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溪川

清溪川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人口的与日俱增,小小的清溪川越来越载不动这历史 的重负。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溪川逐渐成为贫困人口居住生活的地方,沿河 搭满了破旧的木板房,破败脏乱,也成为偷盗抢劫等发案最多的地方。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溪川的河床多被污泥和垃圾所覆盖。韩国战争结束之后,涌入 汉城的许多难民聚居在清溪川旁,他们在地上、水上胡乱地支起木棚,艰难度日,沿着河 边排放的污水,使清溪川的污染更为加剧,变成了一条巨大的露天排水沟。城市中心污水 横流,河水发臭,令市民们苦不堪言。汉城作为韩国首都的国家形象也因此大打折扣。 当时的韩国,刚刚从战争中解脱不久,国力贫弱,解决清溪川污染的问题,最可行的 方法就是整体覆盖。而其实早在日本人侵占时期,就已经开始对清溪川部分进行覆盖。在 多次的覆盖工程中,清溪川上的古桥多数遭到破坏,或被埋藏于地下,成为污水通道。
在继太宗时期对清溪川主流的治理之后,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时期,又展开了对 支流和细川的治理,目的是防止雨季时支流的水流同时流入清溪川,造成洪水在市中 心的泛滥。为了掌握水情动态,1441年,还在马前桥西侧水中设立了尺、寸、分等标 度的标石,用于测量水位的变化。 清溪川是穿越市中心的内河,当时没有下水道等设施,在这个人居密度越来越高 的都城中,清溪川自然而然就承受起了下水道功能。而经过太宗、世宗时期治理的清 溪川,其下水处理能力完全可以应付当时都城10万人口排放的污水。 清溪川在服务和造福于10万汉城居民的同时,已注定有一天会变成垃圾场和污水 场。 在世宗皇帝之后,还有一位热衷于开川治河的国王——朝鲜第二十一代国王英祖。 他以治理河川为己任,暗暗地将自己所进行的河川治理与中国古代夏禹治水以及隋炀 帝开凿运河这样的巨大工程相媲美,并以此为自豪。 正因为朝鲜王朝一直以来都重视对清溪川的治理,清溪川在朝鲜王朝数百年的历 史中,发挥了为都城排污保洁的功能,保证了整个都城的健康发展,欣欣向荣。 而清溪川两岸也成为汉城人的休闲娱乐之地。每逢节庆之时,这里就成了市民们 欢聚的场所,踏桥、放风筝,举行莲灯活动、玩石战等游戏,一派欢乐祥和。
清川溪
重现都城的你 更美更清新 不足六公里长的水路 流经首尔悠悠千百年历史… …
清溪川由西向东,穿过首尔城,全长只有5.8公里,但贯穿了首尔整个城市中心,见 证了首尔悠悠千年的发展历史。
清溪川的过去
清溪川(Cheonggyecheon)是一条古老的河道,自朝鲜王朝(1392—1910年)1394年由 开城迁都至汉城起,700余年间,伴随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这条古老的河道与生活在这个城市 的人们一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 在1394年汉城(今首尔)还没有被定为首都之前,清溪川是一条自然的河川。由于汉城 地势低平,四周环山,水流自然就汇聚于这座都城的中心,形成河川。 汉城的气候,受季风的影响,春秋两季干燥,夏季高温潮湿。因此,清溪川在雨水较少 的春秋两季,往往变得干涸;而在雨水较多的夏季,则洪水泛滥。位于城市中心的清溪川, 其两岸和周边民宅遍布,店铺密集,洪水泛滥的时候,屋毁人亡、树倒桥塌,灾难时有发生 因此,朝鲜王朝时期,以排水为目的的河川整治,一直都是城市建设的一件大事。 清溪川过去名为“开川”。“开川”原是指开挖河川,水土治理。据说清溪川之所以被 叫作“开川”,正是由于她不断地被进行开川治理,“开川”因而成为了汉城人特指清溪川 的专有名词。 清溪川治理工程始于朝鲜王朝第三代国王太宗。1406年至1407年期间,清溪川曾进行多 次治理,将自然形态的河床加以清理、拓宽,在两岸建筑堤坝。但是,由于治理不够彻底, 每逢大雨仍然是水漫都城。 1411年,朝鲜王朝设立了治理河川的专门机构——“开渠都监”,并在次年的1月15日至 2月15日,调遣5万多名劳工对清溪川进行大规模整治,修坝筑桥。
