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背越式跳高(腾空技术)教案

背越式跳高(腾空技术)教案

2013年泸县高中体育教研课
水平五
课题: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
执教者:刘建
单位:泸县四中
时间:2013年12月19日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结合人类动作发展的相关理论,努力从水平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最后结合选项教学的有关理念,充分挖掘田径项目的健身价值,锻炼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年龄为16、17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青春期,朝气蓬勃、富有想象力,有很强的求知欲、表现欲,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他们热爱运动,身体素质好,这些都为本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教材分析:
跳高的腾空是指起跳离地后身体重心成抛物线运动,空中采用身体动作顺利越过横杆的技术。

背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应包括:
1、身体倒向横杆后,头部后仰,肩下潜的动作使髋部展开,同时两腿下垂、两膝稍张开的补偿动作维持杆上身体姿势的平衡。

2、当上体过杆后,完成低头、屈髋落腰动作的同时,以两腿伸膝上举作为补偿。

学习背越式跳高腾空技术的过杆技术,主要是起跳后腾空过杆的倒肩、挺髋。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丰富的用于“跳高”的运动经验,本课的学练,是接下来杆上技术和杆后技术学习的基础。

鉴于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背越式跳高的杆上技术的动作原理。

2、通过学练,学生能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杆上技术(倒肩顶髋),能注意控制身体平衡,安全的进行运动。

3、学生学习气氛浓,乐意接受指导,能勇敢的进行尝试练习。

重点:腾空后身体倒肩顶髋的方法
难点: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引起动机激发欲望”阶段——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模仿、提问、尝试练习。

2、“学习体验培养能力”阶段——教法:启发、示范、分析、分层递进、积极评价法等。

学法:体验总结、观察、反复练习、自评互评。

3、“放松身心评价总结”阶段——教法:引导、示范、积极评价法。

学法: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五)教学组织策略
为使学生尽快的掌握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课中设计了三个学练阶段。

在“引起动机激发欲望”阶段,首先安排了“找朋友”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之余进行热身和多种单脚跳的练习,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规则意识、与人交往意识和安全意识。

其次,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安排强化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力方法以及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

在“学习体验培养能力”阶段,主要安排了四个方面的练习。

首先,引导学生在运动场面改变的情况下,体验空中旋转动作。

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用力方法和掌握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

其次,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腾空后身体沿垂直轴旋转的方法。

目的在于:1、进一步掌握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2、知道放脚对完成空中身体沿垂直轴旋转动作的作用;3、知道弧线助跑对完成空中身体沿垂直轴旋转动作的作用。

第三,安排了两个提高练习,弧线助跑起跳后身体沿垂直轴旋转至背对横杆,并在最高点分别用手掌和手背击打羽毛球拍。

目的在于:1、使学生起跳后身体沿垂直轴转体至身体背对横杆;2、体会手臂的引领作用和适当的倒肩动作,为背越式跳高学习服务。

最后安排了“信任背摔”游戏。

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倒肩顶髋,体会“背弓”动作,为下节课的杆上动作学习进行铺垫。

在“放松身心评价总结”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身心放松,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集体的模仿练习。

(六)教学特色:
1、从“学生的已知”展开教学。

针对高一学生认知能力强的特点,课中注重动作原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这样练习”的缘由。

2、课中关注过程性评价,如落在垫子上、三步以内助跑是评价动作成败的标准;提高练习的“笑脸”评价等等,尝试以评价引领学生的练习。

3、关注个体差异,关注进步幅度,力求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的运动课题,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

五、课时教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