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河北远洋希望学校景玉姣【活动目标】1.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
3.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生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深化和发展。
【教学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综合练习法,并注重了学生自我评价方式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音画结合情境导入看三国演义图片剧照,倾听《三国演义》主题曲,用壮阔的画面和雄厚的音乐把学生思想引入特定的情境中。
师导语: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主自强、不畏强暴的唐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时,坚决反抗侵略的英雄辛弃疾;被誉为“旷古烁今第一才子”的苏轼……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杰都付笑谈中。
这些“千古风流人物”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堂课,来感受风流人物的风采吧!学生集体朗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和毛泽东的诗词(多媒体投影显示)。
研讨:什么叫“风流”?什么样的人物堪称“风流人物”?他们具有哪些特征?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风流人物”特点:(1)、建功立业的人物(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3)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
二、多媒体出示题目,明确四大环节。
题目:《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板块:1、数风流人物2、说风流人物3、评风流人物4、写风流人物第一环节:展示英雄排行榜——数风流人物让各小组把课前活动准备的十位英雄人物列举出来,并提示:(1)你心目中的英雄都有哪几类?(2)排在第一名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排列?(学生自由发言)第二环节:领略人物真风采——说风流人物引导各组同学依照本组选定的角度范围的风流人物进行“展示”(每组任选一个角度,组内同学互相补充)。
可从领袖风采、忠臣良将、艺术才子、思想科技名人、革命英雄、商界巨子、家乡名人等不同方面任选,也可以按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分类选择,并且按照古代、近代、当代来分类。
展示方式由各组自定,如讲故事、说成就、读名言、颂名篇、做访谈汇报、英雄事迹解说或演讲等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点拨其它小组学生听后发表个人见解。
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一、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伟人大家, 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教师不做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
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
二、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
每小组展示3-4分钟。
第三环节:评古论今话英雄——评风流人物引导各小组选出一位典型的风流人物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评价人物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多层面去评价,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其它小组如有不同意见,还可以补充或论争。
时间每小组3—4分钟。
第四环节:落笔千言写英雄——写风流人物指导学生针对历史人物的事迹影响、精神形象和及个体心灵对话、评价作进一步整理,用精美语言编织写成短文,在班上发言。
拟写短文的要求如下:1、可以从某个伟人的名言中提炼出观点,写成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2、可以评价某个伟人,结合其主要经历和作品来谈。
要求:言之有据,观点鲜明。
3、可以根据搜集到的材料,通过自己想象,编写伟人某个时期的生活故事。
要求:想象大胆,情节合理。
4、如果要你选择一位伟人和他对话,你会选择谁,说什么。
要求:内容充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另外,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新的角度挖掘素材,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可以引用搜集到的材料,但不能完全抄袭,文章要有创新精神。
写作时间:10分钟。
三、评价总结由评价组宣读综合评价的结果,做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
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发表个人看法以作引导。
四、教师结语我们知道:不管是领袖,还是平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商海巨子,只要他们是为了当时国家的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都是风流人物。
我们要学习他们,以此激励自己前进,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也做出应有的贡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攀巨人铁肩,育完美人格”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做未来的“风流人物”!五、课后作业1、根据搜集整理的信息,扩写成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2、把本组整理的名人信息,分类编写成名人档案集。
小组评比。
课后反思:《好读书读好书》河北远洋希望学校景玉姣【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能学习名人刻苦读书,会选择优秀书籍,懂得一定的读书方法,在阅读中实现“求知”的愿望。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好书,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通过活动,增长学生才干,提高学生搜集积累资料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及写作能力。
【教学安排】学生利用一周的课外时间搜集资料,作好活动准备。
课内活动时间一课时,设计了三个主题: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课后作业以练笔为主: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流程】图片导入新课——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我们今天要进行的是综合性学习。
首先要请同学们观赏几幅图片,想想:你认识它们吗?——巍峨的长城、雄伟的布达拉宫、神秘的埃及金字塔、美伦美奂的雪莉歌剧院、钢铁巨人埃菲尔铁塔……这些名胜古迹、著名人物,跟我们距离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它们却像见到了一见如故的老朋友,你们说这是为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它们的?是的,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就是心灵的远游,它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今天,我们就请来了这位尊贵的客人做我们活动的主角。
围绕它,我们设立了三个主题的活动: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下面我们首先要进行的是第一个主题:好读书——学名人手不释卷)二、教学过程:一、成立合作小组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给出例子,回答学生的质疑。
2.有效合理的分组。
(1)小组人数:4~6人(2)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
原则上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
(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理解)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接近最好,以便于沟通交流。
(3)任务分配:让小组中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3.调查小组成员读书情况,撰写相关调查报告。
(学生可参照第五单元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的介绍)二、教学步骤(一)课外合作学习部分活动一:名人与读书1.由小组内各成员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经验和趣闻轶事。
同时,鼓励学生注意利用社区资源访问身边的有关人士,如图书馆馆长、书店经理、政府官员、学校校长等,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2.小组根据组员的特长和资料搜集情况,选择其成果展示的方式(“名人读书名言”的集子、“名人读书经验”的墙报和手抄报等),并由学生动手制作。
3.组织一次组内的“名人读书故事会”。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活动二:读书大家谈讨论话题包括: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经典作品的关系?怎样理解“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如何看待网上阅读?(也可由学生自行设计其感兴趣的话题)1.由各小组根据其小组成员的意向确定研讨的话题。
2.学生参与活动的步骤是:(1)联系实际,研究、提出自己对这一话题的看法、观点,以及支撑的理论依据或事实依据(可以引用名人包括身边名人的言论证明自己的观点);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兴趣、方法、习惯、对书籍的选择)。
(2)在小组内开展交流,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智慧。
(3)认真听取同样的意见、观点。
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整理出一份代表小组意见的材料,并选择一名组员准备参加班级内的交流。
(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思考、解释、倾听、综合和分析,并领悟一些读书的心得)活动三:与书籍结伴而行读:小组成员以自主选择或同伴推荐的形式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教师可建议学生选择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开展组内阅读,以有利于产生共同的话题)听、说:与小组成员交流,报告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写:撰写关于读书的作文(摘录、体会、改写、缩写、部分内容扩写、文章续写等),重视学生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表达,同时要求他们的作文在组内进行交流,并经过小组内1~2位组员的校订(包括错别字、词语的使用、病句等的订正,对文章构思、材料的选择等的建议),并在文后签下校阅同学的名字。
建立相对固定、较为长期的读书小组:确定成员、拟订保障制度。
(二)课堂活动部分导入:Flash音乐画面──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显示几则关于“书”的名言: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刘白羽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读不同的书可以有不同的收获:1.开卷有益;2.有益之书“多读”“广泛读”。
引用培根的《谈读书》中名言:照应此主题──喜好读书,读有益之书。
板块一:名人与读书 1.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名人读书名言》集、手抄报、格言书签等。
2.听故事、说感受。
(有可能的话,放录音、看录像;听电台、电视台讲名人读书故事──了解故事,学习讲故事的方法) 3.全班活动,每组选派一名学生在班内交流,完后,请其他组学生谈听后感。
形成班级的合作学习氛围。
(学生讲一个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其他同学谈自己的体会)板块二:读书大家谈 1.各小组派出同学阐释对“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经典作品的关系?怎样处理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的关系?如何看待网上阅读?”等问题的看法(可引证身边名人的观点),开展班级内的讨论交流。
2.同学们向被邀请的教师或作家、计算机行业人员等,进行现场的访谈和咨询,请他们谈对以上问题的看法。
板块三:我们怎样读书1.小组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