同时考古工程队把挖掘出来的古桥梁建材,在清溪川旧址进行复原。由于新的河 道比古河道稍宽,因此工程队以古建材为模型,仿造出十分相似的石材,穿插在古建 材之间,增加桥梁的长度,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另外,向市民广泛征集意见和设计 稿,增建新桥。 清溪川的复原,并非简单的恢复原貌,而是既考虑了河流本身的自然特点,又结 合了首尔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的开发再造。 清溪川河道复原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区域段。 西部河道区域段紧邻朝鲜王朝时期的皇宫,拥有多处文化宗教活动场所。历史上, 在这个地段居住的多是上流社会人士;而近代,这里成为了韩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完成高架路拆除与考古工程之后,开始 了河道建设。工程队首先建立一个水文模型, 模拟水流的最佳速度,水流太快会侵蚀河岸, 水流太慢则容易产生污染;模拟结果,确定了 河道上游与下游其落差为15-20公尺,水流的 速度较为适宜。同时,把污水管线和行洪渠道 分开,以确保清溪川的洁净。在上游较窄陡的 河段,两座桥之间采用多道跌水;在下游较平 缓的河段,每两座桥之间设一道或二道跌水, 形成既有涓涓流水、又有小小激流的自然河道 景观。
这是一场二十一世纪的城市革命的开端——当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忙着在城市中修 路筑桥之际,朝鲜半岛上的韩国首都首尔却开始了“逆城市化”的建设——拆桥移路, 让城市恢复自然生态。这一计划自2003年开始实施,中期目标为2008年,长期目标要 到2013年。 这是一个耗资3.6亿美元的巨大工程——拆除清溪高架桥,挖开被沉埋了近半个 世纪的清溪川,引中水、汉江水重回清溪川,将沿岸堤坝建造成供市民休闲游乐的绿 色景区,两岸区域则建设成繁华的商业区。
李明博并非头脑发昏,好大喜功。他向媒体表示:“韩国刚刚从战争中的废墟中 走出的时候,我们还不能够希望考虑遥远的未来、关注生态和人文问题。但是我们现 在已经处在有关需要优先重视这些问题的阶段„„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首尔将会成为 一个绿色现代化城市。” 为什么李明博当时会作出重建清溪川这一牵动首尔人心的重大决定?其实作出这 一决定,市政府已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 其一,清溪高架路经过近40年的运行,已经严重破损,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 蚀,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果对其进行安全加固方案,也要花费高昂的代价。 其二,通过清溪高架路的车辆,约70%是为进出城,车辆通过时排放大量废气, 带来很大噪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三,清溪高架路两边的商业街多是小商品和服装鞋帽的低档次的小商小贩,与 城市其它商业中心、特别是汉江南岸的现代化商业活动中心相比,差距较大,已经成 为现代化的首尔的一个落后区域。 为此,市政府下决心要重建清溪川,恢复其原有的自然面貌,改善其周边商住环 境,缩小其南北差距,将工业化的钢筋水泥区还原为城市生态商业游憩中心区,从根 本上改善首尔的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 李明博坚定地认为,虽然清溪川附近的居民的强烈反对开挖这条河道,但首尔市 更多的人们需要这条河。他力排众议,坚持立项,说服反对者,争取支持者。为此, 他与公众会面多达4000次以上;最终采取少数纳税人服从多数纳税人的原则,听从市 民的多数意见,利用纳税人的钱来开挖重建清溪川。
