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公开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公开课)


内燃 机的 发明
汽 车
(德) 卡尔· 本茨
19世纪 8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简表
通讯
手段Biblioteka 电话(美)贝尔
(意)马可尼
无 线 发明 电 报 提取氨、 化学 苯、染料等 炸 药 工业
建立
19世纪 80年代 90年代
19世纪 80年代
世界联 系加强
(瑞典)诺贝尔
(瑞典)诺贝尔
改良无烟 火药技术 塑料、人 造纤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870--
30多年
点 范 围
英国—法美—德俄日
同时开始于几国
重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开始部门 棉纺织---轻工业
电力---重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 -------垄断组织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简表
发 电力 广泛 明 国家 人物 时 间 作用
应用
发电机 (德)西门子 可用的 发电机 电灯、电车、 放映机 内燃机
柴油机
1866年
19世纪 70年代
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七八十年 解决了交通运输 代 工具的发动机问 19世纪 90年代 题,推动了可开 采业和石油化 工业的产生和发 展
概念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 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 (1)政治条件: 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 了前提。
(3)国际关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
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扩张)
(4)世界市场: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 列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形成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垄 断 组 织 产 生
影 响
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
1、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3、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人
4、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单项选择题 B
读图判断,与第 一次工业革命无 关的是:( )
(2)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 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级队伍进一步壮大起来。
(3)劳动力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 (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也进
1867 年 19世纪 80年代
大大促进
了军事工 业的发展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 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
发明者
发明基础
科学和 技术紧 密结合 速度快 范围广 规模大 交叉 进行 经济 结构


时 间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步拓宽了国内市场。
(5)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兴起。
列宁指出:“电力工业最能代表 最新技术成就。代表19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一新工业部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3、成就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化学工业的建立
1.电力的广泛应用:
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
3.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 活方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政治的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 利益的代言人。
2.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国际工人运 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新的高潮。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和 尖锐化。
A
C C D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 命 (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 ? (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生产力方面: 社会关系方面: 国际格局方面:
( 卡 特 尔 、 辛 迪 加 、 托 拉 斯 )
到一定 程度
垄 断 的 形 成
影 响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推 动 生 产 的 集 中 资 本 的 集 中
( 卡 特 尔 、 辛 迪 加 、 托 拉 斯 )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企 业 间 竞 争 加 剧
垄 到一定 断 的 程度 形 成
立阶级形成;②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 垄断组织; ②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先进的西 方和落后的东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西
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
拉大。
(3)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殴美 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产 生,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 技技术(任选2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 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中国人救亡图存 运动高潮(或答变法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任选2项)。
项目 时 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 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 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技术-国外市场不断 扩大; 5.市场-先后打败西、 荷、法,国外市场不断 扩大.
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 突破性进展; 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 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德、意、日等国 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 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背 景 条 件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主 要 成 就
棉纺织:1哈格里夫 斯-珍妮纺纱机 (1765年); 动力:瓦特-改良 蒸汽机(1785的) 交通运输:富尔顿 -轮船(美、1807 年); 史蒂芬孙-蒸汽机 车(1814年)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 子-发电机、格拉姆-电 动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 创制:卡尔•本茨-内燃 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 -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 -电话、马可尼-无线电 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
两次工业革命从影响来看:
1.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都使社会结构作了相应的调整。 3.都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扩张, 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得以确立, 世界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
4.都丰富和改善了人们日常的社会生 活内容。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推 动 企 业 间 竞 争 加 剧 垄 断 组 织 产 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影 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 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 立;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 级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 从属于西方;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 主时期。
线索: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垄断及垄断组织、各资本主义 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民族民主运动(亚洲的觉 醒)、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国际、列宁 主义的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国际关系—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 地:瓜分、争夺(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导 致大战(一战)
答 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 通运输业(任选2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
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任选2项)。
(2)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
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 代”。
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①近代两大对
电 气 时 代
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石 油 开 采 业 发 展 石 油 化 工 业 产 生
内燃机诞生 柴油机创制
3、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为迅速传递信 息提供了方便
世界各地的 经济、政治 和文化联系 进一步加强
4、化学工业的建立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1.生产力迅猛发展; 2.社会关系:垄断与垄 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 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 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 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 格局发生改变。
再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