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会计学年级年秋学校浙江学院目录摘要 (1)前言 (1)一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一)会计信息的属性 (1)(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2)1会计信息披露的四个主要原则 (2)2会计信息披露的四个次要原则 (2)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2)(一)推迟披露信息,降低了使用价值…………………………………………3(二)股权集中,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产……………………………………3(三)重大遗漏,缺乏完整性、充分性…………………………………………3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一)会计系统自身局限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源头…………………4(二)成本利益的博弈: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经济根源…………………41潜在的利益诱惑 (5)2违规成本低廉 (5)(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扭曲: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51委托代理机制的缺陷 (5)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5)(四)证券市场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不力 (6)1证券监管力度不足 (6)2社会审计机构存在问题 (6)四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6)(一)公司内部治理的规范 (7)1完善公司产权制度 (7)2要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机制 (7)(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体系...................................................7 (三)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 (7)(四)改进财务报告体系及其他辅助信息 (7)(五)增加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 (8)(六)编报提供网络实时财务报告 (8)(七)提升投资者水平 (8)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探讨仙居电大会计专业 XXXX指导老师: XXXX摘要:要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目前还很难做到,需要会计信息系统的各方共同努力。

将加强诚信教育与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举,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完善外部监督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相结合,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宏观治理和财务报告微观结构改进相配套,尤其是切实执行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有关规定,才能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证券市场健康良性运转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报表;公司治理前言据我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550家,全年境内证券市场筹资达7728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些资金加速了产业升级, 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全社会重要的财富管理平台,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然而伴随着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违法事件层出不穷,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造成巨大冲击。

如何有效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达到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已成了世界证券市场面临的重大课题。

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视研究,无疑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的改善、国有企业的改革、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一)会计信息的属性会计信息作为会计循环过程的最终产品,到底具有怎样的属性,是私人物品,还是公共产品?这就需要对它的属性进行界定。

这也是决定会计信息应该由谁披露、由谁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我国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首次突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准则第二章明确提出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必须遵守的若干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对所有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对各要素确认的基本标准。

其中,“可靠性”、“相关性”是最重要的。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作为四个次要的质量要求,并不是说它们不重要,只是相对四个主要质量要求而言,更侧重于对具体会计信息的规范。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实现会计目标起着积极的作用,使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更规范化。

所以我们要在严格权衡取舍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表达,这样才能使以后的会计质量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

表2-1 2002-2007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情况一览表年份上市公司总数(家)违规数量(家)违规数占上市公司的比例(%)2002年122412910.54% 2003年128714010.88% 2004年137715811.47% 2005年13811178.47%2006年2007年1434155768544.74%3.47%2008年162550 3.07%从表2-1中可以看出,在新准则没有颁布之前,我国上市公司违规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

但是自2006年新准则颁布以来,违规的数量明显的减少。

可见之前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规模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已经不能有效规范相关内容。

而新会计准则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也主要本着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根本性原则而提出的,其效果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

而各行业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状况和不同的需求又使得上市公司在违规披露上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一)推迟披露信息,降低了使用价值在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一方面为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则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股权集中,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产因为股权过于集中,往往使得小股东的利益受到限制。

大股东往往干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引导与压迫其在公司重大问题上做出的判断,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重大遗漏,缺乏完整性、充分性表现为出于增加投资者资本注入、减少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

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严重地扰乱了股票市场的稳定性。

那么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表面上看来责任在于公司的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失察,而实际上会计信息的制造和发布不是由会计人员独立完成的,是受到了多方的干预;另一方面参与财务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也由于多种因素干预失去独立性。

正是各种干预,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披露的完整性与及时性受到了影响。

这里我们通过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整个过程的考察,来分析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图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流程图从图3-1中可以看出,对会计信息披露有着直接影响的是会计系统自身因素;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中介机构,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构,主要是证监会。

投资者作为披露会计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只能对会计信息披露施以有限的影响。

(一)会计系统自身局限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源头会计信息作为会计系统的产品,由于受到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使得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不仅在内容上和质量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成本利益的博弈: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经济根源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所涉及的直接利益主体有三个: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

据此建立起来的博弈模型称之为三方模型,其关系见图3-2: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既定的前提下,每个参与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

其主要表现为:1.潜在的利益诱惑对于有些上市公司而言,在既定的制度下,为了获得通过正常经营渠道无法获得的超额利益,从股市上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肆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

而证监会为查证上市公司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造假所花费的成本越大时,上市公司管理高层造假的概率就越高,为此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

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越大时,上市公司违规披露的概率就越高,这也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2.违规成本低廉首先,被揭露的可能性很小。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围绕着公司会计信息造假涉及到很多单位和人员,有些甚至是执法者,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他们执法不严,甚至与这些公司串通一气,合伙作假,使假信息更具隐蔽性,增加了查处的难度。

其次,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

国家现已发布的一些法律法规,有关惩治会计造假的规定处罚过轻过宽。

(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扭曲: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1.委托代理机制的缺陷现代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机制,然而委托代理契约本身存在四个不可克服的缺陷: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监督成本为正数;利益不一致。

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公司管理高层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着不少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股权结构集中于国家股和法人股;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质量不高;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公司控制权旁落。

(四)证券市场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不力1.证券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尚无证券市场的自律性机构,交易所在运作过程中也很少严格约束会员。

由于中国证监会力量薄弱,权威性不足,证券市场又是多种利益冲突的焦点之一,多方插手。

个别负责经济的官员习惯于用行政管理办法来管理证券市场,不按证券市场的规律办事。

因此证券监管力度不足也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原因之一。

2.社会审计机构存在问题我国相关的证券法规都规定了所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对广大投资者而言投资决策也主要以注册会计师审核、查验后公布的会计信息作为依据。

然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在一定情况下却起到了误导了广大投资者的作用。

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受审计成本和精力所限,注册会计师已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账项进行详细审计,而只能以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进行抽样审计。

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责任心对审计的结论相当重要。

四、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建议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会计准则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