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卫星导航定位行业分析报告
一、全球卫星进展概况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指利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所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时刻信息对各种目标进行定位、导航及监管的一项新兴技术。
与传统的导航定位技术相比,由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具有全时空、全天候、连续实时地提供导航、定位和定时的特点,已成为人类活动中普遍采纳的导航定位技术。
因此,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一经问世,在市场需求的牵动下专门快就深入到各国军事、安全、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使航空、航海、测绘、机械操纵等传统产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全然的改变,开拓了移动位置服务等全新的信息服务领域,并迅速进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卫星导航定位产业。
以美国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差不多成为当今国际公认的八大无线电产业之一。
在人类信息社会中,有80%以上的信息与“位置”和“时刻”有关,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出现以后,它能够迅速将位置、时刻信息数字化,进入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的信息应用系统,被人们所使用。
目前世界上投入正式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美国的GPS 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中GPS的应用最为广泛,占到全球应用的95%以上。
鉴于民用需求的巨大与旺盛,为了摆脱对美国GPS系统的依靠,打破美国对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垄断,欧盟在2002年提出建设Galileo 系统,俄罗斯则打算在2010年全面恢复Glonass系统,我国在2006年对外公布建设我国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步入了一个多系统并存、多技术融合的进展新时期。
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是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逐步开放、透明的大环境下,通过学习、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的方式进展起来的。
美国的GPS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建设初期是一个严加保密的纯军事系统。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其已从最初的“军用为主、民用为辅”进展到“强军护民、以民养军”的新时期。
美国GPS政策的每一次开放调整,都有力地推动了本国及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市场进展。
随着卫星导航定位在我国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以及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使我国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和导航信号处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芯片技术和板卡、高精度接收机产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积存了应用经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产品已呈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的多元
并举进展的格局。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展历程
GPS能够讲是最早也是目前最为完善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最为当今最完善、覆盖率最高卫星导航定位,GPS的进展历程就代表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行业的进展。
1、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是GPS研发的初级积存时期
1958年底,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托付霍布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究为美国军用舰艇导航服务的卫星系统,即海军导航卫星系统。
60年代末,美国在此基础上着手研制新的卫星导航系统,以满足海陆空三军和民用部门对导航越来越高的要求。
2、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GPS研发正式开始
GPS系统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至80年代末具备了实际应用的条件。
1973年12月,美国国防系统采购和评估委员会批准GPS的建议书,20世纪70 年代中期,开始了GPS 系统的地面试验。
3、 1989年至1994年是GPS有用组网时期
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了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时期。
同年,麦哲伦公司生产了第一台GPS
手持接收机。
1992年1月,在沙漠风暴战争中应用GPS。
1994年,GPS系统正式建成。
4、 1994年至2000年是GPS军转民的过渡时期
1996年2月,美国总统令宣布GPS为军民两用系统,标准定位服务(SPS) 对民用开放,2000年5月,美国总统令SA 关闭,价格不贵的民用GPS 接收机能将其水平定位精度从不低于100m 提高到15- 20m,民用GPS 的具备了真正的有用价值。
5、 2000年GPS正式放开在全球广泛推广应用
GPS产业从军用转入民用后,逐渐向一般消费群体进展,作为使用终端的GPS产品正逐渐的深入人们生活得各个领域。
GPS使用终端最要紧的应用方面要紧体现在各种接收器,比如航空、航海用途的接收器,汽车导航设备,或用于登山、远足的手持接收器等终端产品。
现时期,刺激整个民用GPS市场消费的要紧因素当属汽车行业的高速进展。
目前经济最发达同时也是汽车产业极为繁荣的的美国、欧洲、日本三个地区,由于电子地图与消费电子技术的高度发达,再加上智能型运输系统的成熟应用,成为了汽车导航普及率最高的三个地区,带动了全球导航市场的进展。
三、全球卫星导航定位行业市场规模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的应用范围已拓展到航空、航海、测绘、时刻和同步、机械操纵、娱乐、跟踪、车载导航、通信应用等。
全球GNSS产品市场通过与其它产品和产业的融合,正在向更加宽敞的领域纵深进展。
2001-2009 年全球GNSS应用市场规模年均成长率23.3%,2009年全球GNSS应用市场接着保持15%以上的增长,市场规模达到660亿美元,是2000年的6.61倍。
图1 2000-2009年全球GNSS产业应用市场产值及增长
四、中国卫星导航定位行业进展历程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行业起步较早,但只在近些年才真正进展起来,军用和民用市场齐头并进。
中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GPS技术。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进展,以及第一代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建成,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产品已
进入我国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测绘、勘探、海上渔业、车辆定位监控等方面。
从企业进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卫星导航定位行业的进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1、 90年代中期往常为起步时期
卫星导航进展初期,国内有专门多企业投入这一领域,除军工等专业应用领域以外,在民用化领域成功的并不多,其要紧缘故是市场尚未形成,用户还没有迫切需求,产品大多是实验室产品,技术尚不完善,还达不到商业化程度。
2、 1996—1997年是市场进展期
进展期集中体现在GPS车辆跟踪系统市场,要紧是公安、金融等部门利用其专用的常规无线电台通信系统和模拟集群系统,在全国三、四十个都市建立了金融运钞车和公安交警车辆跟踪系统,从而带动了一批卫星导航定位企业的进展。
3、 1998—2001年是市场逐渐成熟的时期
随着我国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进展与普及,以及GPS产品的逐渐成熟,市场应用得到了促进和进展,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进展,这一时期的市场走势预示了导航定位市场的蓬勃进展。
4、 2002年进入产业化进展时期
2002年,国家将卫星导航定位行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扶植,
目标是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新产业,建设好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展的基础支撑体系,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2002年也是国内企业开始抢占外资品牌专业市场份额的一年,产业配套差不多初见雏形。
5、 2005年民用市场规模化进展开始
2005年,以PND、导航手机、改装GPS为代表的民用导航市场开始启动,并于2006年底整体喷发。
经济的进展拉动了消费,而价格的大幅下降才是民用导航产品备受青睐的全然缘故。
随着导航方案的成熟,以及芯片、液晶显示屏等核心器件价格大幅下降,束缚GPS广泛应用的硬件成本限制开始松动。
珠三角民用导航企业借势而上,刺激了GPS导航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形成了从上游元器件、液晶模组、外壳模具、导航软件和地图数据的生产,中游电子设计方案提供、OEM电装加工,到下游导航终端厂商、各级代理商分销商的清晰完整的导航产业链。
图2 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链
五、中国市场规模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以消费应用为基础,要紧用于车载和个人娱乐,专业市场一直以来比较稳定,可不能出现大的波动,市场整体规模正在不断膨胀。
依靠着宽敞的车辆市场和个人娱乐终端用户,中国市场的潜力从来没有被低估过。
2008年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繁荣进展的一年,尽管金融危机使得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陷入前所为有的困境,但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的阻碍下,国家接着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土地测量、资源勘探、工程测量、港口建设、海洋渔业、周密机械操纵等各方面应用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在民用市场包括汽车导航、智能交通、个人位置服务等各细分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