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常用导则比较汇总16
三级:充分借鉴现有资料。
现状调查主要内容:
生态背景调查:
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非生物因子(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保护物种:逐个物种类型(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
敏区:逐个区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生态问题调查:
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生物入侵、污染危害等,指出类型、成因、分布、发生特点。
河湖湾:每期1次,每次3~4d;
河口:每期1次,每次2d。
一级:一个水文年丰平枯地下水位一次(若有近3年资料,评价期内至少一期监测);
二级:一个水文年丰枯的水质、水位一次;(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
三级:评价期内至少一期一次水质、水位(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
基本水质因子一级两期(若有近3年资料,可补充一期),其他一期
常规+特征(特征见表);
一二级且水域要求高(保护区),水生生物和底质。
K+Na、Ca、Mg、CO3、HCO3、Cl、SO4离子浓度
基本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Cr6、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高锰酸钾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及背景值超标水质因子为基础,根据地下水类型、污染源状况适当调整。
给出主要声源数量、位置和源强;
敏区现状要实测;(二级为主,三用已有)
预测覆盖全敏区,给出敏区和厂界预测值,绘制等声线图(高于3F,补垂向),影响人口分布,超标范围和程度;(二级无垂向;三级无画图和影响人口)
分期预测;(近中远期;三级无)
从影响人口和影响程度方案比选(二级环境合理性分析,三级无);
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三级只提出措施并达标分析)
F=468/(31.6+T);
pH=7-J,J≤7;
=(J-7)/2,J>7;
多项:幂指数、加权平均向量模、算术平均;
污染源整理:等标污染负荷(比)
主要污染源(物):累计负荷比>70%;
总负荷P:每个污染源的每种污染物叠加;
单个Pij:=(Cp/Cs)Qp(单位:m3/a)
负荷比:K=Pij/P;
污染修复工程、一二级改扩建应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分析污染状况。
地下油库和危填一级;
评价范围
2D10%直径或边长;
范围:5km≤X≤50km;
线源中心线两侧各200m;
包括对地面水影响较显著区域,按污染物可能的达标范围。
据污水量和水域规模参考现状调查范围表,表列范围为河流排污口下游的长度。
简单1、等水位下游L=ɑKIT/ne,,上游根需,两侧L/2。
否则2、一级,≥20km2,二级,6-20km2,三级≤6km2,包重要水保护目标,据需适当扩
日均:20h或采样时间;
(TSP、Pb和BaP:24h采样时间)
8小时(O3):6h;
时均:45min采样时间;
水质调查时期:
类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河流
丰平枯
至平枯
平枯
至枯
枯
河口
同上
同上
同上
湖库
同上
同上
同上
海湾
大小潮
大小潮
大小潮
冰封期:较长且作为饮用、食品或渔业水;
丰水期:面源污染严重,丰质劣枯质;
调查天数:
科研判定或实际监测结果;
区域生态背景或本底值;
性质规模敏性类似项目类比影响;
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意见。
工程分析内容:
时段:勘察、施工、运营和退役;
内容:位置、类型、组成、占地、总平布局、施工方式、运行方式、施工时序、替代方案、投资、规划环评和设计方案。
工分重点:(4个工程行为)
重大影响、资源占用、涉敏、间累影响。
三级
Pmax<10%或D10%<源厂距
3、4,或增量<3,且人不大;简要评价;
等级调整
(幅度不超1)
不低二:高能多源(≥2)、城道、一类区或接超标或重危;
可低一:改扩建总量明少;
公铁路:按集中源;
有重叠,按高;
面积或长度不同类别,按较高;
改扩按新增占地;
矿山显改、闸坝显改,上调一级;
根据项目和水域功能情况适调。
二三级:适缩;
线工边界两侧200;包含水源保护区,
