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

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

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__________ 。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__________ 三类。

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

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

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

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

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

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

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

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8 、陆表海与陆缘海——二者均为浅海,但其位置、坡度、分布范围和深度不同。

陆表海是指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陆缘海是指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6 、曲流河与辫状河——为河流的两种不同类型。

曲流河为单河道,弯度指数>1.5 ,河道较稳定,宽深比低,一般小于40 。

侧向侵蚀和加积作用使河床向凹岸迁移,凸岸形成点砂坝(边滩)。

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流地区。

辫状河为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

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其宽/ 深比值>40 ,弯度指数<1.5 ,河道砂坝(心滩)发育。

河流坡降大,河道不固定,迁移迅速,亦称“游荡性河”。

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

7 、浊流与等深流——二者均为深水异地搬运的流体。

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体。

是深水沉积物重力流的一种类型,可出现在海洋和湖泊的深水部位。

等深流是深水牵引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地球旋转的结果而形成的温盐环流,平行于海底等深线作稳定低速流动,主要出现在陆隆区。

8 、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沉积中心是指沉积盆地中,沉积速率最大的部位,表现为该处有最大的沉积厚度;沉降中心是指沉积盆地中基底沉降幅度最大的部位,一般此部位有最大的水深,充填有较大的沉积物厚度。

一个盆地中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可以是一致的,也可是不一致的。

八、根据剖面描述资料,分析其沉积相类型,说明每一层( ①~⑤) 的沉积环境,并说明其依据。

(10 分)主要依据:岩性特征、层序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

(要求详细论述)。

三角洲沉积相:①为前三角洲亚相,②为三角洲前缘亚相,③为三角洲平原亚相。

主要依据:岩性特征、层序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

依据:从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层序方面逐一论述。

六、试说明碎屑潮坪沉积的主要特征。

(10分)(1)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在平面上,由海向陆,沉积物粒度呈由粗变细的带状分布。

潮上坪若发育有沼泽,可有泥炭沉积。

干旱气候带的潮上坪可形成盐沼、盐坪,可有石膏等蒸发盐类沉积。

(2)沉积构造:A.层理类型多样泥坪——水平纹层/水平波状纹层,混合坪——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砂坪——羽状或人字形双向交错层理,潮汐通道——大型流水交错层、羽状交错层等。

B.流水波痕、浪成波痕C.干裂、雨痕、冰雹痕、鸟眼、足迹、虫孔等D.石膏及盐类晶体E.再作用面构造F.双粘土层(3)生物化石:以种类少而数量多、海相和陆相混生为特征(4)沉积层序:可发育海退型的进积层序和海进型的退积层序。

古代潮坪沉积以海退型进积层序最为常见。

依据:从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层序方面逐一论述。

五、论述并图示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沉积特征及垂向层序(共20分)1 、河流的分类(1分)2 .曲流河沉积特征(6 分):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将曲流河相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四个亚相。

河床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河床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两个微相。

边滩发育。

河床滞留沉积:成分以陆源砾石为主,成分复杂,有少量泥砾,砂很少,有时有硅化木。

砾石呈叠瓦状排列,一般厚度不大,一般呈透镜状断续分布于河床最底部,向上过渡为边滩或心滩沉积。

边滩沉积特点:沉积物以砂为主、成分复杂,成熟度低,层理以大型交错层理为主,尤其以板状交错层理最发育,垂向上,自下而上常出现由粗至细的粒度或岩性正韵律。

堤岸亚相与河床亚相比,其岩石类型简单,粒度较细,小型交错层理为主,进一步可分为天然堤和决口扇两个沉积微相。

河漫亚相沉积类型简单,主要为粉砂岩和粘土岩,粒度是河流沉积中最细的。

层理类型单调,主要为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河漫滩、河漫湖泊和河漫沼泽三个沉积微相。

牛轭湖亚相:主要为粉砂岩及粘土岩,粉砂岩中具交错层理,粘土岩中发育水平层理。

3 .辫状河沉积特征(6 分)辫状河具有发育的心滩(河道砂坝),边滩沉积不发育。

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垂向层序(有图得满2 分)心滩沉积物一般粒度较粗,成分复杂,成熟度低。

发育巨型或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

辫状河的河道沉积中亦发育河床滞留沉积,以砂砾沉积为主,其上发育心滩沉积。

辫状河河道迁移迅速,稳定性差,所以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沉积不发育,而且辫状河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牛轭湖。

4 .网状河沉积特征(5 分)沉积物类型主要为河道、冲积岛、泛滥平原沉积。

河道沉积以砂岩为主,具槽状交错层理,底部可出现砾岩沉积。

网状河的河道间大量发育着冲积岛和泛滥平原沉积,其特征与曲流河的河漫亚相类似,系由河漫沼泽、泥炭沼泽、河漫湖泊组成,又称河道间“湿地”,沉积物质主要为富含泥炭的粉砂和粘土。

网状河沉积的最大特点是泛滥平原分布极为广泛,几乎占河流全部沉积面积的60 ~90% 。

因此,厚度巨大的富含泥炭的粉砂和粘土是网状河流占优势的沉积物。

根据下面剖面描述资料,请在相应栏中写出剖面相、亚相和微相名称,并且说明其依据。

主要依据(2 分):从下至上,由海相化石至含煤的沼泽环境变化指示过渡环境,以及向上变浅层序。

五(Young et al.,1972)关于碳酸盐潮汐作用相带模式、欧文(Irwin,1965)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的基本内容(共20分)。

1.杨等的模式(10 分) :Young et al. 曾对于美国阿肯色的奥陶系碳酸盐岩进行了研究,他们根据该系的岩性及古生物特征,也拟定了一个以潮汐作用带为、试述并且图示杨等形式的相带模式,划分出了四个相带,即潮上带、潮间带、局限潮下带和开阔潮下带。

杨等的潮上带、潮间带和局限潮下带相当于欧文的Z 带,杨等的开阔潮下带相当于欧文的Y 带,杨等的模式中没有与欧文的X 带相当的相带。

2.欧文(Irwin,1965)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10分)Irwin 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划分出也三具能量带,即远离海岸的X 带(低能带)、稍近海岸的Y 带(高能带)和靠近海洋的Z 带(低能带)。

六、综合分析题(共20分)根据下面剖面描述资料,请在相应栏中写出剖面相、亚相和微相名称,并且说明其依据。

图示沉积相(18 分)主要依据:陆相化石等陆相特征、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等( 2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