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真菌
1.曲霉菌属为最常见的腐生真菌,孢子在空气中播散,可存留于呼吸道、皮肤、黏膜上。
一般不致病,但条件致病。
生长迅速,培养2~6天即出现白色绒状菌落。
致眼病的常见曲霉菌有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等。
曲霉菌所致眼病有角膜溃疡、巩膜溃疡、眼外伤或手术后眼内炎、全眼球炎。
偶致结膜炎、泪小管炎。
免疫低下者曲霉菌致播散性葡萄膜炎、眼内炎。
2.嫌刀菌属土壤、水、有机物中常见的腐生菌,常致水稻、蔬菜、水果病害,可见于皮肤、呼吸道。
镰刀菌产生蛋白酶、胶原酶,常致角膜脓疡,另可致眼内炎。
致眼病的常见镰刀菌为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等。
类酵母型真菌、酵母型真菌
1.白色念珠菌可寄生在正常人体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黏膜。
菌细胞卵圆形。
革兰染色阳性,深紫色,簇集排列。
一般胚基上生长为白色或乳酪色圆形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微隆起。
该菌为重要条件致病菌,机体免疫低下或菌群失调时菌细胞形成链状假菌丝深人组织内引起念珠菌病,组织内芽生细胞及假菌丝常同时存在。
眼及其附属器皆可感染该菌,表现眼睑念珠菌病、湿疹性睑缘炎、假膜性结膜炎或球结膜鹅口疮、角膜溃疡、术后眼内炎即脉络膜视网膜炎等。
2.新型隐球菌土壤中存在。
圆或卵圆形酵母样芽生细胞,2~5um。
革兰染色阳性,墨汁染色在菌细胞周围见相当于菌体2倍宽得多糖荚膜。
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亲和性,播散到脑致脑膜炎。
继发累及近视眼手术眼部表现斜视、上睑下垂、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视网膜炎、转移性眼内炎、玻璃体视网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等。
真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病灶区刮片、前房、玻璃体吸取液涂片甲醇固定后Gram、Giemsa、Grocott Gomori 六甲烯四胺硝酸银染色或直接用氢氧化钾、乳酚棉兰、蓝墨水湿片光学显微镜检查真菌。
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査常可快速诊断。
病灶区取材分离培养真菌常用试管斜面培养,依菌落生长速度、外观形态及显微镜下真菌形态鉴定其种属。
载玻片小培养镜下观察其菌丝、分枝情况、顶囊、抱子头、孢子等特征更有利于鉴定。
为出外取材时或实验室污染,病灶区刮片与培养结果相符或重复出现同一种真菌时更有病因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