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语文高一试卷一份

中职语文高一试卷一份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10级语文月考试卷(基础模块)2010学年第二学期系别: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湍.急喘.息瑞.雪惴.惴B、倔.强崛.起委屈.掘.起C、模.样抚摸.日暮.羡慕.D、静谧.猕.猴弥.天披靡.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兴致勃勃无关紧要漫不经心风驰电掣B、万劫不复遍体鳞伤脍炙人口兴高采烈C、异想天开有条不紊人才倍出心安理得D、奋不顾身潜移默化走马观花举棋不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 )(1)希拉里说,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目前正处在十字路口,美国应及早从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中。

(2)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公安机关庄严承诺,他们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地履行打击犯罪的职责,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3)在刘国梁,孔令辉退役之后,王励勤是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

A.摆脱自始至终一马当先B.转移继往开来首屈一指C.脱身一如既往当仁不让D.退出长抓不懈首当其冲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B、我们肩负着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的责任。

C、过后,家电产品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D、三年前,计算机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都是熟悉的。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原名孙树勋,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是“白洋淀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B、《卖白菜》的作者是莫言,原名管谟业,当代作家。

C、荀子是我国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主张“性恶论”。

D、我们学过的《我的母亲》、《卖白菜》、《合欢树》三篇文章,后两篇与“母亲”无关。

6、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2)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3)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4)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A、明喻反问拟人明喻B、暗喻反问拟人明喻C、明喻设问拟人暗喻D、暗语设问拟人暗喻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改革开放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的欢迎。

B. 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更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C. 只要..达到天地境界。

..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D. 不仅..他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就先请李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B、在学生会干部精选会上,他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些改革学生会的构想。

C. 田家英来看书的消息不翼而飞....,找他办事的人也跟到书店来。

D. 他的这些想法真是令人费解....。

9、从语言的得体性考虑,用词正确的一句是A. 请你明天在家里等我,我会按时光临的。

B. 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 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在家恭候吧。

D. 我们一定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10、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

(1)素不相识的陌生人(2)走了火的霹雳雷霆(3)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4) 不停的絮絮叨叨A、(2)(4)(1)(3)B、(1)(2)(3)(4)C、(3)(2)(1)(4)D、(1)(3)(4)(2)二、按要求做题(共11分)11、仿照例句的句式续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3分)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我们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原想。

12、名句填空(每空格1分,共6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战国末·赵·荀子《劝学》)(2)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3)落红不是无情物,。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13.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2分)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上联的正确顺序是。

三、语段阅读(共计29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16题。

(共计10分)(甲)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得飞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乙)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14.请摘出甲文中描写妇女们非凡摇船本领的两个比喻句。

(2分)(1)。

(2)。

15.甲文和丙文中划船水声的描摹,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填空。

(6分)①丙段写妇女寻夫未遇的回归途中,轻轻地划船,一橹一橹,一声一停,水声,节奏;这水声传达出妇女们的情绪。

②甲文写妇女们归途中遇到日本鬼子追赶,这时划船声,一声接一声,一声紧一声,水声,节奏,很好地表现出妇女们的品格。

16.对甲文的写景段与乙文的写景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的景物描写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暗示一场激烈战斗将在此展开。

B.甲文的景物描写形象传神,充满寓意:这里是全民皆兵,连荷花都在严阵以待,充满必胜的信心。

C.乙文景物描写创造了一种平静的富有诗意的气氛。

D.乙文景物描写烘托出这群妇女寻夫未遇的失意与无聊之情。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7—19题(11分)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又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推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盘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喝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能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般了家,悲痛弄的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

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

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

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

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

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

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

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

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7.本文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他的代表作品有、、。

(3分)18. 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19.对于“合欢树”,下列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工作显然比文章获奖更重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一23题。

(共计8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搞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C.而闻者彰.彰:清楚 D.故不积跬步..跬步:一步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尝终日.而思矣C.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君子生.非异也 D.锲.而舍之2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发展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两个比喻“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相关主题