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低排放除尘工程技术规范

超低排放除尘工程技术规范


以下要求等引用了相关标准:
以下项要目求等引用了引相用关标标准准:
项目
引用标准
渐扩段和渐缩段的设计 DL/T 5121 管路系统水介质流速上限 DL/T 5054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12
2.1 干式ESP 工艺设计
2.1.2 工艺设计要求
(2)电气部分
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项目
规定
高压供电电 可按电场或分区供电。干式ESP第一、二电场→高频高压 源供电方式 电源。特殊情况下,末电场→脉冲高压电源
发改能源[2014]2093号
环发[2015]164号
稳定性评估报告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HJ 526-2010
3
1 标准编制原则及思路
1.2 研究各技术特点,理清编制思路(1/2)
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分类及特点
除尘技术 分类
技术特点
常规ESP
除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运行费用较低、使用维护 方便、无二次污染,但其除尘效率受煤、灰成分等影响 较大。出口烟尘浓度≤30mg/m3,最低可达20mg/m3以下。
电除 尘器
干式 ESP
移动电极ESP
避免反电晕,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扬尘,对设备的设 计、制造、安装工艺要求较高。
除尘效率高,去除烟气中大部分SO3,提高湿法脱硫系 低低温ESP 统协同除尘效果,节能效果明显,二次扬尘有所增加,
具更优越的经济性。
湿式 ESP
板式WESP 管式WESP
能提供几倍于干式ESP的电晕功率,颗粒物排放可 ≤5mg/m3,同时对SO3、重金属汞等具有脱除作用。 水耗小,但废旧玻璃钢可能会引起二次污染。
数不够合理,因此作了重点规定。
烟气冷却器(低低温电除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NOx、SO2部分中 均无法体现, 因此作了规定。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6
主要内容
1 标准编制原则及思路 2 干式电除尘器及其系统 3 湿式电除尘器 4 袋式除尘器 5 电袋复合除尘器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7
干式电除尘器 及其系统
1
常规电除尘 移动电极电除尘
6
31
2
3
2 低低温电除尘

2


3 湿式电除尘

6


4
袋式除尘
3
25
4
2
5 电袋复合除尘
2
10

2
常规ESP、移动电极ESP、FF、EF:标准体系完善,以引用为主。
低低温ESP、湿式ESP(超低排放主流技术):虽有一些行业产品标准,
但标准体系相对不够完善,且近年技术发展较快,现有标准中的个别参
绝缘子
采用良好的电加热和保温措施;应有防结露的措施; 低低温ESP→防露型高铝瓷绝缘子,宜设置热风吹扫装置
振打清灰 应能实现自动控制,振打间隔、振打周期、振打顺序可调
JB/T 11311
项目 阳极板 阴极线
引用标准
项目
JB/T 5906 二次扬尘
JB/T 5913 电凝聚技术
引用标准 JB/T 12591 JB/T 12113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பைடு நூலகம்
11
2.1 干式ESP 工艺设计
2.1.2 工艺设计要求
烟气冷却器部分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项目
规定
传热元件 宜选取翅片管,优先选取H型翅片管,翅片厚度宜不小于2 mm
袋式除尘器 电袋复合除尘器
除尘性能基本不受烟灰特性等影响,出口烟尘浓度可 达10mg/m3以下,运行费用较高,废旧滤袋需资源化利用。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4
1 标准编制原则及思路
1.2 研究各技术特点,理清编制思路(2/2)
除尘设备出口烟尘浓度≠烟尘排放浓度
干式ESP 后一般装有湿法脱硫装置,湿法脱硫装置具有协 同除尘的效果。因此,为满足不同排放要求,不仅需要考虑 干式ESP 的出口烟尘浓度,还需考虑WFGD的协同除尘效果。
超低排放除尘工程技术规范
2019年12 月8 日
主要内容
1 标准编制原则及思路 2 干式电除尘器及其系统 3 湿式电除尘器 4 袋式除尘器 5 电袋复合除尘器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2
1 标准编制原则及思路
1.1 把握准入门槛,明确编制原则
编入本规范的技术,应满足燃煤电厂颗粒物超低排放要求 (10mg/m3),且不设技术壁垒。 编入本规范的技术,需经长期、稳定运行,原则上应有环境保护 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稳定性评估的案例支撑。 按《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HJ 526-2010)要求编写。 与《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火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 术指南》一致。
主要提出了以下要求:
烟气冷却器设计寿命
为15年
低低温电除尘系统灰硫比 宜大于100
低低温电除尘系统入口烟气温度
一般为90℃±5℃ 最低温度应≥85℃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9
2.1 干式ESP 工艺设计
2.1.2 工艺设计要求
(1)本体部分
对以下内容以及烟气冷却器进行了详细规定:
项目
规定
烟气流速
工艺设计
主要工艺设 备和材料
一般规定 工艺设计要求 二次污染控制措施
主要设备选性原则 主要部件材料选择 性能要求
低低温电除尘系统案例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8
2 干式电除尘器及其系统
2.1 工艺设计
2.1.1 一般规定
常规ESP及移动电极ESP的一般规定在HJ 2039-2014中
已作了规定。
50 mg/m3 ≥80% 也可实现超低排放
20 mg/m3 <50% 只能满足特别排放限值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5
1 标准编制原则及思路
1.3 调研现行标准(规范),突出本规范重点
序 号
分类
国家标准 (GB)
产品标准 机械行业 标准(JB)
技术规范 电力行业 环境保护行 标准(DL) 业标准(HJ)
0.8 m/s~1.2 m/s 离线振打→不大于1.2 m/s。
同极间距 300 mm~500 mm
灰斗
卸灰角≥60°;应设置可靠的保温层并采取加热措施; 采用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时,灰斗加热高度宜超过灰斗高度的二 分之一,宜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
以下要求等引用了相关标准:
项目 ESP 移动电极ESP
引用标准 JB/T 5910、11267
换热介质
采用水媒介,水媒介宜采用机组除盐水,保持水质pH值为7~10。 并对水媒介温度、流速等进行了规定
烟气流速 宜不大于10 m/s
设置方面
应设置烟气流、飞灰均匀装置;宜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应配置 合理的放水系统;应设置吹灰系统
防腐及 应有合理的防磨措施;应采取防腐措施;应采取适当的调节手 其他 段;并对烟气冷却器的部分尺寸及组成等作出了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