评价要求
/
/
一级:详细掌握评价区水地条件(场地≥1/10000图件,评价区≥1/50000图件)及利用现状规划;现状监测,详细掌握地下水质量现状动态信息;基本查清场地水地条件,开展勘察试验包气特征和防污;数值法预测,不宜概化可自选;结合环保措施预测趋势评价对保护目标影响;据预测结果和包气,提可行保护措施,跟踪监测计划,应急预案。
现
状
调查与评价
污染源
调查
调查对象:
一二级:项目、在建、已批和拟替代;
三级:只项目。
调查内容:(下为一级,二从简,三只概)
排污概况:(源改非周)
满负荷排放,逐一统计有和无组织源强;
改扩建:三本帐;
剧毒污染物非正常量;
周期性排放系数(0~1)。
点源调查内容:
坐标、两高、风速、内径、温度、正排和毒非排;
面源调查内容:
一级:≥7,可能受影响含水层3-5;
上游和两侧各≥1,场地和下游共≥3;
二级:≥5;可能受影响含水层2-4;
上游和两侧各≥1,场地和下游共≥2;
一级:≥3;场地和下游共≥3;
上游≥1,场地和下游共≥2;
取样深度:地下水位下1米
样品采集和测定:
自动采样泵或者人工定深采样器采集;
采集前,先测水位,然后全井孔清洗,抽取水量≥3倍井筒水体积;
单跑道:3~9个测点;
双跑道:9~14个测点;
三跑道:12~18个测点;
现状评价
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表列浓变、最大占标率、超标率,评价达情;
浓度日变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
重污染时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水质调查的继续;单项和多项;
单项:标准指数法:指数>1,超标。
DO=|F-J|/(F-S),达标;
=10-9F/J,超标;
特征因子,至少一期
管道岩溶区、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或监测井难布置基岩山区,若有近3年资料,可不监测现状水位水质,若无至少一期
/
/
监测布点
点数:一级≥10;二级≥6;三级2~4;
(公铁按集中源;道路不限;无同污可减)
点位(测期主导风为轴,上风向为0°)
一级:“米”,下风加密1~3;
二级:“十”,下风加密;
其他:
建筑物下洗(局部高浓度);
粒径分布:分级不超20、分级粒径、质量密度、各颗粒物质量比。
调查原则:
点源:收资为主,必要实测;
面源:收资,一般不实测;
调查内容:
点源(排污口):
位置(附图)、断面上的位置和排放方向;
排放方式:分散、集中排放;
排污数据:排放量、浓度、速率等;
用排水:取水、用水、循环和排水量;
项目
大气
地表水
地下水
生态
声
评价等级
一级
Pmax≥80%且D10%≥5km
≥2万无三;<1千只三;
污水不含间冷、循环和清下,但包热水;
复杂:类≥3或类=2预≥10;
简单:类=1且预<7;中其他;
大河≥150,小河<15;
大湖≥25,小湖<2.5,H≥10;
大湖≥50,小湖<5.0,H<10;
(记:均≥和<)
三级:“一”,下风加密;评围有例可不测。
测点条件:
采样口水平线与建筑高度夹角<30°;
点周围270°捕集空间;
周围20m内无排放源;
周围15~20m内无高树。
河流、河口:
断面:上游500m、范围两端、重保对象、水文突变(支流汇入)、水质突变(排污口处)、重点水工物(取水口、桥梁涵洞)。
垂线垂样:
规模
均要:坐标、两高、正排;
矩形:长宽、正北逆时夹角;
多形:顶点或边书;
近圆:半径;
体源调查内容:
坐标、两高、正排、边长W;
源型
横扩
源位
垂扩
单源
W/4.3
源底地形高=0
源高/2.15
连体
W/2.15
建上或邻建
建高/2.15
间隔
2W/2.15
非建上或不邻
源高/4.3
线源调查内容:
坐标、两高(距地面和街道街谷)、路宽、三车(车速、车流量、车型比)、排污速率。
二级:基本掌握(反映位置关系,≥1/50000图件);现状监测,基本掌握;根据场地水地条件掌握情况,有针对补充开展勘察试验包气特征和防污;数值或解析预测;提可行措施和监测计划。
三级:了解(给出相关图件);基本掌握补径排和质量现状;解析或类比预测;提可行措施和监测计划。
影响判据:
相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区划要求;
pH、Eh、水温和DO等不稳定项目现场测定。
/
覆盖评级范围,包括边界和敏感点;高于3F,分层监测;
评围无明显声源,代表性区域布点;
评围有明显声源或改扩建项目:
固源:重点设在既受项目声源也受现有声源影响的敏区;
流源:代表性敏区布点,其余敏区可通过代敏噪声计算得出;
改扩建机场:代表性敏区,其余敏区可通过代敏噪声计算得出;
项目分类:Ⅰ类污染;Ⅱ类问题;Ⅲ类混;
评价等级:洞矿含水油气储油、危废填一级,两场分评,线按涉水敏和场址分段评
Ⅰ
Ⅱ
Ⅲ
敏
一
一
二
较
一
二
三
不
二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