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试题(A卷)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想象力”是美国学者谁的著名术语()A.霍曼斯B.科塞C.达伦多夫D.米尔斯2.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代表人物是()A.韦伯B.孔德C.斯宾塞D.迪尔凯姆3.社会学是从什么学科中分化出来的()A.历史学B.哲学C.政治学D. 经济学4.西方社会学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是()A.斯宾塞B.迪尔凯姆C.孔德D.韦伯5.被西方誉为“第一个对日常生活特定现象进行社会学研究并系统形成一套富有生命力方法的学者”是()A.帕森斯B.迪尔凯姆C.墨顿D.米德6.国际社会协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下于何时在挪威奥斯陆成立()A.1905年9月11日B.1905年10月1日C.1949年9月11日D.1949年10月1日7.社会调查研究一般的步骤程序为( )A.提出设想→确定课题→设计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B.确定课题→提出设想→设计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C.确定课题→设计方案→提出设想→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D.提出设想→设计方案→确定课题→收集资料→整理并分析资料8.提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是()A.罗伯逊B.费孝通C.泰勒D.滕尼斯9.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是()A.社会制度B.个人关系C.群体关系D.血缘关系10.认为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的观点属于()A.文化中心主义B.文化绝对论C.文化相对论D.文化民族主义11.关于人格研究,精神医学把分析的焦点集聚于()A.性格B.意志C.知性D.气质与体质12.有关社会化,主张“角色扮演”的理论代表人是()A.埃里克森B.米德C.佛洛伊德D.皮亚杰13.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某些基本的冲动,尤其是人对满足性欲的追求和人的攻击性”的观点属于()A.认知发展阶段论B.认同危机C.精神分析法D.镜中之我14.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这一理论是()A.社会交换理论B.符号互动论C.本土方法论D.共享定义的互动15.中国社会中,社会网络核心是以什么关系为基础的()A.地缘B.血缘C.业缘D.族缘16.社会群体根据其形成与行动原则可以分为()A.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B.内群体和外群体C.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D.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17.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是()A.血缘家庭B.对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一夫一妻制家庭18.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扩展家庭19.美国心理学家摩尔斯和洛斯哥是权变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创立了()A.Y理论B.X理论C.超Y理论D.超X理论20.被帕森斯称为“少数几个真正的社会学概念之一”的是()A.失范B.控制C.组织D.整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以下是社会学的社会功能的是()A.描述功能B.解释功能C.预测功能D.提示功能E.规范的功能22.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包括()A.社会学方法论B.社会学研究方式C.具体方法与技术D.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E.社会调查23.被称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的是()A.韦伯B.基登斯C.帕森斯D.马克思E.迪尔凯姆24.社会化的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A.技能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道德社会化D.行为社会化E.性别角色社会化25.组织过程主要的环节有()A.领导与决策B.沟通与交往C.分工与协作D.控制与参与E.统一与管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会学2、符号互动理论3、“镜中之我”4、“迟发展效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2小题每题6分,3、4小题每题7分,共26分)1、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思想?2、简述从众与模仿的区别?3、简述社会互动应具备哪些条件?4、简述近几年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社会问题具有什么含义和特征?2、什么是社会控制?联系实际谈谈社会舆论控制的特点和作用?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D2.A3.B4.C5.B6. C7.B8.D9.A 10.C11.D 12.B 13.C 14.C 15.B 16. D 17.C 18.B 19.C 2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BCE 22.ABC 23. ADE 24.ABCDE 25.ABD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2、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反实证主义的主观社会学,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只有通过人际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才能得到解释,而人际互动是以运用符号以解释和确定相互间行动的意义为媒介的,因此,社会是个人借助符号互动的产物。
符号互动理论的分析框架是由库力、米德、布鲁默等人建构的,而米德是这一理论核心体系的创立者。
3、“镜中之我”“镜中之我”不是我们实际上的样子,也不是别人对我们的真实看法和评价。
相反,它是指我们对于别人如何看待和评价我们的理解和解释。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或者说是这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镜中之我”包含三种过程:(1)表现;(2)辩论;(3)主观解释。
4、“迟发展效果”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额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
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农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2小题每题6分,3、4小题每题7分,共26分)1、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思想?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作是各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体系,主张对这一体系从静态和过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静态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结构;过程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行动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
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体系维持生存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作为确定结构要素的依据。
2、简述从众与模仿的区别?从众与模仿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第一,模仿是一种行动者主动的自愿的行为,而从众并非是行动者自愿的行为,具有消极性;第二,模仿是行动者在没有外部压力下的一种行为,而从众是在行动者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的一种行为,可以说从众是一种有压力的特殊的模仿;第三,模仿的对象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少数人,但从众的对象一般总是多数人。
3、简述社会互动应具备哪些条件?(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之间,这是互动的结构性条件;(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动才产生互动,不论这种依赖性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是亲和的还是排斥的;(3)参加互动的人都是有意识的,都基于行动者一定的需要与利益,都力图用头脑中成熟了的计划去调动另一方的行动,即都是对对方抱有某种“期望”的社会行动;(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5)互动的双方一般互为主体或客体。
4、简述近几年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的原因?这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也有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作用。
一是在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上,沿袭了外延扩张、粗放经营的路子。
二是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上,仍局限于传统的城镇布局结构体系;三是在城镇“人”的集聚上,受制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而仅靠小城镇自身非农人口的自然增长难成大器;四是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并不理想,其制约因素在于搬迁成本、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企业搬迁带来的企业产权、管理控制权和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造成企业没有搬迁的利益动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社会问题具有什么含义和类型?(1)社会问题含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中产生和客观存在的,影响(或妨碍)社会生活和社会机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且需要和只有以社会力量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2)类型:一是按社会问题的产生分类:首先,按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趋势或可能性;其次,按社会问题产生与社会结构;再次,按社会问题产生与社会存在(运动)的状态。
二是按社会问题的内容、表现分类:首先,按社会问题的本质社会失调的具体内容;其次,按社会问题的表现状态与主体人行为;再次,按社会问题的表现程度。
三是按社会问题的影响及解决分类;首先,按社会问题对社会影响的根本性质;其次,按解决社会问题的条件。
2、什么是社会控制?联系实际谈谈社会舆论控制的特点和作用?(1)社会控制:通常是指人们依靠社会的力量,以一定的方式(主要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约束,确定与维护社会秩序,使其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的过程;(2)A.社会舆论的特点:大众性;现实性;大众传播;软约束性。
B.社会舆论的作用:首先,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其次,社会行为的导向作用;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
C.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