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质量责任制1、对本项目施工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和上级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负责贯彻落实企业制订的工程质量责任制,负责对项目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特别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员工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3、确定在手工程的质量方针目标,定期组织质量大检查,掌握工程质量状况,经常对项目部施工的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4、负责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称职的人员,有计划地对质量检查人员进行培训,支持执法部门工作,授予执法部门质量否决权。
制定质量奖惩办法,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议,表彰奖励质量管理工作做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批评处罚忽视质量的部门和个人,对质量事故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组织创建优质工程,制订创优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奖励措施,组织签订落实各级创优工程考核。
5、推行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机构,逐步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管理。
在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上签字。
广东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质检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制1、对本单位施工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方针政策、规范、规程、标准以及企业制订的质量、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2、负责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工质量管理与技术培训。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验收规范,分项工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负责实施。
3、负责制订本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如季节性施工措施施中应有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并负责实施。
4、组织单位工程技术、质量交底,编制新工艺、新技术的质量保证措施,组织对新工艺、新材料的“样板”工程质量作出鉴定。
5、参加质量大检查,指导生产安全组工作,支持生产安全组贯彻执行“三检制”、“样板制”。
协助项目经理抓好全面质量管理。
6、组织主要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基础验收,结构验收,参加竣工验收;负责质量事故的技术处理,重大质量事故提出技术处理意见报公司审定。
发生质量事故及时向公司技术负责人汇报,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督促填写质量事故报告送公司有关部门。
7、加强外包队伍质量管理、技术管理。
协助材料组把好材料质量关(包括订货封样和材料进厂验收)。
8、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严格按国家规范、规程、标准,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组织本项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审查、指导工长做好技术、质量交底记录,并在施工中检查落实。
9、对本项目工程技术资料及时、齐全、正确负责。
及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参加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和工程结构验收,参加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组织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10、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操作质量上负指导责任。
参加新材料、新技术。
新工艺样板工程质量的鉴定。
对分包单位工程质量负技术上指导、帮助、管理的责任。
11、负责一般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并报公司批准。
对重大质量事故提出调查和技术上处理的事故报告,发现质量事故有逐级上报的责任。
12、负责本项目的工程质量保修,办理回访签证。
发现质量事故,必须如实向上级部门书面报告,如隐瞒不报,擅自处理,对造成后果负全部责任。
广东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交底制1、技术交底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2、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特殊和隐蔽工程、易发生质量事故与工伤事故的工程部位均须认真作技术交底。
3、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经过检查与审核,有签发人、审核人、接受人的签字。
4、所有的技术交底资料,都要列入工程技术档案。
5、由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向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的内容:(1)、设计文件依据:上级批文、规划准备条件、人防要求、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及合同。
(2)、建设项目所处规划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烈度。
(3)、施工图设计依据:包括初步设计文件,市政部门要求,规划部门要求,公用部门要求,其他有关部门(如绿化、环卫、环保等)的要求,主要设计规范,甲方供应及市场上供应的建筑材料情况等。
(4)、设计意图:包括设计思想,设计方案比较情况,建筑、结构和水、暖、电、通、煤、气等的设计意图。
(5)、施工时应注意事项:包括建筑材料方面的特殊要求、建筑装饰施工要求、广播音响与声学要求、基础施工要求、主体结构设计采用新结构、新工艺对施工提出的要求。
6、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交底的内容:(1)、工程概况一般性交底。
(2)、工程特点及设计意图。
(3)、施工方案。
(4)、施工准备要求。
(5)、施工注意事项,包括地基处理、主体施工、装饰工程的注意事项及工期、质量、安全等。
7、应按工程分部、分项进行交底,内容包括:设计图纸具体要求;施工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土建与其他专业交叉作业的协作关系及注意事项;各工种之间,协作与工序交接质量检查;设计要求;规范、规程、工艺标准;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隐蔽工程记录、验收时间及标准;成品保护项目、办法与制度、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8、工长向班组长交底,主要利用下达施工任务书的时候进行分工程操作交底。
