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01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1.在25mm~31.5mm公称粒级中(对应筛孔边长为26.5mm~31.5mm),长度70mm的碎石为针状颗粒。
(√)2.砂筛分析试验所使用的试验筛为圆孔筛。
(×)3.同等条件下卵石比碎石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低,但流动性好。
(√)4.石子的缩分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5.对于有抗渗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0%。
(×)6.普通混凝土指干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
(√)7.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8.抗渗混凝土掺用引气剂时,应进行含气量试验,含气量宜控制在5%~7%。
(×)9.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过程中,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应根据拌合物的稠度而定。
坍落度不大于70mm 的混凝土,用捣棒捣实为宜。
(×)10.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11.基准水泥有效储存期为自生产之日起(A)。
(A)半年;(B)三个月;(C)一年;(D)一个月。
12.检验普通减水剂时基准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B)范围。
(A)43%~47%;(B)36%~40%;(C)40%~44%;(D)45%~50%。
13.配制C35P8混凝土时,最大水胶比不宜大于。
(C)(A)0.60;(B)0.55;(C)0.50;(D)0.45。
14.检验高性能减水剂时基准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A)范围。
(A)43%~47%;(B)36%~40%;(C)40%~44%(D)45%~50%。
15.测定最大公称粒径19.0mm的碎石堆积密度时,适宜的容重筒容量为(B)。
(A)5L;(B)10L;(C)20L;(D)30L。
16.拌制受检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时,外加剂投料方式的采用(A)。
(A)同掺法;(B)后掺法;(C)先掺法;(D)以上方法俱可。
17.砂样两次筛分平行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分别为2.06、2.09,该砂属于(A)。
(A)细砂;(C)粗砂;(B)中砂;(D)无法判断。
18.称取某砂子干燥试样重400g各两份,进行含泥量试验,两次平行试验干燥试样的重量分别为391g、393g,则该砂子的含泥量为(A)。
(A)2.0%;(B)1.8%;(C)2.2%;(D)无效。
19.做砂子的颗粒级配试验时,如果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C)时,须重新试验。
(A)0.10;(B)0.15;(C)0.20;(D)0.50。
20.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C)kg/m3。
(A)1.0;(B)2.0;(C)3.0;(D)3.6。
21.混凝土坍落度测量精确至(A)(A)1mm;(B)10mm;(C)5mm。
22.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C)kg/m3。
(A)1.0;(B)2.0;(C)3.0;(D)4.0。
23.配制C50级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的母岩抗压强度至少应为(C)MPA。
(A)40;(B)50;(C)60;(D)70。
24.检验外加剂用的石子针片状物质含量应小于(A)。
(A)10%;(B)5%;(C)15%;(D)20%。
25.混凝土最大含气量不宜超过(D)。
(A)4.0%;(C)6.0%;(B)5.0%;(D)7.0%。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26.根据砂的细度模数不同,可分为(A、B、C、D)几种砂。
(A)粗砂;(B)中砂;(C)细砂;(D)特细。
27.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2009合格品的普通减水剂必须符合要求的指标有(A、B)。
(A)抗压强度比;(B)凝结时间差;(C)含气量;(D)收缩率比。
28.下列哪种结构应严禁采用含有氯盐配制的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A、B、C、D)(A)预应力混凝土结构;(B)大体积混凝土;(C)直接接触酸、碱或其他侵蚀性介质的机构;(D)骨料具有碱活性的混凝土的结构。
29.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对混凝土规定叙述正确的是(A、B、D)。
(A)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掺合料;(B)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C)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3;(D)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得1/2。
30.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A、B、C、D)。
(A)宜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B)粗骨料宜连续级配,针片状不大于10%;(C)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10%;(D)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以及粉煤灰或其它活性矿物掺合料。
31.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保水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析出水的程度来评定;(B)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C)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D)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确定(A、B、C、D)。
(A)砂率;(B)胶凝材料用量;(C)浆集比;(D)水胶比。
33.外加剂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下列指标为强制性指标:(A、D)(A)抗压强度比;(B)凝结时间差;(C)含气量;(D)收缩率比。
