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杆拉线安装的几点注意事项(精)

电杆拉线安装的几点注意事项(精)

电杆拉线安装的几点注意事项
10kV 及以下线路中, 在城镇地区, 由于在转角等地区采取能承受张力的钢管塔, 所以极大的减少了拉线的使用。

但对于广大农村电网,由于受地形条件和造价的限制,仍大量使用混凝土电杆 ,特别是在农村住户较为集中的地方,线路拉线的安装存在较大的问题, 电杆的拉线看似一个小问题,但其中却也包含很多窍门。

下面就目前配网中特别是农村电网的拉线安装中注意的几个事项进行探讨。

1拉线存在的问题
第一,未按要求装设拉线。

拉线一般安装在转角杆、分支杆、耐张杆、终端杆或直线杆,是线路中平衡电杆应力的补强措施。

但有时在进行线路设计或施工时,只考虑如何降低线路造价,或者由于只考虑施工的难易程度,对较难处理的拉线不安装等,造成线路拉线的缺失。

还有一个原因,是只根据平时的经验进行简单的考虑,而没进行仔细校验,认为该处不安装拉线也可以,造成拉线未按要求在应装设处安装。

拉线的缺失,造成线路杆塔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达不到要求(根据设计要求,该系数的要求为:直线杆 1.5, 耐张杆 1.8,转角杆和终端杆 2.0 ,从而造成本可避免的
电杆倾斜、倒杆、断杆等事故。

第二, 拉线方向、角度不符合要求。

终端杆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准,转角杆的拉线应与线路转角平分线方向对准,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中控制不严或者由于地形的原因而造成拉线的偏移。

这样的安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拉线的补强作用,但由于角度方向的偏移,仍会引起电杆的倾斜,严重的可以导致断杆等事故。

第三, 拉线未采用绝缘子。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DL499-2001(以下简称《规程》第 6.6.15条明确规定:“ 穿越或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

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应保证在拉线绝缘子以下断拉线情况下, 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 2.5m 。

”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摇晃拉线或其他原因使导线与拉线接触造成拉线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这一条规定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严格的,但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因配电线路拉线未装绝缘子
或因绝缘子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的仍然较为普遍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第四, 拉线上把的安装不符要求。

《规程》第 6.6.9条明确规定:“ 拉线一般固定在横档下不大于 0.3m 处。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为 45°, 受地形限制时夹角不应小于 30°。

定在横档下不大于 0.3m 处。

” 这里对拉线上把的安装固定进行了明确,这主要是因为拔稍电杆的稍部中由于锥形的影响而使其中的钢筋逐渐较少, 到顶部 0.3m 处时内部的钢筋已经较少,造成电杆抗弯能力减弱,所以有此规定。

在平时的施工中,操作人员对此要求容易疏漏。

第五, 拉线跨越道路距离不够。

《规程》第 6.6.10条明确规定“ 拉线穿越道路(非公路时,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足,按规定不应小于 5m 。

” 这是对目前存在的农村低压线路而言的。

而根据《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0-2005的 10.0.11要求,有“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 ,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6m 。

” ,同时两者有要求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 10°~20°,这点在平时的安装中虽然注意了,但却容易造成疏忽,可能在距离上欠缺一点也不计较。

而这往往会造成事故,从而到时候在责任划分中吃亏。

第六,其他问题。

拉线 ,顾名思义,是起到拉力的线,主要用来平衡电杆的受力,在事故时保护线路不易倾倒。

但在平时的运行中,经常会发现拉线处于松弛状态,不再承受拉力。

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拉线认识的欠缺,在平时的运行中对此类缺陷视而不见,从而埋下事故的隐患。

如果一旦发生线路的断线事故,就会因为拉线的不受力而造成事故的扩大。

2拉线安装注意事项
第一, 拉线形式。

拉线根据安装形式可以分为高桩拉线、普通拉线以及特殊地段使用的撑杆等。

一般而言, 跨越公路等道路时为了满足对地距离而普遍采用高桩拉线 ,一般地段采用普通拉线 ,而在特殊地段不能做拉线情况下也可采用撑杆的措施来对电杆受力进行补强。

应当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拉线的形式,总体目标是达到设计的要求,平衡电杆的受力,减少内部应力。

第二,考虑更恶劣的气象条件。

据最近的气象条件,由于近来全球变暖引起气候异常,仅 2005年一年到达富阳市的台风有三次, 且最近的“ 卡努” 台风登陆时的风速达到了近 50m/s, 大大超过了富阳供电局目前采用的气象条件的最大风速
(35m/s 。

根据温州等地经验,对多回线路建议进行验算,对直线杆塔也相应采取防风拉线等补强措施。

《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0-2005的第 10.0.13也要求“ 空旷地区配电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 10基时,宜装设防风拉线” 。

因此对目前的架空线路,最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次风压的测算,以便确定防风拉线的安装规范。

第三,注意与导线保持距离。

低压导线安装不合格或拉线安装不合理,造成导线与拉线距离太近,有些绝缘导线与拉线甚至直接接触,由于年久失修或者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导线绝缘老化或破裂,这样就可能致使拉线带电,从而造成漏电甚至人身触电事故。

此类案例在以前也经常发生。

根据《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0-2005的9.0.12“ 配电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的净空距离, 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 10kV 为 0.2m , 1kV 以下为0.1m” 。

这一要求与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的 0.05m 的规定有冲突,但根据发行先后顺序以及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仍采用
《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

第四, 拉线的固定及警示。

通过拉线盘固定在地下,根据拉力的大小,一般坑深为 1.2~1.5m ,回填土应有防沉土台, 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应使用双螺母。

在人易到达地区特别是在人行道等地区的拉线一定要有鲜明的警示标记。

由于拉线未设置警示标志从而给过往路人造成伤害的事件也发生过, 一定要吸取教训, 做好拉线的保护警示工作,一般采用在拉线上加套红白相间的警示管的措施来达到这一目的。

第五, 拉线材料及绑扎。

对农村低压电网,要求采用镀锌钢绞线,最小截面为
25mm2;采用绑扎固定时, 拉线两端设置心形环;用直径不小于 3.2mm 的镀锌铁线绑扎固定,也可以用两个钢丝卡子进行绑扎固定。

第六, 拉线棒的要求。

根据《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0-2005的要求,对配电线路的拉线要求为:“ 拉线棒的直径根据计算确定,不应小于 16mm 。

拉线棒应热镀锌。

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 2~4mm 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

另外, 在实施施工中还要求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为露出地面 0.5~0.7m 。

3结束语
拉线虽然在线路设计中是一个很小的环节, 但如果不注重拉线的安装以及质量要求, 则很容易出大的事情, 在农村触电事故中,很大一部分的事故就是由于拉线的不合理设置或不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引起的。

因此在日常的线路设计和施工中一定要正确把握拉线的设置,切莫因“ 小” 而失“ 大” 。

在运行维护中也应把拉线的巡视当作一项主要的巡视工作,从而避免因拉线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