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 ppt课件
支原体肺炎
1
概述
• 肺炎支原体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确认为支原体 属的一个种
•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 为主的急性肺部炎症
• β-内酰胺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天然耐药
2
• “非典型肺炎” • 肺炎支原体
• 嗜肺军团菌 • 肺炎衣原体 • 立克次体
3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4
我国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
• 一项专门针对亚洲地区CAP中非典型致病原流行状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
• 我国上海和北京两地CAP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比例远高于亚洲地区
30
26.7
22.3
20
发病率(%)
12.2
10
0
亚洲地区
上海
北京
5
我国CAP的首位致病原
检出率%
• 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是CAP主要的致病菌
覆盖
Arnold FW, et al, AJRCCM 2007; 175:1086-93
不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将显著增加 患者死亡率
12%
11.1%
10%
8% 7.0% 6% 4% 2% P < 0.01
6.4% 3.8% P = 0.05
0% 总体死亡率
未覆盖
CAP相关死亡率
9
各国指南经验治疗倾向于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10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肺炎的诊断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表现 • 病原学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11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潜伏期1-3周 •起病形式多样,多数患者 仅以低热、疲乏起病 •部分患者可以突发高热并 伴有明显的头痛、肌痛、 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
•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突 出,常持续4周以上,多 伴有显著咽痛,偶有胸 痛、痰中带血; •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中, 以耳痛、麻疹样或猩红 热样皮疹较多见
40%
30% 20%
20.7%
10%
10.3%
9.2%
6.6%
0%
肺炎支原体
肺炎链球菌
刘又宁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l):3-8.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衣原体
6
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率与年龄分布相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以≤5O岁和无基础疾病患者多见
35
30
百 25
分 率
20
% 15
10
5
0
32.8 ≤30岁
• 对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和初始治疗覆盖非典型病 原体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8
未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将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时间(天) 百分比(%)
不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将显著增加患 者住院时间及获得临床稳定时间
8
7.1
7 6.1
6
5
4
3.7 3.2
3
2 P < 0.001
1
P < 0.01
0
获得临床稳定用时间 住院时间
27.8 13.5
31-50岁 51-70岁
13.3 ≥71岁
7
CAP初始治疗是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 2007年一项全球前瞻性研究收集了2个国际综合数 据库CAP患者数据
• Louisville大学感染性疾病数据库 • 1996-2004年,4337例
• CAPO(社区获得性肺炎组织) • 2001-2006年,2878例
北京 18
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69%
• 356例成人患者中共分离到67株肺炎支原体:
• CAP患者肺炎支原体的分离率显著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 69%(46株) 肺炎支原体对于红霉素耐药(MIC值≥32 μg/mL)
30
29.3
检出率(%)
20 10
0
Clin Infect Dis 2010;51:189–194
63/215 CAP患者
2.8
4/141
急性上呼吸 道感染患者
19
大环内酯耐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 日本的两项临床研究结果
• 与敏感菌株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大环内酯抗生素耐药菌株导 致的肺炎在单独接受大环内酯抗生素治疗时,退热时间显著延迟
• 北京朝阳医院(曹彬等)的调查结果
• 在10例起始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9 例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感染者退热时间均超过了72小时,而且无一例 外更换了抗生素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50: 709–712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8;52: 348–350 Clin Infect Dis 2010;51:189–194
• 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17
我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药物耐药严重
肺炎支原体耐药率%
• 我国北京、上海两家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对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经超过了80%
100
90
92
80
60
40
20 3
0
德国
9.8
法国
30.6
日本
上海
Diagn Microb Infect Dis,2010(in press)//AAC 2009; 53: 2158–2159 // AAC 2008;52: 348–350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9 Sep 17. [Epub ahead of print] //J Clin Microbiol.2007; 45:3534–3539
•阳性体征以显著的咽部充 血和耳鼓膜充血较多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 粒细胞比例多正常,有些 患者可升高
12
肺部影像学表现
肺部阳性体征少而影像表现明显是支原体肺炎的一 个重要特点
病变多为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云雾样片状浸润影 ,从肺门向外周肺野放射,肺实质受累时也可呈大 片实变影 与普通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下肺单一的实变影或 片状浸润影相比,支原体肺炎累及上肺者或同时累 及双肺者更多一些,且吸收较慢
13
14
病原学诊断
•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 传统检测方法:PA试验,CF试验。无法区分IgG和IgM • EIA或IFA:可以分别检测特异性IgG和IgM • 诊断“金标准”: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中,肺
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均可确诊 肺炎支原体感染
• 血清冷凝集试验:不再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参考
• 快速培养鉴定法 • 基于核酸技术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
15
• 肺炎支原体在CAP中的地位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16
• 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常用抗菌药物: • 大环内酯类 • 氟喹诺酮类 • 四环素类
• 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通常需要10-14天,部分难治性病 例的疗程可延长至3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