3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规定正确的是(B、C、D)。
(A)所采用的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5%;(B)最大水胶比为0.55时,钢筋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为300kg/m3;(C)采用掺量大于30%的F类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以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进行安定性检验;(D)对耐久性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应进行相关耐久性试验验证。
35.胶凝材料是混凝土中(C、D)的总称。
(A)非活性矿物掺合料;(B)活性矿物掺合料;(C)无机材料;(D)水泥。
36.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描述正确的是(A、B、C)。
(A)根据强度试验结果,绘制水胶比与强度线性关系图,确定略大于配制强度对应的水胶比;(B)在试拌配合比基础上,用水量应根据确定的水胶比作调整;(C)胶凝材料用量应以用水量除以确定的水胶比计算得出;(D)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应根据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调整。
37.骨料中的泥块会使混凝土(B、C、D)。
(A)发生碱骨料反应;(B)强度降低;(C)耐久性降低;(D)干缩增大。
38.砌筑砂浆是将砖、石、砌块等块材砌筑成砌体,起(A、B)作用的砂浆。
(A)粘结;(B)衬垫;(C)传力;(D)以上都不是。
39.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可分为(A、B、C、D)。
(A)M5;(B)M7.5;(C)M10;(D)M15。
40.现场配制砂浆由水、细骨料和水泥,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A、B)在现场配制成砂浆。
(A)石灰;(B)活性掺合料或外加剂;(C)脱水硬化的石灰膏;(D)以上都是;四、计算题(每题4分,共5题,20分)41.已知某工地砂浆试配材料为:P.O42.5水泥,富余系数为1.1;中砂,表观密度为2600kg/m3,堆积密度为1400kg/m3。
试通过计算,确定标号为M10的水泥混合砂浆的三个试配配合比的水泥用量。
(因该工地无近期统计资料,施工水平一般,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取2.50,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为350kg/m3,用水量取285kg/m3)。
则砂浆试配强度fm,0为(C)MPa。
(A)5.9;(B)11.6;(C)12.0;(D)14.1;(E)以上答案均不对。
42.取两份均为500g烘干砂样进行筛分,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筛筛余量分别为55g、120g、150g、120g、45g、9g、53g、121g、148g、122g、44g、9g,求该砂样细度模数?第一份砂样细度模数为(),第二份砂样细度模数为(),该砂样细度模数为()。
(C)(A)2.80,2.80,2.80;(B)3.00,3.70,3.35;(C)3.73,3.71,3.72;(D)3.75,3.76,3.76。
43.已知某工地砂浆试配材料为:P.O42.5水泥,富余系数为1.1;中砂,表观密度为2600kg/m3,堆积密度为1450kg/m3。
试通过计算,确定标号为M7.5的水泥混合砂浆的基准配合比。
(施工水平一般,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取1.88,水泥和掺加料总量为320kg/m3,用水量取275kg/m3)。
其砂用量为(A)kg/m3。
(A)1400;(B)1450;(C)2600;(D)2650;(E)以上答案均不对。
44.已知某工地砂浆试配材料为:P.O42.5水泥,富余系数为1.1;中砂,表观密度为2600kg/m3,堆积密度为1400kg/m3。
试通过计算,确定标号为M10的水泥混合砂浆的三个试配配合比的水泥用量。
(因该工地无近期统计资料,施工水平一般,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取2.50,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为350kg/m3,用水量取285kg/m3)。
其水泥用量Qc为(A)kg/m3。
(A)188;(B)191;(C)245;(D)350;(E)以上答案均不对。
45.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时:已知施工水平一般,砂浆试配强度为M10,水泥实测强度为36.5MPA,砂浆特征系数α=3.03,β=-15.09,则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为(B)kg(A)238;(B)245;(C)248;(D)259。
配合比02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1.抗渗混凝土掺用引气剂时,应进行含气量试验,含气量宜控制在5%~7%。
(×)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掺加引气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的机理是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细小的、封闭的气泡,改变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
(√)4.在混凝土坍落度试验过程中,取得的试样用小铲一次性装入坍落筒内。
(×)5.配制抗渗混凝土时,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
(×)6.每立方抗渗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00kg。
(×)7.表观密度定义为集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8.抗渗混凝土: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
(×)9.强度等级不低于C50的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
(×)10.骨料的组批规则中,用大型工具运输是指火车、货船运输,小型工具运输指汽车运输。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1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钢筋混凝土,其矿物掺合料为粉煤灰,如其水胶比>0.40,则矿物掺合料的最大掺量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