha):寄生于苹 果、梨和花红等。
8) 小煤炱属(Meliola):(图 Ⅲ12)。引起植物的煤污病,如油茶煤 污病菌(M. camelliae)。
9) 小丛壳属(Glomerella):
围小丛壳菌(G. cingulata)危害苹果、杉木、 茶、油桐、板栗、葡萄、柿、枇杷等木本植物的 叶片、果实和枝条,引起炭疽病。无性阶段为胶 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2) 子囊果为无孔口的闭囊壳,外部长有不同形 状的附属丝。
(3) 无性阶段在寄主体表呈白粉状(菌丝和分生 孢子)。根据闭囊壳内子囊的数目和附属丝的 形态,主要分为以下六个属(图 Ⅲ-11):
钩丝壳属
叉丝单囊壳 属
单丝壳属
球针壳属 叉丝壳属 白粉菌属
白粉菌属和单丝壳属:多半寄生于草本植物。
榛球针壳菌(P. corylea):寄生于板栗、榛、 香椿、核桃、杨树、柿树和猕猴桃等;
10) 黑腐皮壳属(Valsa)
子囊孢子单胞,腊肠形。如杨树腐烂病菌(V. sordida)、苹果腐烂病菌(V. mali)和梨腐烂病菌 (V. ambiens)
11) 内座壳属(Endothia):子座发达,黄色至桔
红色。子囊孢子椭圆形,双细胞,分隔处常缢缩。如引 起板栗疫病(干枯病)的寄生内座壳菌(E.parasitica), 现已更名为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半知菌的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盘 (acervulus ) 由菌丝构成的垫状或浅盘状、上面着生分生孢子 梗和分生孢子的产孢机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半知菌的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
由菌丝构成的一般有固定孔口的球形结构,其 内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器可生在基质的表面、部分或整个埋 生在基质或子座内。
2. 丝孢纲 (Hyphomycetes): 营养体是发达的菌 丝体,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座或分生孢子梗 束上,不产生在分生孢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3. 腔孢纲 (Coelomycetes ):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 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
半知菌的分生孢子梗束
分生孢子梗束:是一束基部排列较紧密、顶 部分散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 子。 分生孢子座:由许多聚集成垫状的、很短的 分生孢子梗形成,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16. 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引起苹果 锈病和梨锈病。
5. 半知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由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在自然界中 经常只出现无性阶段,在命名时尚未发 现有性阶段,所以称为半知菌或不完全 菌。
当发现其有性阶段时,大多数属于 子囊菌,极少数属于担子菌。
主要特征:
菌丝体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各 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或不产生孢子。
此处加标题
第三章林木的侵染性 病原-病原真菌二
眼镜小生制作
6) 外囊菌属(Taphrina):无子囊果,子囊裸生, 在寄主组织表面呈栅栏状排列,产生一层白粉,子囊 内有8个孢子,如引起桃缩叶病的畸形外囊菌(T. deformans)。
7) 白粉菌:
(1) 高等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以吸器伸入表皮 细胞吸取养料。
大型的真菌。 3.腹菌纲:担子果为被果型,马勃,地星等。
12) 锈菌
锈菌的特点:
(1) 只能生活在活的寄主体内才能完成生活史, 这种现象称为专性寄生;
(2) 在生活史中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典型 的锈菌具有5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0)、 锈孢子(Ⅰ)、夏孢子(Ⅱ)、冬孢子(Ⅲ) 和担孢子(Ⅳ)。
(3) 转主寄生: 即有些锈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 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锈菌中重要的属有: 13. 栅锈菌属(Melampsora),引起落叶松杨锈病; 14. 层锈菌属(Phakopsora),引起枣锈病;
15. 柱锈菌属(Cronartium),引起松瘤(栎) 锈病和五针松枝干疱锈病;
17) 丝核菌属(Rhizoctonia): 引起苗木猝到病,如茄丝核菌 (R. solani)。
18) 小核菌属(Sclerotium):
引起苗木白绢病,如齐整小核菌(S. rolfsii)。
19) 葡萄孢属(Botrytis):
常见的有灰葡萄孢菌(B. cinerea),引起 松树、柿、桉树等多种林木幼苗灰霉病。
20) 曲霉属(Aspergillus):如赭曲霉 (A. ochraceus)可引起苹果和梨的果实 腐烂。
21) 青霉属(Penicillium):如引起 柑桔果实青、绿霉病的意大利青霉(P. italicum)和指状青霉(P. digitatum)。
22) 镰刀菌属(Fusarium):如引起苗 木猝倒病和油桐枯萎病的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
1) 主要特征:菌丝体发达,有隔,细胞一般 是双核,有些双核菌丝在细胞分裂时两个细 胞之间可以产生“锁状联合” , 除锈菌外, 无性繁殖很少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生殖产生 担子和担孢子。
2) 分类:担子有隔或无隔、担子果有或无, 以及裸果 还是被果等性状进行分类。
1.冬孢菌纲:无担子果,黑粉菌和锈菌。 2.层菌纲:担子果为裸果型或半被果型,
12. 喙球壳属 (Ceratosphearia): 子囊壳球形或近球形, 具一个圆筒形的喙状孔 口。子囊壳单生或聚生 在寄主组织内。子囊孢 子多细胞,只有横隔膜。 如竹喙球菌(C. phyllostachydis)
寄生在毛竹上引起毛竹 枯梢病。
4. 担子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担子菌亚门是最高级的一类真菌,其中 包括可供人类食用和药用的真菌,如蘑菇、 木耳、银耳、茯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