广东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材料采购、检验、保管制1、选择供方:对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应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择优选择供方,然后编制采购计划并报有关部门及领导审批。
2、组织管理:对工程施工中需要的各种标准、规程、规范、说明书、图集等收集整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贯彻。
3、进货控制:对所有进场物资、材料都应出具出厂合格证,经有关人员检定验收后进行量方、检斤、检尺、没有问题方可入库并严格按仓库保管办法规定管理。
4、材料管理:材料管理是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个主要环节。
材料管理效果直接影响项目施工效益。
项目施工管理过程材料管理应考核采购的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即采购的材料是否具备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明及必要的检测复核证明。
其次是按计量要求复核材料进场的实物量,材料的耗用是否依据领用限额严格进行控制,领用后的材料是否全部转移到工程部位上,工程材料成本分析盈亏是否得当,帐目是否清楚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收、发、管、退手续齐全。
一句话即材料管理是否真正做到了供管到位。
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均分为:“合格”、“优良”两个等级。
1、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标准(1)合格1)保证项目: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2)基本项目:抽检的处(件)应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规定。
3)允许偏差项目:①建筑工程:70%及其以上的实测应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②建筑设备安装工程:80%及其以上的实测值应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2)优良1)保证项目: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2)基本项目:每项抽检的处(件)应符合优良规定,该项即为优良,优良项数应占检验项数的50%及其以上。
3)允许偏差项目:①建筑工程:抽检的点数中,有90%及其以上的实测值应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②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抽检的点数中,有90%及其以上的实测值应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是通过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综合评定的。
在保证项目符合规定后,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都达到合格规定时,分项工程才能评定为合格;当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都达到优良规定时,分项工程才能评为优良。
基本项目或允许偏差项目中,有一个达不到优良时,分项工程只能评合格。
2、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标准(1)合格: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全部合格。
(2)优良: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及其以上为优良。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必须含指定的主要分项工程,这些分项工程:如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分部工程的锅炉安装分项工程、煤气调压装置安装分项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工程的电力变压器安装分项工程、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开关柜安装分项工程、电缆线路分项工程: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中的有关空气洁净的分项工程,电梯安装分部工程的安全保护装置、试运转分项工程等)。
3、单位工程质量等级标准(1)合格1)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应全部合格;2)质量保证资料应基本齐全;3)观感质量的评定得分率应达到70%及其以上。
(2)优良1)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应全部合格,其中有50%及其以上优良,建筑工程必须含主体和装饰分部工程,以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为主的单位工程,其指定的分部工程必须优良。
如锅炉房的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分部工程;变、配电室的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工程,空调机房和净化车间的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等。
2)质量保护资料应基本齐全。
3)观感质量的评定得分率应达到85%及其以上。
三检制1、自检(1)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进行自检,经自检达到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设计目标(以下统称达标),并经组长验收后,方准继续进行施工。
(2)班组长对所施工的分项工程,必须按相应的质量验评表中所列的检查内容,在施工过程中逐项地检查班组每个成员的操作质量。
在完成后会同质量干事逐项地进行自检,并认真填写自检记录,经自检达标后方可提请工长组织质量验收。
(3)工长除督促班组认真自检、填写自检记录,为班组创造自检条件(如提供有关表格、协助解决检测工具等)外,还要对班组操作质量进行中间检查。
在班组自检达标且有自检记录的基础上,逐项地进行检查,以检查达标后,方可提请单位工程负责人(项目经理)组织专职质量检查人员进行质量核验。
(4)项目经理必须认真地组织专检人员、有关工长、班组长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核验(如有特殊原因时,可委托项目班组自检记录时,不予进行质量核验评定。
(5)项目经理、工长在未经专检人员进行核验的分项工程,或虽经核难未达标时不得安排进行下道工序。
否则要追究责任直至罚款。
2、互检(1)工种间的交接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插入前,项目经理必须组织交接双方工长、班组长进行交接检查。
由交方工长填写“工种交接检查表”,经双方认真检查并签认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未经交接或虽经交接检但未达到要求的分项工程,接方可拒绝插入施工。
(2)总、分包间的交接检:1)对规范、规程、标准及施工图说中规定的,需要在工序间进行检查的项目,交方应按接方要求认真办理总分包交接检查表。
移交有关资料和进行交接签证等工作,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2)凡总、分包之间有相互关系的隐蔽项目,负责做下道工序的单位必须在隐蔽前填写“总、分包交接检查表”,与做前一道工序的单位办理交接检手续。
经交方自检(指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的隐蔽项目)或交接双方共同检查(指土建工程及与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有关的隐蔽项目)达到质量标准并经双方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隐蔽工序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