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4 走进民间艺术-通用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主题4 走进民间艺术-通用版

主题4 走进民间艺术
1、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赏析民间艺术,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2、过程方法
图片展示,部分讲解,资料分说。

3、态度情感
增强热爱家乡,热爱河北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电脑展示图片
1、桔杆扎刻:是用高粱秆绑扎,模仿古建筑的楼阁进行制作的工艺品,造型精湛,工艺复杂。

2、果核雕刻:是用什么核雕刻的?是一个什么造型?你觉得怎么样?
3、内画壶:始于乾隆年间,早期在光滑的玻璃壶内画,后来,用金刚石在壶内打磨成乳白色再进行绘画,国画技法得以发挥,丰富了艺术表现力。

我国内画壶产地:北京,河北衡水,山东博山,广东;根据艺术特点:京派,冀派。

内画壶用笔:一根长20公分的竹签做弯曲形钩笔;绘画题材:各种题材。

我省的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是冀派代表人物。

4、绣花鞋:色彩鲜活艳丽,注入了母亲的爱。

5、木雕狮子
6、鞋垫绣品
7、泥玩具
8、《磁州窑三彩刻花盘》是宋代作品
(三)分组活动
根据刻前搜集资料,分小组讲解,学生分别补充。

(四)交流反馈
(五)活动总结
2、我做民间小艺人
一、教学目标
1、以剪纸艺术简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与欣赏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三、教学难点:创作和正确把握剪纸作品的连接与完整性。

四、课前准备:
(学生)腊光纸、剪刀、别针、刻刀、铅笔、固体胶等工具和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优秀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积极评说
1、教师课件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谈谈你对这门艺术的了解。

2、加深理解,强化概念
(1)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

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

喜花、枕花、礼花等。

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教师板书)
(2)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优秀的剪纸作品,采用什么材料?(运用什么方法(剪、刻、卷……)来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
(4)师生欣赏教材范例,简介库淑兰。

下面我们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夸张变形、随意自然
(5)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

示范时配以讲解,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

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

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均衡式的呢(6)教师讲述一下剪纸的基本步骤(如:先画图——再固定——再刻或减——用固体胶固定等。


3、布置作业,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师问:看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一做呢?
要求创作或临摹一幅剪纸作品。

嘱咐学生剪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巡回指导,有不足之处指出,对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或临摹作品,给予鼓励;并拍下待会展示。

4、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与此同时给同学欣赏其他同学制作的剪纸艺术作品,分析其构思和制作技巧。

(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归纳。


学生交流作品,可自评,互评。

5、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在课外查阅我国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状况并制作剪纸作品装饰自己的生
活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