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书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书

因,我们要在执行对策上长期坚持,长抓不 屑。
十、基层单位对成果的评价:
2004年9月到2005年2月期间,没有产生缸体磕碰伤的机加不合格产 品。机加缸体工段的机加废品率由1-8月的0.34%下降到9-12月份的 0.20%。
成果确认表
六、对策: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对策表,见表2
表2 主因对策表
序号 1 2
主要原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定期培训
地点
完成日期 负责人
李刚、王长臣
操作者没有按 每个操作者都能按照操 加强教育 照操作规程做 作规程做 刀具材质差 定期检查
缸体工段 2005.9.20 2005.1
刀具在指定的使用寿命 将有问题的刀具反 缸体工段 内不出现异常现象 馈给相应的单位
2004.8.14
1 操作者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做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 检查设备 检查设备 检查设备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 检查设备 外观检查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2004.8.5 2005.8.6 2004.8.3 2004.9.2 2004.9.4
五、主要原因:
1 2 操作者没有按照 加强教育 操作规程做 刀具材质差 定期检查 检查 检查 李刚 李刚 2004.8.4 2004.8.4 是 是
末端因素
工件粘铁屑 设备压力不稳定 主轴振动 气检不灵敏 铸造缺陷 刀具材质差 定位销松动 返修过程不正确
确认方法 确认过程 验证人 完成时间 结论(是否主因)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李刚 李刚 李刚 李刚 李刚 李刚 李刚 李刚 李刚 2004.8.3 2004.8.3 2004.8.3
全员
七、实施:
通过对对策(1)、定期对员工进行教育;(2)、及时将刀具情况 反馈给相关单位等从2004年9月到2005年2月期间,没有产生缸体磕碰 伤的机加不合格产品。
八、效果检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果及验 证时间):
2004年9月到2005年2月期间,没有产生缸体磕碰伤的机加不合 格产品。通过开展QC质量小集团活动,使全员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 大大的增强了职工的质量观念。通过开展“不良率的降低”的小集团 活动,机加缸体工段的机加废品率由1-8月的0.34%下降到9-12月份的0. 2%。


小 组 成 员
李 刚 王波 关猛 孔繁博 康玉明 吴波 王 宇 陈 震 李士臣 王长臣 杨可吉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历 年 成 果
2004年 9月到 2005年 2月期间,没有产生缸体磕碰伤的机加不合格产品;通 过开展 QC质量小集团活动,使全员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大大的增强了员工 的质量观念。通过开展缸体磕碰伤的小集团活动,机加缸体工段的机加废品率 由 1-8月的 0.34%下降到 9-12月份的 0.2%。
现状说明
一、选题理由:磕碰伤的缸体数量太多
二、现状调查:(见巴利托曲线图)
现状说明
三、设定目标:到2005年2月份不合格品的数量为0台 四、原因分析:(用因果图即鱼刺图、系统图或关联图分析)
主要从人、机、料、法、环等五方面进行分析
对因果图我们对末端因素进行要因确认见表1
表1 主因确认表
序号
2 3 4 5 6 7 8 9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书
小组名称: 缸 体 机 加


题:
位:
不 良 率 的降低
东安三菱机加厂
航空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制
质量管理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注册登记号 课题名称 组 长
姓 名 性别
机加厂缸体工段 注册登记日期 不良率的降低 李刚 副组长
职务 (职称 )
成立日期 课题类型 王波,关猛 性别
2004.09.16 质量攻关 职务 (职称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