这一河段的设计理念,体现的是古典与自然的结合,主要是为奔忙的经商者、购 物者和旅游者提供一个绿色的休闲空间。因此,这一段河道,其南岸以块石和植草的 护坡方式为主,北岸修建有连续亲水平台,间隔设植草平台,并设有一个喷泉,使躁 动的商业街凭添一份宁静。 东部河道区域段一直是城市平民居住的地段,近现代这里发展成为居民区和商业 混合区;两岸以居民区和普通办公楼为主,路边多为小商铺。这一河段,河道较宽, 坡度较缓,其设计理念主要是体现自然与简朴,河道的改造以自然河道为主,没有过 多的修饰和装点,两岸用不同的草做植被,设有亲水平台和过河石,使居住在城市中 心的居民能有一种归依大自然的感觉。
李明博提出重建清溪川的计划之初,人们都பைடு நூலகம்为他简直是疯了。清溪川已经被填埋掉近 50年了,而且在被填埋后的清溪川上建起了高架桥,成为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并且四周是 首尔的商业中心。这样一条早已不复存在的历史上的河道,现在却要在寸土寸金的位置上被 重新开挖出来,仅仅从商业利益上看都是万万行不通的,何况这是一项耗资巨大而且困难重 重的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 重建清溪川的消息一传开,清溪高架路沿线的商铺业主就先“闹”起来了,因为重建清 溪川最直接地触及到他们的利益,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从这个商业黄金地段搬迁出去。
清溪川的这一次改造,前后历经20年。污水横流的清溪川被彻底地埋在了地面 之下,人们告别了污染、恶臭与脏乱,但再也看不见活生生流淌着的清溪川,能看见 的只是一条凝固的柏油马路;而在这条柏油马路的上方,是一条高架高速路,汽车一 辆接一辆在上面飞驰而过,呼啸着永不停息的噪音。 十九世纪的小桥流水人家,二十世纪成为了汉城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从历史的 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进步,它标志着韩国挥别了农业时代,迈进了经济腾飞的工业化、 现代化时代。 很长一段时间,清溪高架路都是韩国时代巨变的标志和骄傲。1988年汉城奥运会 期间,清溪高架路曾经是这个城市繁华的象征,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一度被等同于高 楼、高速路和汽车的初级阶段,每天有十几万辆汽车在高架路上穿行,无疑向世界呈 现着一种高速发展的节奏和态势。 然而这一进步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清溪川的消逝,宣告昔日和谐的生态、宁静的 家园已不复存在。 那时候人们普遍的感觉就是憋闷,到处都是高楼、道路、汽车、人群;一到周末, 汉城便会出现“单摆”现象,大部分车辆都驶向城外,去郊外寻找绿色的、休闲的去 处。
以前的清溪川是被覆盖在地面下的污水沟,而在这条看不见的污水沟之上,是一条高 架高速公路,每天跑着十几万辆 车,川流不息。
清溪川的改造历程
谁能想到,已经被盖上棺椁的清溪川,其命运居然会发生逆转? 二十一世纪之初,一个世界级传奇人物的出现,改变了清溪川的命运,谱写了清 溪川的历史新篇章。 他曾经是一个靠捡垃圾支付学费的穷孩子,他是一位纯粹凭着个人奋斗走上韩国 经济和政治舞台的传奇人物,他面对困难无所畏惧万死不辞的开拓精神和果敢风格, 被人们称作“推土机”。他,就是大韩民国现任总统李明博。 2002年,李明博参与首尔市市长竞选获胜。这实在是首尔人的幸运!因为这位新 当选的市长不是一个仅仅热衷于仕途的政客,或仅仅是一个谙熟党派和权力之争的政 治人物。 李明博是一个实业家,他供职于现代集团的27年间,担任现代集团10家下属企业 的CEO,在把现代集团这个原本普通的韩国企业建设成为一个能够代表亚洲经济的巨 人企业的过程中,他作为领导者之一,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拆除贯穿首尔中心的高架路,让已经长埋地下的清溪川重现首尔,这不仅是一项 极为艰巨的工程,并且是一项牵涉面极为广泛而错综复杂的工程。一般的政界人士面 对这样的工程恐怕只能望而却步,而领导现代集团把建设项目拓展到全球、指挥建设 了诸多高难度的国际项目的李明博,却能够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